见小男孩儿不说话了 她也开始沉默不语。就看谁到底比谁能不说话一点,小男孩就愣在了原地。
小男孩儿显然被打击的不轻,就这么一句话,让他想了半天。自己的思想难道真的有问题吗?小男孩开始了自我怀疑。
李月珠就继续跑进后厨,开始做自己分内的工作。
因为中午的菜基本上全部都卖完了,还需要重新弄材料,看着该切菜的这个男孩子还在原地弄着,也只能自己去把这个菜切出来了。
毕竟现在都4:52了,下午肯定还得上人。
得先把饭煮上,然后把菜弄好。中午的菜都卖的不错,下午估计也差不了太多。
刘师傅失望的看着沉默寡言的小男孩儿,不知道说一点什么好。这种事情也讲了有许多次了,讲的多了也只能让他自己待着了。可是看这小兔崽子的样子 又觉得有点过分了。
“家里人经常说我具有父亲的性格,我的父亲一生爱为人打抱不平,做官清正廉明,一生刚直讲骨气。”男孩在喃喃自语
“所以说,这些是错误的吗……父亲是为人打抱不平,我却是说人坏话……”
“李月珠的母亲在香港左边的有优厚的待遇,以前为了建设祖国才回到北京。”
她的母亲,似乎要比我父亲更加伟大,所以说,我真的错了吗。我确实不应该说人坏话。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李月珠妈咪刚刚回来的时候,明里暗里都受到歧视,记得香港导演被国家邀请回国观光,国家拿他当贵宾招待。”
这个是以前家里讲过的,我最为敬重的父亲讲述的。这也是我可以信任的……
“如霜,她不是爱国吗?太光荣了。如果说晚一点回来,收到的招待需要比我高多少倍的。”当时的知名导演如是说
不仅如此,父亲还又说了一大段话,和朋友一起说的。
“并不是不招待的问题,而是我们国家对这些忠厚的知识分子太苛刻了。从50年代中后期就对知识分子不信任。”那个时候我听不出来,只是看父亲的表情,看着好像非常的无奈。
“想想当初的文化大革命,就是知识分子受尽折磨,险些家破人亡。”那个所谓的大导演,语气也颇有无奈的样子。
“可如霜仍然是爱国的,不失有良心的知识分子本分,说真话是硬骨头。”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略显激动了一点……
父亲当时是说在这方面是同情她,理解她,尊重她,难能可贵的为人。
可是自己却因为这一点点嫉妒心好去说她……
男孩子开始怀疑起了自己的用心。
这件事情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可是这个男孩子依旧还在观察李月珠。
发现除去她的本职工作做饭,是个十分繁重的劳动之外。
做饭这种事情在别人的眼里可能是个特别好的活,可是在我们这种做惯了饭的人的眼里,大概就是一个无趣又繁重的工作吧。
她会演戏……
就当时一个放电影,放评剧结果没想到真人并没有跟着音乐出来,李月珠走上了前排,被人拽上去的,可是李月珠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开始练起了台词,这是让我们都没有想到的。
李月珠念台词念得很有感觉我们好像都身临其境了一样。被她感动到了,从那之后,放平剧的这个小团体就时不时的会邀请她去饰演一个角色。
她还会做衣服,能裁剪……
为什么知道会做衣服,因为和我们在同一个地方工作的女孩子,总看她天天有新衣服穿,觉得不忿,就想知道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新衣服。
悄悄的去她家里看,看见的是什么看见的是小小的女孩子在灯光下面一针又一针的戳着布。又拿小剪刀,不知道是怎么剪下来的。
看了她一两个小时,等到最后头都麻了。
李月珠终于起身,她扬起了手中的那块布,居然是一件崭新的衣服就是自己找了很多家商场都没找到的新衣服。
后边又发现
无论是从中装的丝棉袄到西装的外衣裤,甚至衬衫,又或者是各种各样的毛衣,她都会。
她在十五六岁开始演配角戏,旧社会的小评剧班一年演到头,除掉春节前的几天封香之外,从来也不休息。
她一边在我们这儿炒菜,一边去演戏,时间拿捏的很不错。这大概就是她自己嘴里经常说的什么时间管理大师了吧。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全国90后出现的一段时间,星期天还要加演日场。
甚至在台上吐了血,还满不在乎的继续演戏。
不过这都是后事了
我难以设想,她会是这样一个曾经在黑暗的旧社会受尽苦难的评剧演员。
还发现她非常的优雅不是那种装出来的,会很多的技术。
茶花和织毛衣据她自己所说这只是她的业余爱好。
只是业余爱好,都让我们望尘莫及。
她还画国画画梅花,藤萝,南瓜和桃子……还有更多的时间我们其实都是不了解她的,也没有想过要去了解她,这些发现都是她无意间表露出来的。
她就像是一个宝藏,一直都在吸引我们的目光。
她有时候提笔就写,写的那么多,那么快,让我们大为惊讶,一直以为她不会识字,结果没想到她是认字的。
她的思路就像一个从山顶倒泻下来的湍急的清泉,不停的流啊流。
一大堆奇思妙想,让人琢磨不透。
后来我们见证了她朴实真挚的感情。
这对我们来说都是新奇的,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女孩会有一天得到爱情,会结婚。
她的生活经历,还有她独具风格的语言,这都是我们闻所未闻的。不过我们和她在一块儿的时间是非常快乐的就对了。
李月珠的写作范围极其广泛,会写的有她的家庭,她的童年,她的学历和演绎生涯,演戏经验,她的同台演戏的伙伴。
一些渺小的人物和当代的著名艺人,贪婪的戏园子老板,财主恶霸。
旧社会联系着新社会,写出来了地狱的黑暗,写出来了美好的友谊,好似良心不反抗,让我们平心而论是有血有泪的,也有一些是真挚的欢笑。
但是由于李月珠写的都只限于她个人的经历。
每一篇文章都是她个人的亲身感受,所以也可以说她的写作范围又是极其狭窄的。
我们是不懂这些,我们只知道这个女人很厉害。我们都不会写的东西她都会写,我们拜托的事情,他都会完美的完成。
李月珠的生活经历是这样的,曲折复杂,这样的丰富多彩,这样充满了酸甜苦辣。
她们甚至有一个话剧本叫闯江湖,全是用李月珠提供的素材。
我们看过这个剧本的朋友们都感觉她这写的是旧社会的生活,还有在社会最里面的评剧艺人。
她们的学习经历,是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她写了很多东西,她脑子里留下的素材好像永远也写不完。有的时候真的很想把她脑壳打开,看一看里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素材。
我们和李月珠共同生活了约30年,期间曾被强迫离开,大概八年,但是是我们更多的了解,李月珠却是在读了她写的文章之后。
让我们认识到了我们过去接触的她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李月珠所有的世界都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那是一个新的世界,很容易让我们感动流泪。
她说那是受侮辱,被损害的,那是贫民窟的时间段。
可是她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坚贞有骨气,在以前是这样,在新的社会也会是这样。
同样是我们所崇敬的师傅。我们从风雪三年的北方回到北京时,师母一直对我们讲刘师傅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他的心是金子做的
李月珠小时候非常热爱和佩服一位正直的谈闲子的老艺人瞎大爷。
听说常给她和孩子们一起讲古说书,讲忠诚义士,贞夫烈妇告诉孩子们男学关于长,女学王宝钏。
……
男孩这一瞬间,仿佛经历了一辈子一样,知道了,许多许多的事情。却又迷茫的好像什么都不知道。
……
李月珠看着厨房里的人忙里往外,偶然撇到了乔眷。
乔眷这个人即便不说话,光就一张脸摆在那儿也是有味道的。长得是帅的。
更不要说和自己上辈子的丈夫林奇长得那般相似。
不过他们二人到底是不一样的。
林奇那神情总让人无法猜透这家伙下一刻究竟会出手还是张口,让人意想不到。
可乔眷是会做出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儿,讲出一些让人无法预料的话的人。
他们两个的共同点就是都会忽然搞笑起来。
但是无论林奇做什么,讲什么。
肯定就是有他独特的风格,或者说是魅力。
而乔眷不是戏谑的在严肃着,就是严肃的在戏谑着。
他们两个,一个是搞笑艺人,一个是电视红人。让李月珠想到威尼斯金狮奖最佳影片,里面的男女主角。
不过,乔眷自打认识以来,这人一路走来仿佛都是这种调调:我行我素,游戏人间,工作或者言行举止“不惊人就誓不休”总是会跌破一堆人的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