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八零:重生后我成了全家的福气包 > 第114章 在拍卖会捡了个漏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李厂长没听见围观者说话,而在沉思,是的不说别的,自己的老婆,女儿,儿媳妇,他们都会从厂里拿看中的布料,请解放前就出名的老裁缝,给他们设计特别款式,以求不那么大众化。

还没等他理清思路,拍卖会开始了。

李厂长只能疑问放在心里面,快速的抓住李伟的手说:“大侄子,你可帮李叔叔一个忙,让你的好兄弟别忙走,等咱忙完了拍卖会,约个地方另外谈。”

“还有你如果看中什么地方,或者厂房,给我递个信过来,我尽量帮你们拍下来,当然如果钱不够的话,我这也有。”

李伟看着大伙儿,都坐到座位上,等着台上挂地图呢,连忙说:“好的,李叔叔,李主任就有我的电话呢,如果你想什么时候找我们聊天儿,就打个电话给我。”

“再说了,我的培训班还没毕业,你什么时候都能找到我,我们就是来长长见识,不一定能拍下什么,你先忙着。”

说完几个人各就各位,他们坐到坐到最后排,接下来就是拍卖了。

他们聚精会神的听着,可是却没有适合他们的项目,因为真的像他们之前认为的那样,都是被认定的,而且价格并不很高,看到他们眼睛都红了,可是却不是他们能插手的。

终于到了一个燕京郊外,一个大队部村子里办的养鸡场,占地只有三四亩,当时是贷款办的。

可是一场瘟疫大队部血本无归,无力偿还贷款,把养鸡场的地皮拿出来拍卖,用以偿还银行贷款。

这块地因为又小又属于郊外,不像之前拍卖的,是燕京市里街道办办的小厂。

他们买下来就在市中心,不管是重新办厂,还是留下地皮用作他用,都能回本。

郊外的地如果这些人想要的话,有很多种办法可以批来,所以就在块地没人要。台上的银行工作人员已经呼唤好几遍了。

佳慧就等着前面的大佬开拍,等了一会,一看着实没人要,简直心花怒放。现在的燕京郊外,还属于三环内呢,而且她知道那个村子,距离清华园特别近,那可是全国最好的两所大学都在那边呢,那以后的房子都是十几万一平方。

现在拍下来就盖个空厂房在哪里,等到开发的时候保准就是一赔三,不管是要房子还是要门面,那可是发大财了。

佳慧顾不得再跟爸爸沟通,直接拽过爸爸手里的牌子,举了一下手里的牌子。

上面的银行工作人员,刚想着难道这块养鸡场还得流拍。有个小姑娘举手了,他也不问是大人还是孩子了,反正有人举手牌了。

他就在上面大声的呼喊说:“28号举牌了,还有吗?还有加价的吗?28号第一遍,还有加价的吗?28号第二遍?还有加价的吗?没有加价好啦,这块地归28号,请让后台来交订金。”

前面的人都转回头来看,是哪个傻叉要了这块又小又偏僻的地方,一看是生面孔,就知道是下面上来的,然后就没有兴趣了。

不过个别有远见的,对他们都挺有好感的,既然有钱拍下这几亩地,那之前没有跟他们竞争,就是有自知之明,没跟他们抢市里面的小厂房。

既然有了好感,有心人就记在心里,这样知情知趣的人,以后再生意场上碰见了,少不得得照顾几分。

佳慧从兜子里掏出昨天特意去办的存折,为了多存点钱进去,还找了马同学,向要出国的人卖出了几个金块。

佳慧把存折塞在爸爸手里,让石建军去后台交订金。

因为是银行举办的拍卖会,所以有银行的工作人员,还有各种印章,现在的存折全部是手写,为了方便收钱,有工作人员在现场办公。

等他们交完钱,从后面过来,还是坐在最后,拍卖会已经到了尾声。

这时候李主任上去说:“好啦,大家伙心仪的厂房都拍到手了,现在是最后一个小厂房。”

“在前进大街的前进街道办,这个小厂房是街道办以前,为了知青回城特意办小加工坊。”

“因为小加工坊靠近一个大的垃圾场,所以特别委托我们拍卖。”

“不过他们有个要求,就是把垃圾场捆绑销售,但是你拍下来这个小加工坊,必须把垃圾场给清理干净。”

“而且你的在这个冬天以前把垃圾场清干净,要不然到了夏天作业,会产生气味,必须把地方全部都盖严实起来,免的胡同里的百姓在往这个地方扔垃圾。”

资料上没有这块地,真的像李主任说的是突然加塞,前面的做的人都切切私语。

虽然在前进大街,可是已经在燕京最南方,以前那个地方是出了名的贫民窟,四处搭建的都是窝棚,而且人员混杂。

特别混乱,一些盲流罪犯往那个地方一窝,连警察都找不到,你想是多乱。

再说那个垃圾场年年治理,年年有人往那扔垃圾,不管是什么人去劝告都不管用,他们都没有多大的兴趣。

佳慧凑进石建军那耳朵边说:“爸爸,我们买下来之后,趁着天寒地冻,找几十辆拖车,再多找点工人,不分白天黑夜的把垃圾运走,然后再打上高高的围墙,铺上石棉瓦,留待以后拆迁,你说这样行吗?”

石建军沉思片刻,也学着佳慧的样子小声说:“我跟你李伟叔叔,去问问李主任,和红星服装厂的李厂长。”

“看看这块地有什么萝烂,如果里边有萝烂咱们就不能要,咱们要人没人要权没权,就一点钱如果买下来,砸在手里面倒不怕,就怕里面打吵吵。”

佳慧点点头,重点提醒老爸说:“主要问问,需不需要接收下岗工人,如果要接受工人的话,咱们就没办法拍下来,因为现在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好项目,来燕京做生意。”

石建军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佳慧就看着老爸跟李伟嘀咕几声,两人一块起身,去后台找李主任去了。

石建军过了一会,才满脸高兴的回来对佳慧说:“那个地方就是比较穷,而且因为捆绑垃圾场拍卖,就是知青回城的时候,街道办给过渡一下,就是一个小火柴盒厂,以前有没工作的人,去接火柴盒回家糊,所以也没有下岗工人。”

最后因为没有人拍这块垃圾场,就被他们捡漏用起拍价,低价买下了。

前面的人回头看着他们好笑,这三个人也不知道是来干啥的,说来拍卖的吧,还带个孩子,虽然这个孩子挺有见识的。

说不是来拍卖的吧,就好像李主任找个人来,给他兜底,不然每次拍卖会都得流拍一两样,为什么这次他主持的拍卖会,两块又偏僻又小又烂的地都拍出去了。

拍卖会结束后,又被李厂长拉的到茶楼,刚开始都聊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

后来话题慢慢被李厂长拉回正轨,好似漫不经心随口问道:“佳慧你说的布料和设计是什么意思,设计我懂,就是在图纸上画出来新形的款式,用现有的布料做出服装往外卖。”

佳慧被李爷爷聊天聊高兴了,现在一点戒备心没有,直接摇摇头说:“李爷爷,你直接从根本上就理解错了。”

“新型的款式不是用现有布料,而是合适的布料。”

“而且从解放到现在,咱们中国生产了多少种新型布料,以后又能生产出多少新型布料。”

“所以这是一个漫长的工程,必须培养我们自己的设计师,而且能参加国际比赛的设计师。”

“这样到时候大量的外国知名品牌进入中国的时候,咱们还有抵抗之力。”

“不然的话,国外都属于一流品牌,咱们国内能出现几个二流品牌就是好现象了。”

李厂长皱着眉头端起茶杯说:“这么不看好咱们中国的服装企业吗?那你觉得咱们的服装业终点在哪里。”

佳慧摇摇头说:“不,恰恰相反,我很看好咱们中国的服装业,不管多么出名的世界品牌,挡不住咱们中国服装业的复制。”

佳慧在心里想,再等过了几十年,出现了一个叫淘淘的小东西,然后电商会把所有的款式都复制出来。可是上层社会还是买那个牌子,那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李爷爷听懂了佳慧的暗示,脸上露出了笑容,不过他是一个军转干部,虽然年龄大了,不过却有雄心壮志。

严肃的问道:“佳慧,你说你爷爷管着这么大的厂子,应该从什么地方改革呢,是设计部,还是销售部,还是原料部。”

佳慧沉思半晌,心说这叫她怎么说呢,国营厂子管理层过多,而且不是一条心,想改革下去就得有破釜沉舟的气魄,或许下面的管理层不服气,李厂长自己都得下岗。

不过李爷爷对自己挺好的,咬咬牙最后到底说:“李爷爷,国营厂子想要干大,必须得经过阵痛,而且你在厂子里说话能算数才行。”

“不单单你们厂,所有的国营企业都是积重难返,需要有魄力的领导成来整顿,让有才华的设计师施展才华,而不是凭喜好扶持,或者打压有才华的设计师。”

李厂长面容严肃的点点头,眼神示意佳慧继续往下说。

佳慧干脆利索不怕忌讳的说:“咱们都知道,现在国营厂子,争权夺利太厉害了,而且都分派别,如果你要不能一言堂,那我劝你,还是别想改革。”

李厂长抬起头看着佳慧,心里想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不敢往外说。

佳慧看着李厂长还在示意她继续说,她却不敢在大放厥词,只能轻描淡写的说:“现在大学生每年都毕业那么多,你们厂子工资福利又好,而且还给分房子。”

“你可以去设计院多要一些有独特设计风格的毕业学生,让他们多多设计新款。”

“还可以让他们参加比赛,即使不能获奖,也可以去见见世面,可以看看那些世界品牌的服装,都是什么款式。”

李厂长忍不住的问道:“就只有这些啦,关于改革方面,你有什么好建议。”

佳慧摇摇头:“我因为家里面开批发部,所以才关注服装业,你说我对布料和设计有点想法,这是对的,因为我关注过这些。”

“可是如果我连国营大厂里面,都能知道的头头是道,别说是我这个孩子了,就是个大人,不在其政不谋其道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像你一样了解。”

“李爷爷怎么改造这个国营大厂,你一定早就心里有数了,问我也不过是想坚定心中的想法,我不懂这些,就不给你瞎出主意了。”

李厂长点点头,小丫头说的有道理,她或许有一点见识,可是也是家里干服装的,还平常关注的多一些,想的多一些,这就是正常的。

想到这里,又看见实在问不出来什么了,李厂长摆摆手,就把他们送走了。

自己坐在茶室里面,想着小姑娘的话,一直到面前的茶杯都冷了,这才跺跺做麻的脚,回了厂里,至于他想通了什么,打算怎么改革厂里,咱们静候佳音。

参加完拍卖会之后,李伟找他同学,要运输公司熟人的电话号码,他们哥俩商量了,自己找人又麻烦又不知道把垃圾往哪儿扔。

干脆掏钱出去,让有车的司机承包,把垃圾清出去,他们都是本地人,知道什么地方能扔垃圾,外地人掺和在里面还不好说话,就是多花一点钱的事。

这边承包出去之后,那边就开始找熟人买砖瓦,先围着四圈连小作坊,都用砖垒起来,上面再搭上石棉瓦,就这样扔个这就行,等以后有钱再说,有钱了就可以盖起来了。

然后他们又开着车,奔着养鸡场去了,到那一看才傻眼了呢,幸亏过来看看,还以为配了一个厂房呢,原来就是鱼网绑着竹竿,四圈围了一下,现在里面长满了荒草,什么也没有。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