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都长安城。
穿着黑色五爪金龙帝袍的李光牧看着眼前跪着的一大片臣子,手紧紧握着龙椅。
“众爱卿,请问这是什么情况?”
听着皇帝那带着火药的问话,卧倒一片的朝臣则是恐慌不已,尤其是那个兖州州牧,满面冷汗。
“灾祸隐藏不报,还草菅人命,你们是不是想造反。”
白居然向前一步,手持白牙笏板道:“陛下,兖州州牧理当斩首,但念其旧功,不如且将此事交给他来处理,好让他将功补过。”
“还把事情交给他?白爱卿,我倒是怕事情越来越大,到时不得不派兵镇压,你也知道,边疆那边胡人可是盯得很紧。”
“但陛下你可亲自派个副使随他前往,协助他办事。”
“这倒也不错,那白爱卿就劳烦你一趟,跟着去协助一下兖州州牧。”
“谢陛下。”
“没什么事就退朝吧。”
正午时分,皇宫。
王唯谷穿着便衣,看着面前那个阴晴不定的当今圣上。
“左相,你说这真的能行么?”
王唯谷笑道:“当然,陛下,我已经跟六扇门打过招呼了,有五六个甲鹰会随着白尚书去兖州,到时等白尚书和兖州骁卫会头,到时就可以一举将那些反徒给打尽。”
“不过朕担忧的是那幕后的人。”
早先明帝作为太子继位时,先帝封赏郡国八王,掌控了地方财政,军事,让这个手里只有一支天策军和边疆伐军以及一支御林军的明帝无可奈何。
“早先明帝登基时,早就已经预测到这个问题,所以一改前制,收江湖武人为己用,朝廷设六扇门,便想用来压制他们。”
“你是说?”李光牧惊道。
“这次臣打算派一支天策军去支援,把兖州以内的地方收归朝廷。”
“那燕王怎么办?”
“陛下放心,燕王那有我们的人,我之所以派一支天策军去支援兖州,是因为要用这天策军去燕王附近溜达溜达。”
“可是,左相你有想到那其它七王么?”李光牧笑了笑,“到时他们打着清君侧的口号来造反,你觉得我们就一支天策军和一支御林军,我们能抵挡的住么?”
“我们可以从边疆调点人马过来,到时绝对可以牵制住齐王他们。”
“可是大唐的边疆呢?我可听说了,那西域二十多国并在一起合称的东乌派粮草去支援胡人了,所以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不可能,西域当时内乱,胡人还趁机占了一大块土地,他们这世仇不可能化解的。”王唯谷激动的说。
“没有什么矛盾是利益化解不了的,而且我听说,西域那边收留了旧隋后裔,所以你说我能把兵给迁回来么?”
“您是说杨侑?他不是和他家奴去了陛下分赏给他的岭南么?他怎么可能去那关塞之外的西域?”
“家奴?哈哈哈,那家伙可是这天下除圣人斋主之外的大儒。”李光牧笑道,“他带着他的小主子硬闯淮阳关出去了。”
“那······”王唯谷欲言又止。
“放心,既然都出手了,肯定不会放过燕王,不过可不能一口吃掉全部,我们慢慢来。”
“您打算慢慢吞掉他们?”
“没错,不过出手要快点,我可是让甲榜第二带着几十个人,况且我已经让天策大将军带了点人马过去,燕王很快就不是王了。”
“那陛下是想先平内么?”
“平内这事还未到时机,我们还需要一个人,一个能把这江湖掀起来的武人。”
“你是说那个人?”
“就是那个人。”
随后两人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
半个时辰后,皇都墙边那个小院子。
“怎么又过来了,又想来蹭吃蹭喝么?”
“我说你能不能正常点,好歹你曾经也是个皇帝啊。”
李光牧捂着额头看着前面靠在竹椅上,翘着二郎腿,手还捧着一杯热茶。
“我不是都退休了么?好歹我现在也是个普通人,难道我连这都不能么?”老头笑着回答。
“不跟你瞎扯,燕王那边不太老实。”
“额,我在那时候,那小子的老子就一直没有安分过,现在换成这小子也这样,果然虎父无犬子啊。”
“少阴阳怪气说话,说点正事,我想给他点教训。”
“那你就上啊,天策府我给了你,六扇门我也给了你,就连疆边军都给了你,你还要我这老头子怎么做?”老头慢悠悠的说道。
“这不是问你借个东西么?”
“什么东西?”老头谨慎的收紧了身子。
“天军令。”
“你想拿那东西干嘛?”
“这不是怕齐王他们过来搞事么?”
老头想了想,唱了首小曲,抿了口茶,摇头晃脑了半刻钟。
“喂,老头,你这不道德啊,你把你亲侄子往火坑上推,现在问你拿点东西你都不给?”
“少来,这可是我女儿的嫁妆。”
“我只是借借,你觉得我像是借族妹嫁妆不还的人吗?”
老头停了一下,点了点头,说:“像。”
“滚蛋,你以为我是你这个老不知耻么?”李光牧破口大骂,“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么?还骗侄子的酒喝。”
老头一副任你说,我怂算我输的表情喝着茶。
“你信不信我马上去青州城告诉你宝贝女子,你这个糟老头的一肚子坏水。”
李光牧笑了笑,因为胜算在握,这个女儿奴的致命弱点便是再此。
“行了行了,别拿这一套吓我了,腻不腻啊?”老头把茶杯里的茶一饮而尽,然后放在桌子上,“借给你也不是不行,一个茶饼。”
“成交。”李光牧笑了笑,“我还想问你借一个人。”
“谁?”
“甲榜第一戏中人。”
“他?我可管不了。”
“两个茶饼?”
“说了管不了,如果我管的了他,我还用我女儿跟着他闯江湖么?”
“四个茶饼。”
老头吞了下口水,开口道:“六个。”
“不,五个。”李光牧看到老头终于松口,讨价还价起来。
“成交。”老头躺在竹椅上,笑的很是灿烂。
这场景让李光牧想起那个青衫青年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锭银子不够的话,那就两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