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1坦克师。
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编制。
常驻地为美国得克萨斯州布里斯堡。
第一装甲师下辖的主要战斗部队为第一装甲团(轻)、第13装甲团(轻型)、第六装甲步兵团和第16工程营(装甲)。
并且有大量的现代化旅级战斗单位。
什么斯特赖克旅、陆军航空旅、防化营、通讯营、情报连队和宪兵队等编制一应俱全。
甚至它还有化学部队和专业的炮兵旅。
总兵员数量有17000人左右。
它的徽记也经常作为其他师设计徽记的基础。
顶部的大“1”代表该师的编号,大炮代表火力,履带代表机动性,闪电代表速度和冲击力。
它的军徽上有着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代表炮兵、骑兵和步兵。
这是三种原始作战武器的颜色,当这三种武器合二为一时,便创造了中间的装甲领域。
这个金字塔形状的徽记是由当时的第一坦克师总指挥乔治·巴顿设计的。
也就是1940年。
这个师的徽记下面还有一串英语,也就是:
“oldironsides”
铁甲舰队。
直译老铁侧。
这个师的绰号来自于一条1800年左右服役的一条美国老式帆船战舰。
“美国宪法号”
1812年8月19日,这条船在与英国战舰“皇家海军游骑兵”号在圣劳伦斯湾爆发战斗。
这条船上的船长和水手们勇敢的采取了“撞舰”战术。
然而,“皇家海军游骑兵”严重受创,“美国宪法号”却只受到了轻伤,甚至船上的海员们也没有啥大事。
因此,这艘船被人评论为“hersidesare
乔心中一片悲凉。
美国,已经完了。
“师长,我们马上就要过桥了,清下达过桥后的指示!”
是头车发电请求命令。
乔师长强打精神,自己总得带着这些小伙子有目标的活下去。
不能让他们沦为土匪或者残忍的劫掠者。
至少他们信任自己,那自己就要负起责任,哪怕是飞蛾扑火,也要硬着头皮前进。
“过桥后稍事休息,3/9/12号车前出侦查!”,乔下令。
23辆车都有编号,并且按照车型还分配了职责。
卡车带着辎重、悍马负责侦查,护甲更厚实的防地雷车则是用于战斗。
倒也不是他们不想开着m1艾布拉姆斯坦克。
而是那玩意实在是太耗油了,莱康明生产的agt-1500燃气涡轮发动机虽然不挑选燃料。
但即便是烧柴油的油耗也高达300l/百公里。(载油量1900升,续行距离约460公里)
并且m1艾布拉姆斯坦克本身恐怖的60吨自重实在不适合长途跋涉。
履带的900km最大使用寿命也根本不是用来远距离转移用的。
所以他们只是开着各种类型的军车,连装甲车都没开。
因为只能靠着沿途的民用加油站供油料的他们根本用不起。(lav25燃油储备204升,最大行程668千米,百公里30多个油,满载的悍马也才15个)
好想有个家啊。
有个驻扎地也好。
乔躺倒在靠背上,希望不会遇到……
“这里是麦克法兰,呼叫科尔里登市桥梁上的军车车队,收到请回答。”
乔坐起身来,眼睛瞪溜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