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打断了正在思考着的众人,连忙看向坐在角落里木挽歌这一行人。
因为刚刚两人一直在说话,周围又比较吵闹,所以为了方便桌子就靠近了一些,包括两人坐的位置也比较近,这让木挽歌和苏瑾琂看起来有些亲密。
而这种亲密让在场的人回想起之前关于她们的流言,一种异样的眼光向木挽歌投去。
“自是没有什么高见,比不得夏小姐。”面对眼光木挽歌脸色不变的回道。
众人想起之前在京城也从未听过木家小姐有过什么才名,之前是跟三皇子,现在是跟水云间的东家,看向木挽歌的眼神透露出一丝鄙夷。
“看来木小姐也不过如此,那不如我来做一首,木小姐听听看怎么样?”
木挽歌也不吭声,看她自导自演,能耍什么花样。
“秋叶随风空中舞,寒鸦翻飞水面上,众人惜别春归去,不知晚秋已到来。”
听完这首诗,下面的人连连夸赞,奉承的话不断的说出口。
“你们听夏小姐的诗,尤其最后两句话夏小姐简直就是将诗的内涵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珍惜我们的时光啊。”
其他人也同时附和。夏琼岚听到夸奖她的话,喜上眉梢,看人更加的高傲自满。
五公主和二皇子脸上也露出笑意,现在夏家和她们绑的很紧,夏琼岚表现的月优秀,对他们来说价值也越高。
木挽歌听到众人的夸赞好像来到了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给你一首故事,请问里面包含了什么样的情感。
夏琼岚给的就是诗,而众人发表的看法就是做题时候写上去的答案。有时候作者都不知道写的诗又这样的情感,想到这里木挽歌偷偷抿嘴笑了起来。
这让坐在旁边的苏瑾琂看到了她笑的弯起的眉毛,心里感慨“还真是小女孩,也不知道想到什么这么开心。”
见没受到影响,也就放心了。
而时刻关注的木挽歌的夏琼岚见到木挽歌在笑,以为她在笑她:“看木小姐这么开心,看来是有好的诗句了。”
就这首诗来说,不算很好,连刚刚有些才子组哟出来的质量都远超这首,更别说木挽歌经受过学校十几年文学的洗礼,脑海中的诗更是数不胜数。
可这些终归不是她的作品,他也不想徒有这个虚名,不是她的早晚都会露出马脚,还不如一开始就不欺骗大家。
木挽歌也不打算现在就和她撕破脸面,现在夏家还不能动,于是违心的说道:“只是想到好玩的事情了,并没有什么好的诗句,夏小姐做的就很好。”
见木挽歌一直和和气气,在现场看不惯苏瑾琂的人就开始站了起来。
“木小姐选择这为苏公子,不知是否能够和我们较量一下,也让我们了解了解苏公子是否有这个资本娶木小姐。”
“我说有这个资本就有,何须你们关心,你们以后又不和他生活。”木挽歌根本不等苏瑾琂说话就开始怼的说话人垭口无言。
这也是周术义想要看到的,他想要试探苏瑾琂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好的机会,今天里面有些推波助澜的就是他的人。
“前几天听闻木小姐许配了人家,本宫也没来的及恭喜木小姐,今天看到苏兄和木小姐同时出席,很是欢喜,既然不想木小姐不想让苏兄作诗,那就算了吧,还以为能听到苏兄的佳作呢。”周术义向木挽歌她们举了举酒杯。
听到周术义这么说,木挽歌也当没听出来他隐含的话“谢二皇子祝福,那我替瑾琂谢谢二皇子,他也不会作诗。”
听到木挽歌的话,周术义微笑着的来拿一僵。
“既然两位都不参加,我们也不强求了,我们接着刚刚的继续。”五公主及时接过话,转移了话题。
木挽歌偷偷戳了一下坐在离他不远处的苏瑾琂,“看来二皇子想要针对你,刚我给你回绝了,你要好好谢过我。”
“要什么?”
“没想好,以后在和你说。”
另一边的周术义见还没来得及试探,就被木挽歌拒绝,他还想到好的方法再去试探,看着两人还像无人场所一样打情骂俏,这让他更加生气。
水云间自从开到京城后,他就查出来背后有他父皇的手笔,一直没敢确定,直到这几天他发现他父皇好像很是重视苏瑾琂,他为了套取欢心,多次送礼和邀请苏瑾琂,都他不怎么理睬。
上次还是宫里他的人给他通报,他才知道苏瑾琂进了宫,然后利用了一些小手段才让他一起去了菊园,可惜当时套出来有用的消息不多。
他在京城算是有钱的商人,背后靠皇上,和他交好无疑是很大的助力,不过不知道底细,不敢深交,只能不断试探。
现在和木府联姻,木挽歌至前又和老三交好,这让他不得不怀疑。
对于三皇子和他的那个母妃他很是不喜欢。之前还是还没进宫的时候,宫里他的母妃最受宠,后来不知道阮知闲使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让父皇将她提位到贵妃,比母妃位份都高,连带着老三也成了兄弟几人中最受宠的一个,要不是现在这个妹妹受宠,他和母妃还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
就连前两天木府订婚宴上父皇亲自参加,表达对木府的重视,他的母妃听说后也要参加,原本说好的带着德妃一起去,没想到晚上留阮知闲那里后第二天就变了卦,只带了阮知闲一人,让他母妃丢尽脸。
现在他为了能登上皇位,不得不试探和拉拢苏瑾琂。
接下来的作诗环节,木挽歌她们都感觉到极其无聊,还好坐在角落,她们做一些小动作,其他人看不到。
临近半晚的时候这场诗会才结束,最后夺得第一的不是京城人,外乡的一个年轻举人,做的诗有几首诗确实听起来不错,算是这群人里面比较好的了。
这些人都高兴的返回家,不过他们刚回家没多久就受到了家里父亲的关爱,甚至有些起哄的人收到更严重的惩罚。
整个京城都没传出木挽歌和苏瑾琂的诗会表现,两人的流言蜚语也慢慢的消失。
而夏家的千金被人套了麻袋,打成猪头的事反倒京城百姓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