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千年·君臣 > 分章完结259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跳起来,“父皇驾崩,我们几个做儿子的都不能进京奔丧?简直岂有此理!”被叶咏乐拉了一把,才重新跪回来。16xiaoshuo.com

“燕王,先皇遗诏上就是这么说的,卑职只是传话而已。”潘安嘴上说得客气,跟在他身后的锦衣卫却是寸步不让,大有如果朱棣违抗圣旨硬要进京,就要对他们不客气之意。

朱棣不说什么,下颌的肌肉却在迅速绷紧。

“遗诏上只说诸位王爷未经传召不得进京,没说王子不可以。”潘安赶紧给朱棣递了个台阶,免得撕破脸真的动起手来,大家弄得没法收拾。

估计是朱元璋怕王爷叔叔们对皇帝侄子不恭敬,大家见了面尴尬,才会颁下这么个遗诏。朱棣给自己找了个安心的借口,把三个儿子派去京师奔丧,自己悻悻然打道回府。

*****

朱棣就藩的时候,朱高炽才刚满两岁,还不太会认人,朱高煦和朱高燧更是还没出生,都没和朱元璋见过几次面,难得见到,也是皇祖父坐着龙椅高高在上,他们在下面三跪九叩,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亲情。朱元璋死了,朱棣进不了京城,朱高炽只是本着为人儿孙的本分进京给朱元璋奔丧。

父母不在家,在京城的整个燕王府都是朱高炽做主。每天好吃好喝,没有朱棣每天逼着他学骑马然后摔得鼻青眼肿,也不用不忍心看叶咏乐一个人为封地上的事物操劳然后和他一起忙得头昏眼花,除了因为国丧没有什么娱乐节目外,可以说是事事顺心如意。朱高炽每天在燕王府喝着茶,翻着书,看着两个弟弟因为找不到可以用来消磨时间的事而烦躁不安,小日子过得无比舒心自在。直到应天城在国丧之后重新热闹起来,朱高煦和朱高燧吵着要出去看戏,朱高炽才意识到自己在京城待得太久了,打算进宫去向朱允炆辞行。

爹爹总说朱允炆像大伯宅心仁厚,但是朱高炽亲眼见识过真正的朱允炆其实是何等城府,对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皇帝堂兄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好不容易见到了朱允炆,行过了三跪九叩的大礼,朱高炽提出要回藩地,朱允炆却是不允:“堂弟,我们难得见面,你就这么急着回去,是嫌为兄招待不周吗?”

“不敢。”原本朱高炽还带着几分侥幸心理,希望遗诏中“诸王临国中,无得至京”真的只是怕皇帝侄子见到王爷叔叔会为谁向谁行礼而尴尬,现在听到朱允炆拒绝,朱高炽的侥幸破灭了,心一路往下沉,脸上的笑容还得原封不动,“皇上日理万机,高炽怕继续留在京城,会给皇上添麻烦。”

“那么是嫌朕没有尽地主之谊、好好陪你游玩一番喽?”朱允炆摆了摆手,示意朱高炽不要cha话,“堂弟,朕可是真的羡慕你啊。我们几个年纪相仿的堂兄弟中,朕和秦王、晋王都是父亲早亡,一个封地甚至一个国家的担子全都压在我们身上,只有你父母健在,天塌下来也有他们替你顶着,什么事都不用操心。”

因为现在的朱樉的儿子朱尚炳和朱棡的儿子朱济熺都是要独挡一面的王爷了,只有朱高炽是无关紧要的世子,所以只留他一行在应天“陪皇帝堂兄”,什么时候能回去,全看朱允炆的心情,这借口真好。其他人都不扣,只扣着朱棣的三个儿子做质子,看来朱允炆对朱棣的戒心实在不是一般的深。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份上,朱高炽觉得有必要敲敲山震震虎了。

“皇上如此盛情,高炽要是再推辞,未免就有些不识抬举。”朱高炽看似自言自语,“幸好燕王府上还有不少藏书,应天的书店也不少,还够看一阵子……”

原来这小肉包是个书虫,有书万事足,朱允炆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朕也是爱书之人,我们不妨教学相长一下。堂弟最近在读什么书?”

“《大诰》。”

他还当朱高炽在研究什么深奥的大学问呢,居然是《大诰》。朱允炆忍不住发出“嗤”的一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国初期,为了普及法律知识,朱元璋除了修订《大明律》以外,还别出心裁地编写了一部《大诰》,采集一万多个罪犯的案例,将其犯罪过程、处罚方式编写成册,并下令罪犯家中如果有《大诰》,除了死罪以外,一律罪减一等,如果没有《大诰》,则罪加一等,以此在民间普及法律,防止普通百姓在无意中犯罪,也是为了避免贪官污吏罗织罪名鱼肉百姓。鉴于普通百姓文化程度偏低,绝大多数连字都不识,《大诰》用词极其通俗易懂,故事也写得十分有趣,闲暇之时不失为一本老少咸宜的刑侦故事读物。不过朱允炆用如此一本正经的口气说出自己在读这么一本连三岁小孩都在当故事听的书,实在是令人忍俊不禁。原本听说朱高炽在北平会帮着朱棣处理封地事务,刘瑾去北平巡查过后也对他颇为赞赏,朱允炆还以为他会是个扮猪吃老虎不好对付的角色,想不到原来是个书呆子,还是个学问不怎么样的书呆子,这下朱允炆可以彻底放心了。

“看来……堂弟确实是很缺书啊。”朱允炆强忍着笑,“这样吧。朕平时确实没什么多余的闲暇时间可以招待你们,不过宫中藏书不少,堂弟如果喜欢,可以随时借阅。《大诰》之类的还是……”想到朱高炽皱着一张包子脸,一脸做大学问的表情读《大诰》的模样,朱允炆又想笑了。

“皇上为何发笑?”朱高炽似乎还不明白,“《大诰》挺有趣,还能学到很多知识。”

听到朱高炽的话,朱允炆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笑憋回去:“堂弟学到什么知识了?朕也学习学习。”

“比如其中有一个案例,就是某县衙门捕头程某之妻乔氏谋杀亲夫。程某嗜酒如命,酒后常毒打妻子,乔氏忍无可忍,可是一个妇道人家又无力对抗程某施暴。后来乔氏勾搭上奸夫王某,经王某唆使,将程某灌得烂醉如泥,然后用枕头将其闷死。”

朱允炆听到“用枕头闷死”,忍不住一颤,悄悄在自己胳膊上掐了一把才镇定下来:“夫为妻之纲,纵然是程某毒打妻子在先,乔氏勾结奸夫谋杀亲夫,也是罪无可赦。”

“罪不罪的倒是在其次,只是这杀人手法很有意思。”朱高炽用粗短的手指摸着他的三层下巴,“想不到人人家里有、天天碰得到的枕头也可以做凶器,而且是一样如此厉害的凶器,可以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杀死一个捕头……”

朱元璋已经老态龙钟而且病得奄奄一息的时候,挣扎起来的力气尚且大得朱允炆一个大男人都摁不住,故事里的捕快年轻力壮,仅仅是喝醉了酒而已,一个娇滴滴的女人怎么可能有力气用枕头闷死他?

“简直一派胡言!人垂死之时挣扎的力气极大,就算捕头喝醉了酒,生死存亡之际,肯定是拼命挣扎,一个女人怎么可能摁得住?朕……”朱允炆突然意识到自己说走了嘴,赶紧打住,“朕……这地方写错了,或许应该是奸夫和yin妇一起用枕头闷死了捕头,朕回头叫人改改。”

“皇上真是博学多闻,这都知道。”朱高炽做出恍然大悟的模样,“我先前读到这段的时候,也纳闷过在喝酒喝得人事不省的情况下,乔氏一个女子是不是摁得住一个捕头,还特意去请教过北平的几个捕快和仵作,可是他们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有一个老仵作说按照常理来推断,用枕头闷死虽然不会出现掐脖子导致窒息留下的青紫痕迹,但是死尸面部和唇角都会呈紫青色,瞳孔散大有血点,鼻子上可能还会留有瘀伤……”就和朱元璋的死状一样。如果朱允炆够聪明,就该知道如果朱棣真的对他的皇位有兴趣,只要朱高炽捅出朱元璋乃是被朱允炆杀死的事,他的皇位就别想保住了。

这小肉包子原来外表憨厚,里面是一肚子坏水,去祭拜朱元璋的时候,就知道他是被谋杀的!现在又编了个捕头之妻串通奸夫谋杀亲夫的故事来套朱允炆的话。朱允炆惊出一身冷汗,第一次发现朱高炽外表憨傻,一双被满脸肥肉挤得只剩两条细缝的眼睛却是精光四射。

“朕……也挺喜欢书……平时读书也比较多……比较杂……”朱允炆搜肠刮肚地找借口。

“这样啊。”朱允炆眼中的光华敛去,重新变成两条滑稽的细缝,却越发显得深不见底,叫人捉摸不透,“不过《大诰》上的案例还是别改了,免得有人照样杀人,真的闹出人命来。”

“是……是啊。”朱允炆很快冷静下来。朱高炽以为一个故事就能吓住朱允炆了吗?可惜朱允炆也不是吃素的。朱允炆眼中的慌乱很快便一扫而空:“说到妻子谋杀亲夫,如果朕没有记错,堂弟今年该有二十岁了吧?难道四皇叔和四皇婶不曾想过给堂弟娶妻?”

“姐姐尚未出嫁,我这个做弟弟的不好抢在她前面。”朱高炽不知道朱允炆有何用意,只是据实作答。

“永安郡主还没出嫁?”朱允炆记得朱棣家的永安郡主朱智宁比朱高炽年长三岁,也就是说应该已经有二十三岁了,居然还没嫁出去?“如果永安郡主一辈子不出嫁,堂弟也打算一辈子不娶妻?”

“父王母妃……应该另有打算。”想到姐姐的婚事,朱高炽就头疼。以朱智宁的假小子脾气,如果要等到有人有胆子娶她以后,朱高炽才能结婚,估计娶媳妇要等到下辈子了。幸好他和朱高煦两情相悦,正好拿姐姐的婚事做挡箭牌不娶妻,爹娘也从来没有拿婚事为难他。可是朱智宁一辈子留在闺房里总不是个事,更让人头疼的是这样脾气的人不止是朱智宁,还有他的大妹妹永平郡主朱智颖也是假小子,再小一些的安成郡主朱智平虽然比两个姐姐文静一些,却是另一种极品……万幸最小的咸宁郡主朱智明到目前为止,看起来还算正常,不过要是朱智宁、朱智颖和朱智平继续留在闺中,长此以往,只怕朱智明被姐姐们带坏,不过是早晚的事。爹娘摊上这样的女儿,而且一下子就是四个,实在堪称家门不幸。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要想把她们几个嫁出去,恐怕真的要朱棣谋朝篡位在先了。

“燕王不能后继无人,堂弟年纪也不小了,婚事不能这么一直耽搁下去,不如朕为你指一门亲事?”朱允炆想了想,“彭城伯张麟之女张佩瑶年方十八,貌美无双,又知书达理,可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女,可惜其父爵位太低,高不成低不就,至今待字闺中。若是堂弟有意,朕将她赐婚于你如何?”

“张小姐才貌双全,我这……”朱高炽指了指自己几乎呈球形的身材,“会不会委屈了张小姐?”

“堂弟何必妄自菲薄?”朱允炆笑得得意,“她区区一个伯爵的女儿,能做燕王世子妃是她的福分。况且这张小姐与堂弟一样,也是博学强记之人,婚后必定琴瑟相和,幸福美满。堂弟,如此良缘,可别轻易放弃啊。”

什么指婚?分明是在朱高炽身边安cha了一个眼线,顺便在他和朱高煦之间放了一把火。可惜朱允炆是皇帝,朱高炽只是个没有任何实权的世子,哪怕知道他想干什么,还是只能乖乖叩头谢恩。

作者有话要说:  我到处都查不到朱棣的几个女儿在他当上皇帝以前是什么封号,就把她们后来的公主封号降一级改为郡主了,我承认是我偷懒……

☆、第四十七章 悖

作者有话要说:  暗卫有三好,忠心,耐搞,易推倒。忠犬攻女王受什么的……我发现红莲白鲤貌似结婚以后,就没什么好写的了,反而是写潘安和朱允炆的肉开始有些上瘾,居然写了整整一章。咳咳……好吧,我承认,我是想写些重口味的,可是舍不得红莲白鲤,就s*m潘安上瘾了。跑题了貌似。以前就有人说看这一章的感觉像看小龙女被尹志平糟蹋了一次又一次,好吧,是我对不起读者们,可是没有潘安对朱允炆的感情铺垫,后面的故事根本写不下去。再忍受一章,后面就没潘安什么事了。

虽然最后成功地恶心了朱高炽一顿,朱允炆杀死朱元璋的事被他发现,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更让朱允炆担心的是以朱高炽的头脑,发现朱允炆不是皇室血脉,恐怕也是早晚的事。偏偏朱高炽兄弟三人是光明正大地来给朱元璋奔丧,不能把他们灭口,甚至不能让他们在应天出任何意外,不然就是给了朱棣堂而皇之攻打应天的借口。不能放朱高炽回去,只能软禁他,还仅仅是软禁他的人,禁不住他的嘴,一旦朱元璋真正的死因被捅出去,后果不堪设想,偏偏朱允炆对目前的困境想不出一点解决的办法。

既然解决不了,那就别想了。晚上朱允炆招幸了皇后马氏,想用身体上的愉悦暂时忘掉心里的不快,说不定一觉醒来就有办法了。可是马皇后穿上衣服端庄贤淑怎么看都好看,脱光了衣服还是那副母仪天下等着别人三跪九叩的死人模样,只叫人兴趣全无。朱高炽在她身上草草了事,想再叫别的妃子来,可是想到那一张张谄媚的面孔,只觉得反胃,心里一股空荡荡的感觉始终挥之不去,直到……

“来人!”朱允炆坐起身,“宣锦衣卫校尉潘安入宫觐见。”

半夜里被人从床上拖起来,接着被十万火急地宣进宫,潘安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不料被一路带进皇帝的寝宫。

随侍太监通报一声后便走了,留下潘安对着衣衫不整的年轻皇帝目瞪口呆。

朱允炆光着脚坐在床边,一身明黄色的内衣半敞着,金灿灿的料子给细腻的皮肤也镀上一层金黄色,随着他抬手打呵欠的动作,衣襟又敞开了一些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