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为了生存而投降,依然把受德的头颅当做神明一般祭拜,在西周生活得稍有不顺利,就去受德的头颅前哭诉:在西周没有酒喝,连饭都吃不饱;西周贵族不把百姓当人看,要他们做苦役;……姬发让受德的头颅示众,原本意在羞辱他,不料百姓竟然自发地给他做了个木头的宏伟身躯,俨然把受德的遗体当神明膜拜,相信他一定会活过来,杀死叛贼,带领人民回到以前的幸福生活。lehukids.com不论姬发派人毁掉多少次,都是过不了几天,就又会有新的木头身体出现在受德的头颅下面。姬发无奈,只能打消侮辱受德的遗体以压制殷商遗民造反情绪的计划,把受德和妲己的头颅埋了。
即使大邑商亡国,殷商遗民也不服西周统治,起义不断。姬发想让微子来管理殷商人,不料大邑商百姓对这个卖国贼恨之入骨,起义反而更加频繁。姬发突然想到了禄父。禄父虽然是伯邑考的孩子,但是除了姬发以外没有人知道。原本姬发想以斩草除根的名义杀了禄父,以杜绝后患,可是面对不服管教的殷商遗民,他只能故作大方地把禄父封为殷地诸侯王,让他去管理大邑商的遗民。
不幸中的万幸,殷商遗民认识王子禄父是受德的“遗孤”,愿意接受他的统治,起义果然渐渐平息下来;万幸中的不幸,禄父也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明君受德和天下第一美人妲己的孩子,以前父母对他宠爱有加,现在双双惨死在姬发手上,禄父接受了殷地诸侯王的“封赏”,带着殷商遗民养精蓄锐,同时联合东面的人方部落,一起造反,害得姬发焦头烂额了三年,才成功杀了禄父,结束名为改朝换代的抗争,实为侄子弑叔的内乱闹剧。
可惜禄父的死没有平息叛乱之火,只让殷商遗民因为“周王害得大王绝后”而对西周更加深恶痛绝,原本仅仅是星星之火的殷商遗民起义进一步烧成燎原之势。
箕子感恩姬发将他从羑里救出,也曾尝试过辅佐他。可是姬发是个成功的阴谋家,却不是个善于管理国家的政治家,没有能力也没有魄力压制众诸侯国,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发现自己的自由竟然是由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为代价,箕子带着对姬发的失望离开西周,远走朝鲜半岛,同时带去了中原的文化和科技。朝鲜半岛的土著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对箕子带来的一切叹为观止,奉他为王,建立朝鲜国,也称“箕子朝鲜”。
天下诸侯在造反时唯最强大的西岐马首是瞻,可是等大邑商灭亡后,根本不服西岐统治,天下重新回归四分五裂的状态,战乱不断。姬发被此起彼伏的内忧外患搞得心力交瘁,最终英年早逝,直到死都没能重新统一天下,死后只能称“周武王”,不能称帝。西周的后人为了美化祖先的侵略战争,只能不遗余力地抹黑受德。
受德的庙号是帝辛,西周的后人为了丑化他,给他起了个侮辱性的“庙号”商纣王,并尽力找他的缺点。可是受德的一生无可指谪,即使西周的后人想鸡蛋里挑骨头,也只挑出六条极其可笑的罪状:
一、酗酒。大邑商有先进的耕种方式,受德更是开创了用大象耕田的方法,粮食产量十分可观,以至于在殷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以酒量大、能豪饮为时髦。可是大象认主,根本不肯给西周人耕田,为了表示对“商纣王”的敌视,西周人也不肯用受德改进的“窈田法”耕种,粮食产量远不如殷商时期,别说是豪饮了,连小酌都会遭人诟病。因此西周后人把最让他们妒忌的“酗酒”放在罪名的第一条。
二、不用贵戚旧臣。竟然不允许官二代垄断国家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简直罪无可恕。
三、登用小人。这里的“小人”不是指品行低下的人,而是指出身微寒的人。任人唯贤,英雄不问出处,让才干出众的平民甚至奴隶当官,更加罪无可恕。
四、听信妇言。这一条显然是针对妲己的。然而可笑的是日后的吕雉、薄姬、窦漪房、卫子夫……出身贫寒的女人得宠之后,无不加大自己的家族力量以巩固自身,以至于汉朝外戚权大,甚至威胁到王权。唐朝的武媚娘更是干脆死了丈夫以后就废了儿子,自己坐上皇位。如果妲己真的受宠到像《史记》所记载的那样“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历史上却没有出现过任何妲己的娘家有苏部落受荫封的记录,她可算得上中国历史上最“清廉”的宠妃了。不过鉴于中国人看人习惯于“要么天堂要么地狱”,要么无可指谪,要么一无是处,商之妲己既然是与夏之妺喜、周之褒姒、春秋之骊姬齐名的“妖妇”,受宠后却没有让娘家的人受荫封,一定是因为对父母忘恩负义。
五、信有命在天。言下之意就是姬发造反的时候不信有命在天,也就是说他自己也觉得自己是逆天而行喽?
六、不留心祭祀。这一条终于暴露出帝辛会成为“商纣王”的真正原因——殷商时写史记的权力掌握在巫师手上,帝辛不信天神,不尊敬巫师,巫师自然要利用手中的权力把他有多黑抹多黑。
“罪名”中没有□,因为比之一生只有过两位王后和一位贵妃的帝辛,妻妾成群儿女成队的周武王远比他好色得多;没有滥施酷刑,因为谁都知道帝辛只杀该死之人;没有残害忠良,因为长了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帝辛正是因为太心慈手软,连该杀之人都没有杀,才会导致亡国;没有鱼肉百姓,因为大邑商灭亡后殷商遗民频繁的造反足以证明帝辛为他们做的一切。
其实只要稍微研究一下历史,就不难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商纣王”的罪名越来越多。周人的《尚书》中,帝辛的罪名只有六点,战国书中增加了二十七事,西汉书中增加了二十三事,东汉时增加了一事,东晋时增加了十三事,等到了明朝仲琳的《封神榜》中,“商纣王”的罪名已经多达七十条,终于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暴君。尤其可笑的是生活的时代离帝辛越远的时候出现的记载中,“商纣王”的罪名越是生动详细,甚至夸张到可笑的地步。帝辛托梁换柱是公认的史实,暂且不论一个身份高贵的王子看到房子倒了,第一反应是去托住房梁,而不是自己逃命,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坏人。原本连楼带山不过千尺的鹿台到了晋朝史学家(吹牛家?)皇甫谧的笔下,就成了光是楼就高千丈,也就是一千七百米。可叹中国古代建筑学之发达,公元前十一世纪的鹿台就能造得比公元后二十一世纪的迪拜高塔还高出一倍有余!
然而后人的肆意抹黑恰恰成就了帝辛受德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节做历代君王的反面教材,以至于即使到他逝世后三千多年,依然无人不知“商纣王”。
作者有话要说: 以上历史事件主要参考自和氏璧所著《商纣王帝辛传》。
☆、第五十一章 再世为人
“喝了孟婆汤,前世忘光光。”阴风阵阵的冥府,孟婆给往生的灵魂舀汤,突然一个灵魂停在她面前不走。
“婆婆,我回来了。”
孟婆抬起头,看到是白鲤:“小白鱼,在人世过得怎么样?”
已经变成人形的白鲤瘪了瘪嘴,却是抱着孟婆大哭:“婆婆,我和红莲都投生为男人了,我们不能在一起……”
“哇塞,两个男人相爱,太萌了!”孟婆旁边的一个人盯着白鲤两眼放光,“好帅啊……你是攻还是受?你们是什么样的故事,说来听听。”
白鲤看了看孟婆旁边的人,发现奈何桥上居然有许多人在帮着孟婆分发孟婆汤,以至于孟婆可以放下工作,尽情和白鲤唠嗑:“婆婆,这些人是谁啊?”
“听说都是被一种叫做‘作者’的生物送来和我抢饭碗的,而‘作者’这种生物中又主要以一种叫‘耽美狼’的分支特别喜欢送人来帮我分孟婆汤。”孟婆干脆拉着白鲤坐到桥边,“和婆婆说说,你和红莲这辈子过得怎么样?你是攻还是受?”
怎么连孟婆都只关心这个?不过当初如果不是孟婆帮他,白鲤也没法偷逃下凡。既然是婆婆想知道,白鲤还是乖乖回答:“是受。”
“你是受?我分明听到别人叫红莲‘受’?”
“名字叫‘受’的就一定是受吗?我的名字还叫‘干’呢,结果还不是被别人干的。”
孟婆直接笑喷:“叫‘干’的是受,叫‘受’的是攻,你们两个的名字太有爱了。”
“婆婆,你还笑。”想起活着的时候为了顾忌红莲的千古英名而不得不和他分开,白鲤就觉得伤心,“如果我和花花是一男一女就好了。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在一起。”
“姑侄乱伦好像比叔侄乱伦更严重吧?”
“婆婆!”
“同性恋有什么不好?婆婆给你讲个故事吧。曾经有一位向佛的王子,却禁不住□的诱惑,放不下感情的包裹,因为有一个很爱很爱他的女孩。向佛之人是不能有□的,可是王子又不忍心辜负那个爱他的女孩,就问佛他该怎么做。佛问:‘那个女子真的那么爱你吗?’王子说:‘是的,很爱很爱,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一样爱。’佛又问:‘爱?真的爱吗?有多少世人懂得真爱啊?不如我们试一试,看看那个女孩有多爱你。’于是佛把王子变成了一个女人。爱他的女子见他已不再是以前那个英俊的王子,便含泪离开了他,而这个王子也从此大彻大悟,因为那个女子爱的是他的人,而不是他的心。所以真正的爱是不管对方是什么人都去爱,这才叫真爱。只要有真爱,地位,年龄,乃至性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爱他的人,更要爱他的心。”
“唉?还有这样的事?”白鲤惊得瞪大了眼睛,“那个王子是谁啊?”
“别人都叫他‘观世音菩萨’。”孟婆的笑容带着佛一般的光辉,隐隐照亮黑暗的地府,“佛喜爱的是从一而终,不论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佛唾弃的是朝三暮四,不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小白鱼,你就比观世音菩萨幸运多了。观世音菩萨的恋人因为他变成女人就不爱他了,而红莲不顾年龄、性别甚至物种地爱你,始终忠于你一个,这才是真爱。世上能得到如此真爱的人有几个?”
“这样啊……”白鲤突然觉得自己这样也算没白活,“不过婆婆不是道教的神吗?怎么会和佛教扯上关系?”
“你才是道教的神,你们全家都是道教的神!”孟婆一勺子打在白鲤脑后,“我是中国最早的拜物教的神,和女娲、盘古是一个辈分的。什么佛教道教,都是我们的晚辈。我要是连这点背景都没有,敢私自放你下凡吗?放了你以后还能保住在奈何桥上发汤的工作吗?”
“这样啊。”
孟婆继续给白鲤洗脑:“所以啊,你看,同性恋多好,至少从一开始就可以知道对方绝不会是因为性别才爱你。来,和婆婆说说,你们到底有些什么故事……”
白鲤回孟婆以白眼:“婆婆,你也是个腐妹子吧?”
“哎呀,这都被你发现了。”孟婆推了白鲤一把,“说啊说啊,你和红莲在人世都经历了什么?”
白鲤刚要说,就听见来到阴间的鬼魂纷纷高呼“大王!”
红莲在人间私造瑶台,犯了大不敬之罪,一入阴间,就被戴上捆神索,押赴阎王殿接受审判。听到生前一心为民、为了不让百姓多流血才自焚殉国的大王不但没有被封为神,反而要遭受魂飞魄散的惩罚,众鬼纷纷哄闹起来,直呼连阴间都没有天理。
阎王一拍惊堂木:“妖孽红莲在人间造瑶台,对西王母大不敬,还违逆天命,让大邑商多存在了三十多年,更是害得无数生灵惨死。如此罪大恶极,当诛!立刻押赴斩妖台斩首示众!”
“不……”妲己的鬼魂抱着红莲不放,“鹿台是大王为妾身造的,让妾身替大王魂飞魄散吧。”
“你就是所谓的天神?”红莲身上戴着枷锁,仰视高高在上的阎王,眼神却像是神明看蝼蚁,“孤以前就说过,要是你敢带走比干,孤就是死了,也要踏平你的天庭!”
“大胆!”阎王怒喝,“白鲤私自下凡,还泄露天机,已经伏法。红莲,你还不束手就擒?”
“你们把他怎么了?”
“花花,我在这儿!”白鲤扑到红莲身上,看到他一身的枷锁,随即挡在红莲身前,“阎王大人,鹿台是红莲为我所造,与妲己无关,也与红莲无关。对西王母大不敬的是我,我才是该灰飞烟灭的人!红莲爱惜子民,是一代明主,为什么要杀他?”
白鲤在言语间还算恭敬,阎王总算找回了一点冥界之主的威严:“白鲤,念在你顺应天命,帮助大邑商灭亡,而且西周人已经奉你为国神,我只判了你油锅之刑,刑满便可去天庭领仙籍。别不知好歹!”
“那种让凡间生灵涂炭的恶人奉的什么狗屁国神,我才不稀罕!”白鲤看向殷商遗民的鬼魂,“你们都看到了吧?在阴间都没有天理。他竟然要判你们的大王魂飞魄散!”
众鬼立刻沸腾起来,大有阎王不改判,他们就造反之势。
怎么样?生前让他做个明君没错吧?死后有那么多鬼魂为他主持公道,他一定能逃过魂飞魄散的命运。白鲤十分得意地回头看向红莲,却看到怒火在他的眼中熊熊燃烧:“花花?”
“他——敢——把——你——下——油——锅——”红莲的声音在颤抖,“他——竟——敢——把——你——下——油——锅——”
“花花,你冷静点。其实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