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现代言情 > 后宫 > 分章完结阅读1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声明:本书为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下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changkanshu.com

找好书,看好书,与大家分享好书,

---------------------------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

《后宫》

作者:西岭雪

==========================================================================================================================

【申明:本书由 久久小说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txt手机电子书,我们因你而专业,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请登陆 久久小说-- 】

==========================================================================================================================

第一卷

奴尔哈赤一生中娶过16个妃子,乌拉纳喇氏是大妃,为他生下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长子阿济格虽然英勇善战,然而冲动鲁莽,不足以成大器;幼子多铎城府深沉,好学知礼,却失于文弱;唯有多尔衮,虽然只有15岁,却天纵英才,早已成为草原上最善射的骑士和最英俊的贝勒。由他来继承汗位,可谓水到渠成,众望所归。

后宫:300年前大清后宫情恨录

1632年,皇太极远征察哈尔,万民叩拜之际,却有一个绝色女子于芸芸众生中傲然不跪,她就是后来建宁公主的生母——历史上只留其姓而无其名的绮蕾氏。

绮蕾为了自己的部落冒险行刺皇太极,多尔衮出于勇士的本能射箭相救,绮蕾与皇太极双双受伤,被送回盛京宫中,引起了前朝和后宫同时并发的一系列动乱。

四宫妃子意识到绮蕾醒来后将会是她们一个可怕的争宠对手,便都欲杀之而后快。而多尔衮与皇太极其实有杀母夺位之仇,一心要杀皇太极替母复仇,故而主动请缨将绮蕾接回家中养伤,与她结成生死同盟。一年后,多尔衮亲自送绮蕾入宫,皇后哲哲和庄妃大玉儿为阻之,有意安排绮蕾与大玉儿同住永福宫。

绮蕾一心行刺,然而皇太极窥破其心机,许诺若绮蕾归顺,则可放过远避青海的察哈尔余部,否则必定斩草除根。绮蕾为保部民,只得委曲求全。绮蕾怀孕七月,赐住关睢宫,成为皇太极最爱的妃子。大玉儿施借刀杀人之计,假多尔衮福晋之手令绮蕾流产。失子之痛重新唤起了绮蕾的复仇之念,竟在流产第三天再次试图以琴弦勒杀皇太极,未果,被打入禅房,带发修行。

多尔衮回京奔丧,欲携绮蕾私奔出宫,然而绮蕾为了察哈尔拒绝了自己的幸福,反而寄血书与皇太极,求其勿向察哈尔使兵。1634年,多尔衮亲自带兵深入青海,只围不攻,以德抚之,招顺察哈尔余部囊囊太后。太后献传国玉玺于皇太极,遂天下诚服,大清建立。

与此同时,皇后之甥女、大玉儿的亲姐姐海兰珠入宫小住,因其相貌酷肖绮蕾而被皇太极青睐,受封宸妃。其子八阿哥出生之际,皇太极颁下大清第一道大赦令,有意立八阿哥为嫡。这令大玉儿妒火中烧。此时的大玉儿已经与多尔衮结成新的同盟,立下“称王称后,坐拥天下”的海誓山盟。为了这个盟约,也为了自己即将出生的儿子,大玉儿故计重施,药杀八阿哥,而海兰珠也于其后不久伤心而死。皇太极伤心欲绝,荒废朝政,为了江山社稷和天下苍生,绮蕾再一次牺牲自己,以身侍奉皇太极,用女人最原始的本钱唤醒男人最原始的冲动,令他重新振作。

1638年初,九阿哥福临出生,自小文武双全,聪颖过人。但是皇太极对之并不亲热,这令大玉儿十分恼怒。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绮蕾在1641年12月诞下的十四格格却得到了皇太极殊于常规的爱宠,甚至破格在她方出世时即册封为建宁公主。

建宁出生后,早已看破红尘的绮蕾已经预感到女儿不同寻常的悲剧命运,虽然身为皇妃,却拒绝再与皇太极同室而居,而甘心做了一个不出家的僧尼,以此为女儿祈福。另一面,庄妃却积极地争取皇太极的宠信,甚至不惜色诱洪承畴以劝降,立下大功,得以参与朝政。

1643年八月,皇太极因缘巧合窥破大玉儿与多尔衮的奸情。大玉儿当机立断,以进参汤为名毒杀太宗。

皇太极驾崩,谁来继位成了前朝后宫最热门的话题。代善、多尔衮、豪格三派势均力敌,鼎足而立,一场厮杀在所难免。这时,大玉儿明白地告诉多尔衮:九阿哥福临其实是他所生,并请多尔衮让位于福临。多尔衮权衡之下,言听计从。一场争位之战兵不血刃地平息了,八岁的福临遂得以乱世出英雄,登基为帝。

绮蕾猜破皇太极暴毙的真相,也预知大玉儿不可能放过自己,遂主动向大玉儿托孤,并提出要自缢殉主,用自己的死来成全女儿建宁。。多尔衮看着绮蕾像自己的生母那样殉主而死,深深感慨大清历史的重演,然而为了大玉儿和福临,他只能眼看着绮蕾去死。

八月二十六日,新皇登极典礼。福临成了新的清帝,年号顺治。多尔衮继续为了大清出生入死,次年保得新帝迁都北京,大玉儿乘凤辇经天安门入住慈宁宫。自此,她所有的仇都报了,所有的愿都偿了,心中再无遗憾。也许历史的传奇,朝廷的恩怨,政治上的翻云覆雨,以及天地间的改朝换代,都不过只是为了成全一个女人的妒忌罢了。

楔子(1)

狂飙涌进,席卷漠南草原。

乌云迅速聚合,天低下去,草低下去,高举的旗帜低下去,人群也一层层地低下去。

宇宙玄黄,天地洪荒,万物回归至混沌未开时的无助而微贱,在黄沙中发出撕心裂腑的呐喊或呻吟。

哭叫声,砍杀声,求救声,斥骂声,以及刀剑刺入身体的声音,响成一片。

渐渐地,所有的声音汇合起来,万众齐呼,重复着同一句话:“吾皇太极!吾皇太极!吾皇太极!”

风停了,沙定了,天亮了。

原来,那不是狂风,是十万精旅。

兵是强兵,袒背,半裸前胸,沙尘与汗纠结着莽莽的胸毛,每一块肌肉都饱满贲张,执戟,仰天长笑,充满胜利的喜悦;

马是良马,赤红长鬃,四蹄刨动,尾部夹紧,马头高昂,不住地打着响鼻,正是最好的蒙古骏马。

这样的强兵弩马之前,没有人可以抗衡。

所向披靡,无坚不摧。

马群的最前沿,高高在上地骑坐着这支劲旅的首领、率队亲征的金国汗王皇太极。挎腰刀,佩宝剑,金铠银甲,傲然四顾,审视着他新的臣民。

自继汗位之后,这些年来南征北战,远揖近交,蒙古大漠已经尽归旗下,察哈尔部可林丹汗是草原上最后一个妄想与他抗衡的部落,如今也终于被征服了,成为他胜利战旗上又一道辉煌的旌缨。

疯狂叫嚣的可林丹汗逃走了,帐篷化做一片火海,风助火势,愈烧愈旺,直卷向天上去。那些骁勇善战,就在刚才的刚才,还高举战剑,叫嚣着要取下他项上人头的死士们,已经当真成了他的剑下死士。

他们倒下了,或者,跪下了。

俘虏们被集中在火场的前方,在他的马头前卑微地跪下去,跪下去,手脚伏低,以额触地,在绝对的胜利与权威面前,没有人敢出声,甚至没有人敢抬头看他一眼。

天地间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吾皇太极!”

天下人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服从他,跟随他,拥护他。

除了身后的战队,他的面前,只有旺红的火,和一片黑鸦鸦臣服的人头。

人头铺到什么地方,他的疆土便扩展到什么地方,亦如熊熊烈火,以燎原之势,勇不可挡,所向无敌。

皇太极踌躇志满,仗剑长啸,啸声清越激昂,穿过草原,一径刺向云端里去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他的目光一凝,不可思议地看到了对面火光映照下唯一站立的物体。

那是一个人。

一个女人。

一个美丽的女人。

着白衣,长发如云,与宽大的裙一起在风中飞扬,像一面旗。

天地间,除了这火,这云,这沙漠,这黑色的人头,那女子便是唯一的颜色。

皇太极震惊至不可名状。

在他面前,没有人敢站着面对。要么跪,要么死,但是不可以站着。

然而,那女子却傲立于万千低伏的黑色人头之中。于万千低伏的黑色头颅间,高高扬起她的脸,向天地傲然地宣布着她的不屈与美丽。

这真是大逆不道。

可是,那是多么美丽的一张脸。

美得绝尘。

那张脸上,没有悲伤,虽然,她的兄弟就卧在她的脚下,从一个有着阳光般笑脸的大男孩转瞬间变成了一具毫无生气的尸体,胸前的窟窿甚至还在流血;

那张脸上,也没有怜悯,虽然,她的姐妹就跪在她的脚下,正像其他苟活偷生的人一样,瑟瑟地发着抖,含着泪一遍遍跟着人群磕头下拜;

那张脸上,更没有恐惧,虽然,她面对的,是魔鬼见了也要退避三舍的草原之鹰皇太极。

那张脸,有的只是平静,只是不屈,只是沉默。

平静如霜,不屈如雪,沉默如雷。

它们结合起来,在皇太极眼中心上留下的,却是一道闪电。清晰而疼痛地,划亮他的视线。

他扬起手中的鞭子,猛地望空一挥,天地间刷地静下来。

静得只听见风的声音。

风从苍茫的远古吹来,吹过秦皇汉武,吹过唐诗宋词,吹过元风明韵,一直吹到莽莽草原上来,吹向新一代的天之骄子——皇太极!

他翻身下马,一步步走近她:“你不怕我?”

她看着他,甚至连一个摇头的动作也没有。桀骜不逊,而又从容沉静地写作天地间一个大大的定格。

他逼近一步:“你不怕我杀了你?”

她仍然只是看着他,看着他,眼中没有一丝涟漪。

她的平静令他激怒,她的不屈又令他佩服,而她的沉默,更令他震撼——是什么使一个看起来年仅二八的小女子会有如此的从容和无惧?她不跪他!她不怕他!她不服他!为什么?凭什么?

他站在她的面前,只有一步之隔:“你不怕死么?”

随着这句问话,他伸出手去,想托起她的下巴,好把那张脸看得再亲切些;

随着那句问话,她也同时伸出了手,迅雷不及掩耳,自袖中抖出一柄短剑,毫不犹豫,刺向他的胸膛,只差一点就命中心脏。

只差一点。

因为剑尖堪堪刺到,一枝绿羽快箭已经后发先至,直射她的胸口,没羽而入。

一个满脸虬髯的年轻武士随之打马前来。

那是旗军中的神射手、皇太极的异母兄弟多尔衮。

“啊!”

两声“啊”是同时发出的,以至听进耳中的只是一声。那是皇太极,也是那白衣的女子。然后,他们同时倒了下来。女子在倒地之前,仍然拼尽全力将剑刺入皇太极的左胸,然后,她无憾地撒开手,脸上仍然没有一丝表情,只像睡熟了一样轻轻地闭上眼睛,仿佛一切早在预料之中。

而皇太极,却说了一句话。那是在多尔衮赶到,将他扶起的一刻。他的手握着胸前的剑,掌心迅速被血染红,是胸口的血,也是手掌的血。

手握住了剑,被剑割伤了。眼睛看到了美色,便被美色割伤。

这时候他已经明白她为什么会那样平静了。

一个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只等待死亡来临的人是没有恐惧的,甚至也没有了惊惶和愤怒。因为所有的情绪都是活着的人因为对活着的渴望而产生的;如果已经决定了死,甚至很欢迎那死亡的到来,那么她对待死就会像对待早晨吸入的第一缕空气那样自然平静,视为寻常。

他有些震惊于自己的这明白,明白得这样清楚,就像明白他自己。这明白使他蓦然地有一种激情,仿佛全身的精力都在往外涌,血畅快地从胸口喷溅而出。他知道,再不止住那血他就会死,血流得太快了,心脏已经承受不住。可是,在昏过去之前,他仍然挣扎着说了一句话。很轻,但是很肯定,就像他以往发布命令那样,无庸置疑,违令者死。

他说:“要把她救活。”

第1节 大金深处那些凄艳的往事

天聪六年(1632)秋。盛京宫城。

十王亭里,八旗将领和各部固山额真沉默地按品分坐,每人面前一杯来自中原的极品铁观音。

侍茶的小校跪在奏乐楼前拼命地对着红泥小炉煽火,这异样的寂静使他这样一个小小的茶奴也感到不安了。这已经是第二道茶,可是两王八旗都在自己的亭中各自端坐着,没有一个人讲话。连凤凰楼上的檐铃都沉寂,偶尔摇动一下,也哑哑地没有声响。

水渐渐地沸了,在鱼眼方过、蟹眼初生的当儿,小校偷偷从茶香氤氲间抬起眼,迅速向十王溜了一眼。那些,本都是英勇有勋功的满洲武士,八旗中血统最高贵、地位最显赫的王族,现在却像是一群藉藉无名、正候在科举考场上等着发卷子的中原秀才,呆呆地望着前方的大政殿,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没有了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