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quge2022.com’恰好,这天跟尤氏为着什么事口角了几句,便发誓要出家。众人苦劝不住,也只得由她了。但也不允许她落发,只是将头发挽了,做道装打扮。原想让她住在拢翠庵,无奈惜春死活不干,只要离了贾府。没办法,只好将她送往水月庵。谁知这天惜春正在观音大士前打坐念经。来了一伙香客,内中有一人,却是当日宝钗找了劫持妙玉的人。因那日没有劫到妙玉,宝钗便令他们暗中找寻妙玉。那人见了惜春容貌,只当是妙玉。不由心中暗喜。当夜,便伙了一伙强徒,夜入水月庵抢了惜春就跑。正跑着,前面一人骑马而来,见这伙人深更夜半背上负了一个人,便知不是好人。乃下马仗剑拦住去路:“尔等何人,夜半三更,鬼鬼祟祟的。放下背上的人,饶你等不死。”这伙强徒仗着人多,哪把来人放在眼内。一拥而上,将那人围在中间打了起来。哪知那人武功高强,只几个回合,就将那伙乌合之众打得落荒而逃。将惜春丢在那里。你道那人是谁?原来是柳湘莲。柳湘莲如今是水溶麾下暗卫中的一员。今日刚从江南回来,便遇到这档子事。湘莲见是个姑娘,不敢轻举妄动,问道:“姑娘,你是哪里人?在下柳某,坏人已被打跑了。姑娘说出家住哪里,柳某好送姑娘回去。”惜春吓得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说出‘水月庵’三个字来。柳湘莲道:“那么,我送姑娘回水月庵,好吗?”惜春缓过神来说道:“不。我不能回水月庵。我怕他们再去。”柳湘莲犯难道:“这可如何是好?”想了一下道:“有了。”对惜春说道:“姑娘,既然这样,不如随我去我姑妈的庄子。我姑妈她老人家儿女皆已成家。庄子尽多房舍,我姑妈亦是好佛之人。你去了,尽管住下。姑妈她老人家必会喜欢。”惜春听了,别无它法,亦只得如此。于是,湘莲用马驼了惜春,径往庄子去了。
湘莲的姑妈见湘莲夜半驼回一个女子,不知何意。湘莲忙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姑妈看惜春虽是出家人打扮,那举止气派,却是大家闺秀。忙让丫头们好好安置了惜春,又安排湘莲去休息。
惜春便在庄子住了下来。姑妈对惜春甚好,时常嘘寒问暖,让惜春备受感动。姑妈也时常在惜春面前谈起湘莲,一来二去,惜春便对湘莲产生了好感。姑妈有意撮合湘莲和惜春,此时见惜春有意,便进一步对她说:“惜姑娘,你年轻美貌,身在空门,终不是了局。不如我帮你说个人家,你看……”见惜春脸红,笑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此乃人之常情。你看我侄儿可好?”惜春脸红红的,低头摆弄衣带。姑妈笑道:“不说话就是同意了。既如此,我就去找人看日子。”说罢,笑嘻嘻的去了。
很快,姑妈就为两人择了吉日成婚。婚后,惜春才对湘莲说出实情。湘莲大惊,暗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便也对惜春说了与贾珍贾琏的过往。惜春听了,亦是唏嘘不已。
贾母经过了这些风波,身子便有些不好。日日盼着宝玉回来。这天,跟宝玉的小厮茗烟回来了。家人忙报与贾母。王夫人,宝钗等都来到贾母屋里。茗烟在廊外跪下哭道:“奴才不济事,将宝二爷丢了。”王夫人登时就晕倒了。宝钗也惊得目瞪口呆。贾母哭道:“你个奴才,宝二爷是如何丢的?快说。”茗烟拿出一张纸说:“那日,我们回来走到一个渡口,二爷累了,就在一个茶棚里歇息。来了一癞头和尚和一跛足道士,跟二爷说说笑笑的。后来,二爷就跟店家要了纸笔,写了这些字让小的带回给太太和宝二奶奶。宝二爷就跟那二人走了。小的们连忙去追,哪知他们转个弯就不见了。小的们在那边直找了三四天,也不见二爷的踪影。没办法,只好叫小的先回来告诉老爷太太一声。李贵他们还在那边找呢。”贾母忙要过那张纸,看那纸上写的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贾母哭道:“我的宝玉啊。”晕了过去。贾府上下登时一片忙乱。
我原想在这一章里写妙玉和贾母见面,但又觉得不妥。想来想去改成现在这个样子。如亲们不满意,我再修改。
正文 第二十四回
更新时间:2010-4-19 8:45:21 本章字数:2265
贾府于是又增派人手再去寻找宝玉,两月之后,众人回来都说没有见到宝二爷踪影。贾母一病不起,太医们轮流看视,出来后尽皆摇头,让准备后事。
黛玉却不知贾母病重。原来她早已出京,前往西北。却是皇上水泽接到密报,说是西北有异动,恐忠顺王有所动作,想派一得力之人前去。但水溶目前诸事缠身,脱不开。便派黛玉去往西北。顺便巡视一下泽丰源的业务状况。于是任命黛玉为西北道大都督,总理一切钱粮军政事务。遇事可先斩后奏。为避免忠顺王起疑,对外假说林大人回乡祭祖,皇上开恩,特给假一年。黛玉原想只带了雪雁前往,留紫鹃陪伴妙玉。临行前一晚,那紫鹃把东西收拾了又收拾,捡了又捡。对雪雁嘱咐再三。黛玉笑道:“好了,我的紫鹃姑奶奶。再这样下去,你真成老妈子了。这此出门,我只是扮成个游学秀士。有雪雁一人足矣。也不要带太多东西。”雪雁也笑道:“紫鹃姐姐,有我跟着公子,你还信不过吗?”紫鹃只得作罢。谁知临行前,水溶硬将自己的两个贴身侍卫让黛玉带上。黛玉笑着推辞道:“我这次去西北只是私访。人多了目标太大,反而不好。王爷好意,林逸心领。还请王爷体谅。”水溶听她说的有理,便也不再坚持。但还是在影卫中挑了四个顶尖好手,命他们暗中保护黛玉。
黛玉一路西行,沿途视察泽丰源的产业。见营运状态良好,心中甚感欣慰。而泽丰源各个行业的掌柜们,原不认识黛玉,直到黛玉亮出信物,才知大老板光临。见黛玉如此容貌且又如此年轻,都未免有些轻视。黛玉巡视之后,一一指出其不足之处及如何改进,那些掌柜们听后如醍醐灌顶,不禁对黛玉另眼相看。再不敢存轻视之心。心中却又多了另一种想法:‘这林大老板,不会是神仙托生的吧?’一路行来,同时体察民情,每日晚间,记录下来,以便上报朝廷。也救治了无数病人。
这一天,来到江南,黛玉特意在江南多停留一些时日。在江南沿海地区,对兵备,海防,渔民生活及官府所作所为,都做了细致入微的调查。
两人走走停停,终于进入西北地界。一出玉门关,但见大漠黄沙,接天铺地,另有一种苍凉雄浑的境界。黛玉笑对雪雁道:“往日只在书上诗里领略大漠风光,如今身临其境,方知书里所表达的,只不过十之一二。怪道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雪雁将头紧紧裹在风帽里,听黛玉此言,闷声说道:“我到没领略到那诗里的好处,我只知道一开口,就是满嘴的黄沙。”黛玉呵呵笑道:“如今才是沙漠边缘,若到了沙漠深处,还不知怎样哩。”
两人来到城里,黛玉联系了暗卫的人,问了问这里的情况。然后托他在城里租了一个小小的门面,开了个小小的医馆。以行医为由,行暗访之实。黛玉医术高超,且仁心仁术。对于那些孤老贫弱者,不收诊费,有时还倒搭银子买药。因此,不出几个月,人人都知玉门城里来了个活菩萨。
这玉门城是殷国西北边城。出了玉门关,就是喀什国和羌国及一些部落。过了大漠,就是波斯,高昌等其它国家。风土人情以及人们的衣着打扮与中原大不相同。就连语言也是五花八门。因殷国皇帝现在开放边境贸易,因此,不但附近的部落和国家,就连波斯,高昌等国也都在此做买卖。倒是热闹的很。有许多中原见不到的货物。
那西北巡抚是忠顺王的心腹,这段时间,与喀什和羌国来往密切。暗中有许多动作。黛玉白天行医,晚上将各处收集来的情报加以整理。雪雁也夜夜夜探府衙,连去几晚,却没什么收获。
黛玉有心,行医的同时,也不忘打听收集附近几个国家和部落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风物及这些国王首领们的兴趣爱好等。众人见黛玉医术高,人又和气,都愿意与他交往。因此,这些情况到知道了个七七八八。这一天,黛玉正给人诊病,忽见外面一阵大乱,一个人大喊着:“菩萨,菩萨。快救救我娘吧。求你了。”一个又黑又瘦的小子,看年纪也不大,长得高眉深目,模样不似中原人。穿着破破烂烂,头发蓬松,背着一个同样穿着破破烂烂的老人冲了进来。见了黛玉就跪下‘砰,砰,砰’连磕几个头。一边磕一边嚷:“菩萨,菩萨。求求你了。发发慈悲吧。”黛玉忙向众人告了罪,先把老人放到床上给她诊病。细细诊罢,开了药方,递给那孩子:“一日三次,先服五天。五天后再来找我。”那孩子却不先接药房方,给黛玉跪下道:“先生,我没钱。能不能先赊着,过两天我有钱了马上给先生送来?”黛玉温言道:“先救你娘要紧。钱么,你就不要考虑了。”说罢,命雇的小厮寿儿去抓药。寿儿抓来药,黛玉将药给了那孩子,又给了他五两银子:“回去好好照顾你娘吧。”那孩子给黛玉连磕了几个头,抹着眼泪背着他娘走了。这天晚上,雪雁再探府衙,快五更天,才满面笑容地回来。第二天一早,黛玉也接到暗卫密报,得知有可疑人物出入府衙。雪雁笑嘻嘻地拿出一封信:“我昨天晚上偷到的。”黛玉看那信,是忠顺王写给西北巡抚的,信中让他加紧联系羌国和喀什,以便借兵起事。看完信,黛玉问雪雁:“你是如何得到这封信的?”雪雁道:“我隐在屋檐下,见那巡抚看完信要烧,我心想完了。谁知那巡抚的小妾走来见此情景,对巡抚耳语了几句,那巡抚就将此信交给小妾保管。我看她把信放在一个暗匣内。于是,我就顺手牵羊。”黛玉点点头:“这就对了。我还在奇怪他为什么留着这信。”
这天,黛玉依然忙着为病人诊病,却听得来看病的患者议论纷纷,说是羌国的王子病重。这王子是国王最喜欢的一个儿子,素日爱如珍宝。不想病入膏肓。群医束手无策。如今国王正张榜求医,不惜代价,要救他这个儿子。黛玉一听,好。机会来了。
正文 第二十五回
更新时间:2010-4-19 8:45:21 本章字数:2582
黛玉听说羌国王子病重,便想毛遂自荐去给那王子治病,以此探探羌国国王的底细。晚上,黛玉整理出关于羌国的情报,细细的研究一番。又与雪雁仔细商榷了每一步。第二天,黛玉对小厮寿儿说要入山采药,一个月后才回来。嘱咐寿儿看好家。便带着雪雁前往羌国。这天,刚进入羌国境内,就被羌国兵士们拦住了:“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看样子不是本地人。”雪雁上前做了个揖:“这位大哥,我们哥两是郎中。因为听人说羌国出产一种稀有的草药,有起死回生的功效。我们特意来找找看。请这位大哥高抬贵手,若是找到了,大哥也是功德无量啊。”那兵士一听他们是郎中,便说道:“真巧。我国王子病了,国王正召集郎中呢。若是你们能看好王子的病,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说罢,招手叫来另一个士兵:“带他们去见国王。”那士兵将黛玉带到一个营房,那里还有两三个郎中和一队士兵。那队士兵见又来了两个郎中。不由分说,将他们拥上马,飞马向西而去。直跑到日落时分,远远看到一座城池。又跑了半个时辰,终于进入羌国国都西宁城。雪雁还好。黛玉和那三个人下了马都不会走路了。
侍卫们仔细的检查了他们随身携带的物品,见没有可疑之物,将他们带入王宫。刚到王子寝室门口,就听里面传出一声怒吼,随后就是东西砸碎的声音。接着,两个郎中垂头丧气的被推了出来。那三人见此吓得腿都软了,颤颤抖抖挪不动步。侍卫们只好先将黛玉两人带进去。黛玉环视了一下屋内,布置的甚是富丽堂皇。一对中年男女坐在床边。那男的头带金冠,身穿貂裘。高眉深目,满脸虬髯。正一脸怒气望着走进来的黛玉。那女的穿着华丽,坐在床边哭泣。地上一堆破碎的瓷器。黛玉猜测这两人便是国王和王后。果然,那侍卫禀报道:“禀可汗,又找到了五个郎中。那三个现在门外。”国王问黛玉道:“你是郎中吗?这么年轻,能有什么本事?”黛玉从容道:“可汗,请容在下给王子诊过病,再说。好吗?”那国王看黛玉不卑不亢的神情,将手向床上一伸,粗声说:“请。”黛玉近床前看那王子:面色红潮,呼吸急促。身子不住发抖。伸手试试额头,热的烫手。又把了把脉。暗忖道:有点像伤寒的症候。再细细的一品,却又不像。请侍女们拿来以前郎中们开的方,看罢,点头道:“是了。他们是按伤寒症来治的。”那国王一脸焦急的看着黛玉:“大夫,你看……”黛玉凝神细思了一会,蓦然心中一亮。见国王相问,便答道:“可汗,请屏退左右。”国王说道:“下去。”众人退下。黛玉对国王道:“小民诊出王子不是病了。而是中了一种叫做‘幽毒’的毒。此草长在雪山之颠,生长及其缓慢,非常稀少难得。而此毒中毒症状极像伤寒。不知为何王子会中了这种毒。”国王问道:“可有法子治疗?”黛玉道:“可汗放心。小民能解此毒。但有一味药引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