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内战方面的事儿,王飞虎了解的不多,只知道是在去年(1931年)的时候,西班牙玩儿了一场资产阶级民主格命,竟然没失败,然后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他们没经历过穿越,肯定不可能有王飞虎玩儿的好,结果就埋下了分歧的种子,几个正党在国内开始互相攻讦,然后成立了一个神马联合政府,悬出来的总统好死不死的偏要推行一系列改革,结果这下捅了马蜂窝,本来风雨飘摇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就快支撑不住,这个哥儿们上来三把火就点起了国内的巨大冲突,有搞暗杀的,有闹罢工的,各种情况层出不穷。
因为这个迪亚斯正府实施了裁军,而且把军校都关闭了,军队本来就不多,这不是形同自宫呢吗,到了后来,西班牙乱到了连保守派领袖索特洛都被暗杀的程度,西班牙陆军将领们一看这可不好,就在1936年开始撺掇着开始反叛。好家伙,一句“西班牙晴空万里”的暗语说出后,几伙人就发动了对西班牙正府的叛乱,但是领头的却在闹格命的途中坠机嗝儿屁了,一个地方军阀弗朗哥瞅准了机会,直接成了叛军头子,原来西班牙军人们就苦大仇深的,这下来了领头的,迅速的结成对子,队伍就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正府那边一看不好,赶紧组织有效的征兵方案,别说,还真让他们孙苏的集结了好多人,但是反叛是有预谋的,几年之前就得到了各个发达国家的暗地里支持。后来各个发达的大国偷偷的分成了两帮,拿着西班牙老乡当起了人肉试验场,不断的打代理人战争,到了最后,英国、法国、美国纷纷叫嚣“不干涉”,但是暗地里偷偷的卖着军火,而德国和意大利一边指责英法美一边嘴上说不干涉一边偷偷卖军火的婊子行为,一边直接支持弗朗哥并派兵参战丝毫不墨迹,也不当婊子;苏俄则一边暗地里支持共和军,一边派遣军事顾问,甚至偷偷组建了国际纵队,试试各大国家的深浅。于是乎一个好好的资本主义国家内战,硬是搞成了小范围的世界大战,这间接的也给参战各国来了个大战预演,并直接引伸出了大战序幕。
只是后来德意对抗的并不只有苏俄,他们之中加入了一个队友日本,但是对立的阵营当中加入了英法美,大战就打得昏天暗地了。
后来的事儿就已经十分明了,大战卷入了各个国家,尤其是华夏。王飞虎思考了很久,终于有了想法,在西班牙内战里分一杯羹是肯定的了,只是如何将利益最大化?
他要效法德意联盟和苏俄,第三方面军现在就派过去,叛军此时应该正在明里暗里紧锣密鼓的筹备呢,这个时候正好混进去,说啥也不能让弗朗哥独享西班牙不是,而且后来苏俄人在内战爆发后,竟然一下子组织了全球50多个国家的志愿者捏了一个国际纵队出来,前往西班牙与共和军共同对抗叛军,王飞虎一心想要利用这个机会练兵和试验军火销售渠道,这个西班牙内战一打,军火的消耗肯定是惊人的。而且德意、英法美,甚至是苏俄都从里面大赚特赚,这么好的路子怎么能落下王飞虎?
况且这个神马国际纵队,当中有不少的如阿尔贝·加缪(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聂鲁达(智利当代著名诗人)、海明威(这个就不用介绍了)、乔治·奥威尔(英国左翼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毕加索(这位,也不用介绍了吧)等知名人物,还有当时华夏抗日战争爆发时前往西班牙的华夏人。这些都是财富啊,经历了欧洲的现代化战争,再返回华夏,打小日本还不是轻松?
而且再往后就不仅仅是自己一家抗战,还要忽悠,不,是呼吁此时的国联,大肆谴责日本的非人手段和卑鄙嘴脸,从国际上争取到更多的打击日本的合理借口与舆论高度,这凭着国内的文人们是不够的,而且西方世界可能不接受这些。但是文章如果由海明威奥威尔这些国际知名枪手来写,效果肯定就不一样了。
但是问题来了,怎么把军火卖过去?
建立分基地?询问升级了系统之后的小黑,回答仍然是千篇一律“对不起,权限不足,无法回答”。走空运?!这招可能更不可行,万里迢迢,往南绕的太远,往西和往北虽然此时雷达发现不了,但是怎么也绕不过苏俄这个庞然大物,往东吧,却要经停美国。
王飞虎断了路上、空中两个途经后,只能从海上下手了。
“娘的,老子打开一个出海口先!”王飞虎盯着地图,咬牙切齿的翻找的合适的地点。他脑筋一转,当初八国联军是从海上打过来的,老子这回要从海上打过去,先是军火,随后是药品、食品,你们打吧,大打特打,老子只要守好了老家,肯定疯赚全世界人民的钱。
搜罗了半天,终于找到了去往欧洲最可行,也是最为隐秘的方式——打通北冰洋!刚开始他被自己的想法也吓了一跳,但是仔细一想,王飞虎渐渐的喜上眉梢——此时的苏俄,土地广袤,远东地区的交通全靠一条铁路大动脉连接,并且此时的火车动作极慢,如果想要发起对远东的战事,王飞虎肯定第一时间就能知晓。沿途只是敷设快速修建的外星科技速成铁路,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关键时刻如果事不可为,将其扔给苏联人一点儿也不可惜,大不了直接点击“建筑物收回”功能,将其转化成打了折的财富值了事。
而自己现在已经可以建立军港,从哈尔滨到黑河,再一直往北,除了苏俄铁路大动脉需要绕开,采用汽运之外,火车可以畅通无阻,就像当时在哈巴罗夫斯克干的那样!
从黑河出发后,绕过苏俄铁路,再在广袤的西伯利亚上的隐秘位置,修建陆地延伸到北冰洋的铁路南北大动脉。而且除了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上的良好不冻港外,还有诺里尔斯克这样的中转站,在这里设一个中转港口,然后结束铁路运输,货物从这里再经由摩尔曼斯克,第二次中转后,就可以漂洋过海只抵欧洲了。王飞虎猛然间想到,地球特么的是圆的,自己在平面展开图上看貌似距离挺远,但是如果绕着圈走,反而是近的。
把这个规划路线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交给小黑后,大概十分钟后,高科技给出了答案:可行路线有三条,第一条xxxx,王飞虎看了看这三条,选了其中的一条看上组最为保险的,小黑又分析了一下,随后报出了所需要的财富值和时间——只需要十五万财富值和两年零七个月即可完成运输。
财富值倒是小数,现在停掉建造任务后,已经有了八万多,王飞虎相信再过一个多月,就能凑齐了。两年零七个月?这时间是不是,有点儿太快了!?
王飞虎乐呵呵的点了确认路线,只等下个月的转换财富值一满,就立即开始这项伟大的工程。
确认路线后,小黑显示:正在推演风险,过了十几秒钟,回答:“指挥官,系统推演出风险判定结果——风险度,中,可实施”
我就说嘛,俺地眼光是正确的。为了出现意外,王飞虎下令虎翼,沿途注意村庄、驻军啥的,并且密切关注所需的港口周边情况,如果必要,可以浪费复制名额。
王飞虎把这个分析任务也交给了小黑,现在的小黑除了主动思考还做不到外,已经可以完成王飞虎交给的这种分析任务,说到底,还是马都灵的功劳。
不经意间,王飞虎手中出现了一杯葡萄酒,感觉干了一件大事儿的他,迈着欢快的跑跳步回到了指挥部,现在已经可以蹦跶了。他要回去细细的分析第三方面军的任务和人员,叛军那边是必须去的,想了想,共和军那边最好也能去,毕竟国际纵队在那边,嗯,不如两伙都派人,叛军这边,直接就和德意学习,老子派人来战了。
共和军也就是苏俄那边,要等形势大好之时,派遣“军事顾问”,然后偷偷的买点儿军火和药品,如果其他用品销路好,那也不是不可以。比如现在已经出现的芝宝打火机,王飞虎知道这些小玩意儿带来的丰厚利润,所以他现在赶紧回去要构思一下,看看哪些还能买上好价钱,打火机算一个,背包、雨伞、医药包应该都算上,对了,还有罐头、火腿、易拉罐……
……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到了1933年十一月份。
这期间日本关东军在最高长官武藤信义的指挥下,曾经尝试突破哈长防线,但是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不得不与日本国内汇报——黑龙江省犹如鸡肋(三国演义可是日军侵华的重要谋略出处,主要的谋略不参考点儿演义章节,还真就拿不出手),攻之,敌人守拒严密,无懈可击,所以请求军部决断。
日本此时国内政局也是一团乱麻,统制派渐渐得势,但是皇道派依然有声音存在,几方坚持下,得出个结论:黑龙江省暂时不列入满洲国版图,武藤你把吉林、辽宁等地整合好,开辟和治理好满洲国即可。
至于这个王飞虎和他飞虎军盘踞下的黑龙江,在苏俄和关东军的虎踞龙盘下,能蹦达到几时啊?不都得像那些所谓的“东北抗联”一样,渐渐的失去成长的土壤而灰飞烟灭吗?权当他们是个零散的游击组织好了,待大东亚共荣的美好局面打开,再去收复黑龙江不迟。
早有此想法的武藤信义竟然和这个结果一拍即合,他想的更加长远,既然已经闹清了苏俄和飞虎军没有半毛钱关系,那么华夏的地方势力也就不足为惧。至于那些重武器,哪个地方还没有个土财主啥的?
日本蝗军的真正敌人是苏俄,武藤的想法就是,先不理这个飞虎军,然后将主要精力放到发展满洲,掠夺资源上,等到时机合适,特娘的干苏俄一下子,试试当年的日俄战争的辉煌是否可以依旧,这样才算是给日本蝗军挣得了最大的利益。
这也便宜了王飞虎,截获了日本的密电之后,他大松了一口气。命令哈长线现在坐镇的第一方面军马占山,立即停止骚扰,全力防御。因为他现在真的没有精力在与日本人扯了,就算是“日常”的袭扰,花费也是巨额的,这还是在本土作战。
真正让他焦头烂额的是,远东方向发来密电——正在修建的远东运输线,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