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几个月的华夏报坛,因为飞虎军的一则振奋全国的消息活跃起来,这个消息犹如扔入鱼塘的炸雷,让各路虾兵蟹将跃出水面,争相亮相——
这就是飞虎军宣称克复黑龙江,并将日军关东军第二师团以一己之力,阻挡在了哈尔滨城外。并且号召全国的爱国青年,来到东北发展,在抗战第一线贡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原文如下——“全国的同胞,海外的华侨,全世界的炎黄子孙们,日寇虽然践踏了的国土,但我们并没有退缩!其他人撤退了,还有我飞虎军奋战在第一线!
所有流淌着华夏民族血液的同袍们,民族最最危亡的时刻来到了,所有的有识之士,带上你们对祖国的热爱,带上你们对知识的渴望,来到东北,参加飞虎军!
这里有华夏最最全面的基础教育,有华夏见识不到的作战意识,来吧,参加飞虎军!我们令敌人闻风丧胆,日寇之第二师团龟缩长春城内不敢再战,我们……”
通电全国的全文整体朴素简单,并没有飞虎军以往的那种文采飞扬,或是古奥难懂(不是王飞虎的风格),但是字字振奋人心,句句鼓舞士气,在面对日寇全面颓势的此时,极大的振奋了国人的精神!
于是乎此时宣传舆论的最关键一环——报纸,也逐一发声。首先是《中央曰报》刊登了闻悉此事的蒋委员的贺电——:“巧电诵悉,悲愤填胸,莫可言宣。我军连日奋战,为国争光,威声远播,中外钦仰,至堪嘉慰,临电驰念,不胜依依。蒋委员。”当时闻听曾经用飞机换编制的土豪——飞虎军竟然又进行全国通电,又赶上自己又要进行“围剿”赤党活动的节骨眼上,让老蒋是阵阵狐疑,而且这牛吹的也太大了吧?当年马占山那么能打,也是半个月就被第二师团赶出了华夏,他苟兴华能翻起什么浪来?还特么打的第二师团“龟缩长春”,是不是人家第二师团根本就没想去他的通河县城啊?
“娘希匹,苟兴华在搞什么?”蒋委员拍了拍自己的光头,对着下首的陈诚道:“辞修,让传贤拟一篇贺电,聊表正府对其肯定的心意就好,这个苟兴华,对中央的忠诚还是可以的,最起码月前送来的步枪还是不错的。嗯,再加一条,原来不是独立团吗?升他为少将旅长,还是东北军编制,有对中央持赤诚之心者,在东北军也是一个呼应啊,东北军这些哀兵,担心他们出问题……”
一旁的陈诚立即去内间安排,只是叹息,苟兴华不过嘴上功夫过硬,也可以“吹”出战果,能掀起什么风浪?蒋委员搞平衡这一手,无论何时都不忘啊……至于苟兴华是否真能独抗日军精锐第二师团,陈诚毫不怀疑的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日军作战勇猛,武器精良,并且大多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兵,而第二师团又是日军常设师团之一,战斗力在整个日军陆军内部都可以排得上前几位,况且第二师团总计两万余人,他飞虎军能有几头葱?虽然凭借有钱的条件,使得欧洲武器尚可,但真正对阵上日军,可能几轮炮击就散了。快要到戴季陶办公室门前时,他晃了晃脑袋,把这些奇怪的想法逐了出去……
而在《中央曰报》刊文没多久,蒋委员集团的重要舆论工具《扫荡报》也发出了论调——“若要攘外,必先安内,飞虎军,是否为第二个赤党?”,在这个醒目的标题下,则是评论员貌似针砭时弊的一通口诛笔伐,告诫华夏上下,现在山头已经过多了,不能再出现类似赤党之徒云云。
也有比较中立的报纸,比如《大恭报》和《伸报》,都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正面的宣传了飞虎军从铧子山开始,到哈尔滨完全光复的抗日过程,客观的说明了华夏境内只要民众一心,还是不必惧怕日寇的。
最矛盾的要数一份名为《时事新报》的报纸,在《中央曰报》报道飞虎军贺电的前一天,还刊登了飞虎军与国外意大利交易的黑幕,就连如何联系意大利方面卖出矿产,如何收获黑钱,而且一笔笔的钱都记录在案,真的是让人佩服其编故事的能力,如果王飞虎现在还清醒,肯定要挖这位主编来走一遭。
但是蒋委员刊文的第二天,《时事新报》就变了调子,称飞虎军境内的土地政策如何如何优异,黑龙江百姓生活如何如何欣欣向荣,这也让各地潜伏的“虎翼”们感觉如芒在背,娘的,怎么他们就这么了解飞虎军,这么了解黑龙江?虽然这些小报都是杜撰的故事,但也让“虎尼玛”王八是大发雷霆,全球的“虎翼”组织成员都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潜伏,以及新一轮的谍战当中……
但是作为此时全国范围内公认的第一大报《兴华日报》,却出奇的刊登了些西班牙内战啊,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盛行啊,还有美国又谁谁谁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这些不疼不痒的消息,让全国的忠实读者们是惊诧万分,连三岁娃娃都知道,《兴华日报》是飞虎军的喉舌,是苟兴华的声音放大器,怎么突然间禁声了?
而日本方面亦如飞虎军的做法,同时禁声,就导致这次的通电可信度比较高了。随着这封可信度极高的全国通电,飞虎军的声望在全国达到了一个高点,一时间真的是全国的热血青年、贩夫走卒、流民草寇,都欣欣然奔赴了这一“抗战最前线”,绕道山西、内蒙、黑龙江,形成了一条条独特的“远征路线”。后来赤党根据王飞虎给的“合理建议”,以及各方势力云集于东北的做法,也进行了大范围的转移,此乃后话。
不到半个月时间,黑龙江已经开始涌入数以万计的流民、志愿青年,而飞虎军军政府更是来者不拒,按照相应的政策,什么样的等级,暂入什么样的地方,然后配给农具/文具,按部就班的进行生产生活。这其中,也包括一大批各方势力的眼线、卧底。
苟光光此时并没有太多的心情关注每日难民涌入的数量,或是新进入了多少多少人才,他着急的是王飞虎为何还没有醒来?
每天那个“神秘指挥部”的大门关的时候多,开的时候少,还总有一个缠满了绷带的主儿四下蹦跶,王飞虎是不是挂了?
苟光光虽然担心,但依然要撑起这一大摊子事儿,还好,这个缠满绷带,犹如木乃伊的家伙,对飞虎军似友非敌,而那些板着脸孔的军方人物们,都买他的面子,除了那个愣头青万大胡子。
打完上一场仗后,日军莫名其妙的退守了长春,而自己也乐得太平,将比较稳重的第二营布置在了长春哈尔滨前线,万大胡子则召回来进行补充编练。只是这个万大胡子不是叫嚣着要去给死难的兄弟们复仇,就是要见“最高指挥官”王飞虎,无论哪一样,都是苟光光做不了主的。总是劝他:“啊呦,我的祖宗,别问我王长官去哪儿了,长春不是咱们能打的,参谋部不是下命令了吗?让你死守靠山村,你特么在这鼓捣啥?”
虽然说服不了万大胡子,但是这小子就是不服管,除了指挥官,没人能够降服得了。还好,这个孙子着实怕那个“王八”,阴沉着脸,好像他妈死了的样子的王八,就是这个万大胡子的克星。但是总找王八来,也不是办法,指挥官哪儿去了呢?
反观多门二郎这边,在莫名其妙的吃了两场大败仗之后,才发觉,自己竟然损失了二分之一的兵力!
他没有丝毫的怀疑,认定了这就是苏俄再后面搞鬼,绝对是北极熊越过了黑龙江,开始挑衅日本了!他将电报发回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首先是内务部大臣山本达雄站出来喊话,此乃俄毛不服气上次日俄战争的结果,再一次试探我大日本帝国的行为。随后是陆军大臣荒木贞夫老匹夫,他叫嚣着要尽快占领东北全境,然后利用资源优势,一举拿下苏俄远东。
另一派则是以海军大臣刚田启介为首的反对派,直言荒木贞夫没有脑子,这分明是多门二郎无能的表现,败给了华夏地方民团,却要诬陷给苏俄,不能拿帝国士兵的宝贵生命开玩笑。于是两派开始了旷日持久的争吵,直到内务省大臣,也就斋藤实出来发话,两排争吵才渐渐平息。
斋藤考虑到目前已经既定的复兴“满洲国”傀儡政权计划,还有全面占有东北的大策略,决定派遣朝鲜方面军和第十六师团一同奔赴东北。这就是当时多门二郎等待的结果。
不过,当第十六师团到达朝鲜与朝鲜驻屯军汇合时,已经是三个月之后的事了。在长春等的快要崩溃的多门二郎,当听到第十六师团与朝鲜混成旅要开赴过来时,兴奋的连夜睡不着觉——终于有人要替自己背锅了,特么的,让他们也见识见识“苏俄”人的大炮,不是吃素的。而飞虎军这边,也得知了日军即将增兵的消息,连夜召开了参谋会议。
主持会议的竟然是从来不懂军事的苟光光,让一干人等不得不产生奇妙的想法。九月的东北已经有了丝丝凉意,而飞虎军参谋部会议室里的众人却感觉到阵阵不寻常的燥热——日军来得太快,人数太多,怎么办?
还没等吴老进行相关讲解,万大胡子跳出来,直接喊道:“怕个球,大不了鱼死网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