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飞虎军头号参谋”的冯庆远总是感觉到自己与传说不符,练兵远远不如严重,而战略思想又根本比不上吴老,甚至一些战术思想都比不上那个总在电报中看到的名字“王三德”。这让冯庆远每天是如坐针毡,不过他也不是吃素的,在协助吴老建立陆军军事学院时,经常恭敬的向吴老请教,并且在王飞虎倒腾各国军事书籍的时候,也是详加研究。在征兵、练兵之际,则跟随大师级的严重鞍前马后,不错过任何提升自己的机会,这不,在王飞虎等待他过来的间歇,已经看到小黑的军功统计当中,冯庆远已经跃入了前二十,并且个人素质这一块,已经由原来单一的统帅型,成长成为了指挥-统帅-参谋型复合人才了,指挥指数升至77,统帅指数还是75,而参谋能力指数,则跃升到了70.
看来这小子还真是“成长型人才”,乐得王飞虎直呼赚大发了。而对于冯庆远来说,飞虎军内虽然很多人都值得他尊敬和学习,但尤以严重、吴老和那个王三德最为突出。他有个直觉,那就是飞虎军内“王”姓的领导是不是有些太多了?虽然归国华侨可能都是王家的人,但是姓名起的是不是太随意了?以“王三德”而言,冯庆远觉得这肯定是假名,或者是艺名。特么的,能够建议指挥官把整个滨江省、牡丹江、齐齐哈尔并入版图,划地自治的人,家里头会给起这种太监名字?!
更别说那个天天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王八”了,这特么也叫名字?!只要智商高于0的父母,就不会有“王八”这个名字。于是在明察暗访了几个月后,最终被他的好友孙海及时的“悬崖勒马”,并警告“立即停止你的无谓调查,再查下去,小心你的小命。”
被孙海警告了一次的冯庆远,并没有被吓尿,他用西北汉子特有的坚韧和谨慎继续暗访,但是往往查到这些王姓人的身边,就再也插不进去手,好像被什么无形的大网牢牢捆住,无法再进入一丝一毫,而且这些王姓的人很不配合,就算那个长相颇为忠厚的王五,也只是对自己笑笑,疑问到其他的,要么闭口不答,要么脸露凶相,弄得冯庆远对王飞虎感觉到了丝丝神秘,而又无可奈何。有时王飞虎在全息屏幕监视的时候,也看到了冯庆远的异动,但是他只是笑笑——“特么的,老子都不知道这些生化复制人是哪儿来的,你冯庆远能问出来?消停点儿得了”
所以后来冯庆远渐渐的失去了调查的兴趣,这件事也就不再是他心中的疙瘩了。飞虎军当中有这种想法或者行为的人还有很多,比如严重、吴老,甚至是苟光光和梁实秋,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疑问,怎奈这可能涉及到了指挥官的最终秘密,所以他们也就没像冯庆远这种愣头青偏要调查到底了。
“报告王长官,出自王三德长官的‘黑龙江攻略’,由我、严重老师还有吴老等人,配合飞虎军参谋部已经草拟完善,请过目!”冯庆远一丝不苟的双手递上作战攻略和详细的战术执行报告。他的严谨认真,还有这种不因为自己是“飞虎军老人”自居,随时委下身段不骄不躁的做好分内之事的做法,深的王飞虎赏识。王飞虎很害怕前世里那种论资排辈的风气,所以现在他还是以复制人军官为主。
“志坚,你说王三德的攻略可行性高吗?这小子扬言半个月克复整个滨江省、牡丹江还有齐齐哈尔,是不是牛皮吹大了?”
“王长官,我们原来也是这么想,但是深入的了解了日军留下的军事地图,还有各个省市的介绍和兵力布置后,半个月已经算是慢的了”
“你说啥玩意儿?——”王飞虎立即打开了刚刚拿过来的作战计划,详细的研读起来——作战计划一共分为五步。的第一步,拿下未来作为被王飞虎称为“黑龙江省”的省会——哈尔滨!这一步王飞虎早就有了意图,所以并不吃惊,他仔细的看了看双方的兵力配置——只能说是王飞虎自己大意了。在第二师团完全开进东北之前,整个东北就只有之前接触的第二师团步兵第四联队!王飞虎突然间脑袋回过弯儿来了,靠,这特么的才1933年,鬼子内部连是否派驻军队驻守东北都没达成一致,怎么可能提前出现当年那么猛的“关东军”呢?而且第一师团改为了第二师团,就算是人员稍多些的第二师团,人数才两万多不是?两万多人,要布满整个东北,如果自己凭借局部的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几种对付一股股的日军,胜算颇大啊!
至于伪满的队伍……他们这些狗汉奸就是送菜的,靠。王飞虎腹诽了一下伪军的战斗力之后,又看了看报告。第二步,就是迅速击溃齐齐哈尔的少量日军,占领那里当时东北军留有的重工企业,还有周边煤炭、钢铁资源。飞虎军内不缺金子和银子,就缺钢材。如果占了这里,王飞虎就可以把“神秘工厂”中的几样产品,还有系统提供的快速建造工厂整批的投放了,现在随着队伍的不断增大,王飞虎已经感觉到了后勤保障和弹药消耗的吃力,再不建立成套的兵工厂体系,自己将难以保证部队战斗力。
这个第二步也算了解。整体的第三步,竟然是是要兵分两路,其一取道牡丹江,向东南方向开拓,另一则是继续向北再折向东,顺势克复黑河、佳木斯、宝清等地,王飞虎仔细盘算了一下,这种长途奔袭,以目前的公路建设和运输力量来讲,半个月的确有些吃力啊。他犹豫了一下,在第三步的第一页上,用红笔写了俩字——“添车!”
第四步看来是经过了很多人的调整和细化,因为这一步的细节非常多,不大懂军事的王飞虎只是看到要自己在哈尔滨和长春方向,严密布置据点和火力网,用以防备伪满的偷袭,还有日军狗急跳墙的反扑。王飞虎对这一条倒是不以为意,历史上有太多太多防线修得好,但是敌人不上套的案例了。他认为防线是死的,敌人是灵活的,要想真正的防止敌人进攻,那就只有彻底的消灭掉敌人!
王飞虎在第四步上面,又用红笔写了俩字——“再议”,因为就算在不懂军事,王飞虎现在也有不下三种方法去“主动防御”。全东北就只有第二师团,在目前与日军战损比一比一的情况下,老子用人就拼光你了,还修神马炮楼?!王飞虎又往下翻了翻,目光定格在了第五步上。
完全超出王飞虎预期,也不像是战术大师、战略矮子的王三德的想法。在飞虎军内部,王飞虎很好的平衡了复制人与普通人的优缺点。王飞虎手下现在的参谋团队已经飙升到了450多人,作为一个“独立团”来讲,已经严重超标了,就算是此时各国成建制的正规集团军,恐怕也没有这么多。王飞虎将这些参谋分门别类,并在原日军作战参谋复制人当中掺入普通人。所以每一项作战规划,都会经过缜密细致的推演和计算。
但是王飞虎清楚的知道,复制的日系作战参谋,包括原来复制出来的日系军官,都存在着局部战斗和小型战斗的战术制定非常完美,具体的打法也都实用高效而且精确节约,很让王飞虎欣慰。但是说起整体的大战略,或者是大方向的判定与抉择,就显得鼠目寸光起来,王飞虎虽然不懂军事,但是也对他们的各种想法嗤之以鼻。
所以王飞虎就请严重、吴老等人,弥补了这一短板。作为此时华夏少有的战略大师,除了赤军的那位伟人之外,当下能够和自己有联系的,就只有吴老了。这位被外媒评价为“最有可能统一华夏”并且上了时代周刊的人物,虽然现在有些时运不济,但是不影响清醒的战略头脑,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
而且随着后续军事院校的逐渐建立,王飞虎相信由吴老带出来的学生们,肯定不必所谓的“黄埔”、“土木”啥的差,到时候华夏军事人才上,也必有我“飞虎”一系的影子!现在王飞虎也是有意无意的指示复制人和普通人进入了参谋部,进行“见习”。所以参谋部的职责也越来越详尽,人员工作也越分越细。
王飞虎前世虽然只是一个连大学都没上的军品店老板,但是不影响他对先进知识的了解和渴求。手上一本美国人经过近百年研究而成得出结论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让他是获益颇丰。他也把这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带入了目前的军政府运营当中,把所有的大事小情,全部按照“项目”来对待。
而早就感觉一个脑袋不够用的苟光光,看到这套体系之后,眼睛都绿了!除了对王飞虎的无限崇拜之外,也对王飞虎的身世更加感觉神秘莫测起来。首先是这几本书当中,所讲的这个“体系”,可以由任何技能、水平都很一般的人,利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将事情办成大师级水准!这就不得不服气老外的智慧,也是王飞虎为啥推出这套理论的原因。
最早这套理论是王飞虎怕自己去南京搜罗人才时,苟光光一个人忙不过来一大摊子事而准备推出的。再到后来从南京回来,自己的“人才”丰富了很多,却对一个“旗帜”还有“军歌”几件事争论不休,用极为低效率的方式完成了几件大事的讨论和制定,最后不是专家的自己也拍了桌子。然后又成立了议事会。
王飞虎不想这么干,他感觉这样很危险。目前自己只有不到四个县,管理就出现了漏洞,也出现了效率低下的情况,那将来换成一个市,一个省,甚至是一个华夏呢?是时候引入科学管理方式和穿越者优势了,所以飞虎军开辟了这个时代的若干个“第一个”还有“第一次”。
他之所以选美国前世的项目管理概念,是因为他了解到,当时搞美国和华夏搞原子弹时,这样工程量浩繁的大事件,竟然就是通过这套理论和方法进行的!并且所有参与的人,根本就不是什么“顶尖儿”的专家学者,更多的是实实在在肯干活的一般专家。而通过不同的组织管理方式、沟通办法,还有一系列的调度、风险、进度管理等,使这些人产生“叠加”作用。
也就是国人所说的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而用这套美国人摸索近百年的智慧结晶,远超出了这个一加一大于三的范畴。所以王飞虎将其作为军事、民事办事的基本原则,再在实践当中,不断摸索和完善,经过这几个月来的规范,已经初成效——尤其是部队管理方面。
而且利用这套科学的办事方式,还有个天大的优点,就是由于工作分解结构做的漂亮而有完备,参加了具体工作的人根本都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除了几位核心的组织者,其余的人只是知道自己在为“某个目标”而努力,这个“某个目标”,需要的只是自己精专的某一领域的一件事儿而已。其实将一个大目标,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再把每个目标配给“合适”的人专精来做,并巧妙的配合、连接,最终达到目的,这就是这套体系的核心。
所以王飞虎经常没人的时候自己念叨:“项目管理,好!穿越者,更好!”然后再投入到自己的“复制”大业当中去,要复制的东西太多了,经验,知识,工厂,人……
第五步也是衔接下一个大战略的核心内容是——打通东北与外界沟通的渠道。作战计划是想从西面撕开一个口子,连接到内蒙、蒙古一带,再由张家口往南,连接上山陕等地,这样就不会受制于发展空间太小而后继续乏力的情况。王飞虎对这个想法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天马行空的思路以及胆量大为折服。“志坚,这第五步是谁的主意?”
“王长官,之前的几步,都是出自那个王三德,但是此人在月前突然断了联系,这第四、第五步,是参谋部根据吴老的意见,重新调整的”冯庆远一五一十的答道。
“果然是吴老,有创见性!但是还需要如此调整——”王飞虎丝毫不怀疑作战计划的可行性,在日军大范围增兵东北之前,自己的力量已经对日军有优势了,所以这份计划十分可行。只是,就算是吴老,此时也受制于时代的禁锢,无法再开阔一些,只是作为这个时代的人来讲,能够到达吴老的水平,已经是大神级人物了。王飞虎此时真正想干和眼睛所瞄的,是那一片蔚蓝的大海……
王飞虎将作战报告做好批语,并进行了指示后,交还给冯庆远,命令——先执行第一步,夺取哈尔滨!冯庆远意气风发,敬了军礼后回了不远的参谋部。一个小时后,第一步详细作战计划被王飞虎签发了,这次的任务,交由第一和第二营执行,第三营李学万负责迂回至齐齐哈尔,准备第二步作战计划。结果万大胡子和常有旬嗷嗷直叫,李学万垂头丧气不着头脑,谁让自己刚刚被成建制消灭了一个连呢?在飞虎军当中,军功就是一切,可以用此换取大片的土地,也可以换取相关的银钱,或者取得飞虎军所属产业的部分股权。最关键的是,飞虎军内的军功统计极为隐秘而又公正,从来没有因为谁的获得多寡不同而产生纠纷的,这可是军心稳定提升战力的一大法宝。而获得军功的最简捷途径,就是参与开辟领域的战斗!
这也是为什么平时只能负责卫戍的乙级连队,也经常嗷嗷直叫的要去“开疆拓土”的原因。
三个小时后。通河西南六十公里,哈尔滨主城区。已经列好队形的万大胡子再次看了看手中的作战计划,确认一切准备就绪后,挥手发动了部队。他们没有携带重武器,因为他们的前期任务只是诱敌和袭扰。
第一步作战计划,并没有说明巷战的打法和与敌人在狭窄的街道上遭遇的战斗方式,因为自从马占山的“江桥抗战”结束后,盘踞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的日军主力只剩下第二师团的一个小队,约有两百余人,在第二师团回日本整编后,这个骑兵小队并没有走。
加上伪满的三千人,整个哈尔滨还不足四千余敌对力量,避免走巷战老路的王飞虎,认同了参谋部的“诱敌出城、聚而歼之”的策略。但为了防备遇到日军第二师团的第四步兵联队,王飞虎还是谨慎的将两个营都抽了出来,崇尚装备的常有旬二营负责主攻,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本部人员伤亡,而机敏善变的一营则负责前期的诱敌,包抄,以及后期的应对第四联队任务。
按照既定计划,万大胡子委派的“飞虎宪兵队”特工人员,找到了地图标明的参照物,悄无声息的潜入到了位于南岗区的一栋被日本占据的俄式建筑,刚刚成立一个月的“日满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