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名字里面体现的“忠“字一样,这位于将军真的是尽忠尽职的典范。早些年跟随吴佩孚南征北战,后来又被推荐给东北王,其后就跟随张大帅,一直都是东北军的得力干将和优秀统帅。只是后来老帅归西,少帅服从“不抵抗”命令后,很是郁闷了一段时间。
再后来驻防天津,日本人叫嚣着要让于学忠“归降”,并且拉拢他给予当年张大帅的地位和地盘,这可就激怒了这位于将军,数次拒绝之后,狗急跳墙额日本人打算在天津来一场阅兵式,直接进行武力炫耀。于将军便命战士浑身绑满炸药,就在日本人要进行阅兵的主要街道上,满满的站了一大片。他自己也在现场对日军怒目而视,结果外强中干的日本人虽然色厉内荏,还是不得不灰溜溜结束阅兵的闹剧。
经过阅兵那次事情后,因为当前驻守平津二地的皆为东北军出关的旧部,于学忠便和几位原东北军将领密谋,要对侵华动机越来越盛的日本人动手,在即将发动战斗时,这位忠勇仁义的于将军竟然激动的彻夜未眠,本来想着可以一雪当年一枪不发退守关内的耻辱,结果老蒋认为于学忠这么干,将会彻底激怒日本人,遂以“剿匪”的名义,将其连同附属的部队51军调往了西北陕甘地区,任“剿总”。51军是东北军一贯的主力部队,在于学忠的调教下已经颇具战斗力。本来老蒋还想用这些杂牌军中的“精锐”去和赤党的力量相互消磨和减弱,结果于将军非常重视民族大义,将“攘外必先安内”这句屁话扔在了脑后,所以在那边充耳不闻窗外事,任凭赤军在陕甘地区的不断发展,从侧面来讲,这也是赤党一直和于将军关系不错的另一原因。
要说这位于将军如果能被自己所用,而自己又是去东北军曾经的老家,这位于将军应该会有所动。王飞虎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从两个人的地位,以及当前的知名度,甚至是老蒋给的名号来讲,现在都差的太多了。罢了,不管怎样,不拼一拼,我还是王飞虎吗?
看着眼前还像回事的原西北军军官冯庆远,还有身边的几个朴刀队队员为原型塑造的生化彪形大汉,于学忠不禁眯起了双眼,这说明这位能征惯战的将军,似乎在这几人面前又体味到了战场上那种久违的拼命精神还有这些人带来的勃勃生气。“冯老弟,你不是二十九军宋长官的得意门生,如何去了什么飞虎军呢?当日喜峰口一战,二十九军打出了我华夏军人的威风,于某不胜神往啊”
其实只要是打鬼子,于学忠就从来没退缩过,只是君命难违,有些事……
“于长官,不瞒您说,宋长官对我冯庆远有知遇之恩,冯某定再死不惜寓意相报。但是飞虎军的王长官、苟司令,不仅仅与宋长官一样爱国爱民,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东北的一系列作风,冯某深表佩服和崇敬。所以某愿以有生之年,亲眼见证苟司令所描述的‘中华崛起’,只是不知冯某是否还有那个福气”
冯庆远一番话发自肺腑,其实这个疙瘩在他自己心里已经纠缠很久很久了,直到今天在于学忠面前,才真正的自己想明白。说出自己真正的心里话之后,冯庆远竟然长出了口气。这让历经世事的于学忠看出了这个青年人并没有扯谎,不自觉的竟产生几分好感。
“行了,志坚,咱们都是职业军人,没有那么多婆婆妈妈的,你去叫王德权过来,老子有几个事儿可得好好问明白”虽然是蒋委员强塞给自己的兵,但是白药白不要嘛。况且这个王飞虎还有身后的苟兴华,似乎真能有几分本事,连冯庆远这样的西北猛士都甘愿为其效力,倒是真的要见识见识。况且当日喜峰口抗战,飞虎朴刀队的名头很响,一向酷爱冷兵器的于学忠不自觉的就动起了切磋的念头,他想快点儿见到这个王飞虎,千万别是个弱不经风的书生,那样老子还叫个什么劲儿?
少顷,51军军部警卫员带着王飞虎和冯庆远站在了于学忠面前。虽然王飞虎是冒牌的军人,但是经过真正的战场洗礼,亲历了若干战友(生化/复制人)生死离别后,王飞虎这几个月来的变化很大,最根本的一点是,他更像是一个军人而不是军品贩子了。
在于学忠面前,王飞虎倒不拘束,道:“于长官,小的这就来报道了,哈哈,哈哈”,王飞虎嬉笑着从怀里拿出了老蒋给的番号,印信还有文件,随后又从兜里拿出了一把改良版的M1938手枪,这时飞虎军械研究所根据王飞虎不擅用火器,但是又追求强大火力的特点,特意根据飞虎军意大利式军械特点而赶制出的防身武器,虽然王飞虎这次南行并没有用到。王飞虎知道于学忠有两大爱好,其一者,喜欢武人间光明正大的切磋,其二,喜欢收集手枪。这个年代手枪可是高级装备,并且拥有手枪的人几乎都是部队当中的高级干部,所以这个爱好并不为人所知(但是这能难住穿越者吗?)见到这个身形较小,但是枪管奇粗的“小家伙”时,于学忠眼睛立马就直了。他随手把文件和调动升任印信扔在了桌子上,一把捧过手枪,仔细的端详起来。王飞虎又合时宜的拿出了7.92毛瑟步枪子弹。这个时候于学忠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个手枪竟然使用的是步枪的子弹!
搓着手的于学忠,兴奋的去靶场验枪了。王飞虎没有随行,因为他知道,只要于学忠扣动扳机,那么这款改良版M1938手枪就会彻底俘获他军迷的心。只因这款发射步枪子弹的手枪,在连续击发8颗子弹的同时,强大的火力带来的后坐力,还有精准的射击精度,以及近乎夸张的手枪射程(150米),都让于学忠爱不释手。
当于学忠再次回到王飞虎身边时,竟然兴奋的抓起了他的手“王老弟,咱不用管老蒋的安排,咱都是东北军的兵,你的事,我支持”
随即眉毛一挑:“只是,做名义长官的我需要提醒你的是,要想融入我东北军,那就得认可少帅,一把手枪还换不到我对兄弟你的完全信任……”
王飞虎心想,得,这次算我白来。
在委婉的说出了自己此行真正的目的——请于学忠做顾问(根本都没敢提“出山相助”这件事)。结果就是被直接拒绝。
一时间,刚刚还踌躇满志的王飞虎瞬间就如霜打的茄子。也许是于学忠看到这样的进步青年竟然眼中露出萧索状有些不忍,所以立即拍着胸脯对着王飞虎道:“老弟,好歹独立团也是咱51军的编制不是,这样,北平有一位老人家,是我原来的老东家,我手书一封,你看看能不能请动他吧——”
说罢当即舞文弄墨,硬是当场写了封介绍信。王飞虎其实本来也没有对于学忠抱什么打算,只是考虑到这的确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响当当的人物,不禁好奇的想过来试试。既然此路不通,那就走别路,何况,现在不是柳暗花明了吗!
其实王飞虎也有些好奇,于学忠给自己推荐的是哪位“老东家”,一看名字,吓了一跳。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当前下野的前军阀头——吴老。当年美国时代周刊上所刊登的第一位华夏人封面,也是西方普遍认为可以“一统华夏”之人。此人治军严整,足智多谋,常常有惊天动地雷霆万钧之举措,让对手心甘情愿俯首称臣。
如果是的吴老的话,那么这次的天津直行可真的是圆满之至了。婉拒了于学忠的切磋还有午饭,王飞虎一行风尘仆仆的奔向了北平。找到吴老的住处后,竟然没费劲,说了自己的“三步走”土地政策还有所兴办的实业,以及以工代赈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内需,拉动领地内的经济建设之时,吴老大为意外和佩服,并坚决的表示了自己行将就木之人,不足将军挂齿。
王飞虎想道:“吴老爷子,再过三年土肥原贤二这个孙子就要找杀手暗算您了,这次可又不得您老人家了”。也是之前在南京“打包”名流的买卖做的太顺当,虽然家属、故旧亲朋多方呼吁和谴责,只是在本人亲自澄清“去飞虎军境内奉献余热”之后,整个世界又都安静了。
看着眼前博学多识,慈眉善目,对军事了如指掌看看而谈的吴老,王飞虎不禁起了浓浓的“爱才之心”。打听好了府上一共有多少人,并且还有没有在外的至亲后,王飞虎满意的笑了——三天后,通河机场。
从袋鼠运输机上一下来,王飞虎感叹,这才5月份不到,怎么南方就那么热?还是东北好啊,凉快。来不及继续写意,赶紧下了飞机,等待另一架袋鼠运输机上面下来的“贵客”,虽然人家根本就不是心甘情愿的来参观的。
“王德权,你做的过分了,老朽虽花甲之年,倘若拼命,还没怕过谁。特么的,你这土匪!”看着吴老气的直哆嗦的样子,王飞虎立即摆出最最人畜无害的表情,道:“吴老……这个……这个,一切以大局为重,以大局为重啊!”
“我呸!——”一向以修养较高著称的吴老在机场破口大骂,这让王飞虎忍俊不禁。但是作为始作俑者,王飞虎又不得不随时陪着笑脸。
良久,吴老也许是骂累了,也许是认命了。有些不甘的问道:”德权,观你的部队,形象森严,装备精良,精气神足,倒还有几分架势,只是你蜗居一隅,怎么喜峰口抗战之前连个屁都听过?“军阀就是军阀,没办法这素质……
”吴老,那个,那个是这样滴,我是意大利归国华侨,祖上就是哈尔滨的,只是进来海外华人认为日寇欺我太甚,就让苟司令组建了这么个飞虎军,我就是一带队打仗的,哈哈““别特么扯没用的,你当老子眼瞎?你手下这些人全都为你马首是瞻,就你身旁那个完蛋样的什么苟兴华?他能有这个本事统领如此的骄兵悍将?”吴老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飞虎军的现状,让旁边的苟光光立即就把头埋在了人群身后。
“罢了,老夫见你也是爱国之心有加,在老夫有生之年,若真是能与日本人过招,还真不堕我的名声,德权啊,正邪在乎一念之间,这老小子你怎么解释……?”吴老刚才还侃侃而谈,但是见到飞虎军众多大佬时,突然间停下了,并用手指着。
王飞虎一看,坏了,这特么的怎么就事前没想明白呢?北伐名将,北伐名将,不就是伐的吴老的北洋军吗?靠!他见到吴老见到这位当年的“北伐名将”严重时,似乎音调高起来了几分,而严重丝毫不示弱,大有不服下场继续拼几个回合的意思,王飞虎赶紧跳到两人中间,道:
“我说,两位,都是我请来助我华夏腾飞的仁人志士,旧有恩怨,就一笔勾销如何?现在大家又没有国大党军职加身,何必伤了咱们自己和气?”
吴老看到王飞虎跳了出来,乐了,:“德权,我和严先生之间并无宿怨,只是之前久仰严先生治军严谨,练兵有方。我说嘛,现在华夏也找不出几伙能打硬仗的兵,怪不得,原来是严先生坐镇,恕老朽眼拙了。”
严重听到这里,也立即收起了之前的敌意。毕竟自己和吴老并没有直接冲突,只是阵营不同罢了。但是王飞虎练兵够猛这是真的,哪怕王飞虎这几个月没在通河。他手下的王四、王七两个人,虽然看上去这俩小子有些猥琐(没办法,这是日本军人的复制人),但是利用王飞虎留下的操练方法和每日的例行训练,刚刚征召入伍的通河兵1500余人,在一个月内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军事素养,并且在执行着目前有别于华夏任何一股势力的“三三制”编制原则。一切的一切,都让严重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和其他最先到达的一批“名流”一样,也被飞虎军政府执行的“三步走”土地政策深深的打动了。
想要一观后续是否能够真正解救民众于水火的严重,也和其他人一样,没有选择奔走呼号被绑票,而是仔仔细细的深入调研了飞虎军,尤其是部队建设这一块。但是无论是调查的哪一块,都让这些名流们感觉到“飞虎军内部藏龙卧虎,并且王飞虎和苟兴华有经天纬地之能”这种感觉(错觉?),所以慢慢的,新来的人也不像原来那么想要“立即离开”了。
严重对着吴老道:“吴老,说来惭愧,严某虽然有些微末伎俩,但是飞虎军这虎贲之士,是王将军和苟司令自己带出来的兵,我也是才来了十几天而已。”
“神马?!”吴老听到这里,慢慢的对这个王飞虎有些感兴趣了……
一个月后,苦苦等待日军派驻关东军消息的王飞虎再次失望,可能历史发生了一点点小的偏离,这都几月份了?怎么小鬼子还不来?
等的不耐烦的王飞虎,决定先“正式”的给所有“请”来的名流们来一次接风洗尘宴。待内部氛围上升到一个层次后,老子主动找小鬼子去。
给大家接风洗尘的地点选在了全国唯一一座“尹龙六星级”饭馆银龙大酒店。行政主厨由尹龙老爷子亲自担当。这些都是外星科技工厂出产的高质量无伸缩水泥,还有高强度速烧青砖的功劳,不到一个月,一个华夏名气最大,拥有“尹龙饭馆星级评定”委员会理事签名最多的饭馆,并且是华夏唯一一座经营全部八大菜系的六星级饭馆,就这样火速开张了。当然这少不了尹龙老爷子的努力,还有未来女婿苟兴华的大力协助。
有时人生就是这样奇怪,在王飞虎苦觅应黛秋而不得时,苟光光却能躺着捡美人,让王飞虎是大叹老天不公。也难怪,虽然有了两房小妾的苟光光,竟然看到尹湘红的第一眼就无法自拔,尹湘红也对这个面相奇特但是非常有能力的进步青年深表好感,于是一番你情我愿、你侬我侬、干柴烈火之后,两人轰轰烈烈的结婚了。一时间通河上下是张灯结彩,恭祝名义上的“苟司令”新婚大喜。
这几乎是光速成婚的现实打击下,王飞虎竟然有些错愕,特么的,怎么两世为人,老子还单身?收起这些想法,他认认真真的与每一位被自己“借”过来的名流商谈,赔礼道歉也好,畅谈理想也罢,总之是全部发自肺腑,为了尽快的将东北建设强大,以抵御即将到来的日寇刀兵之灾。
目前由于时间仓促,很多时候都是飞虎军代行驶的正府权利,而大家其实早就接纳了通河,接纳了飞虎军政府。随着吴老、严重,梁实秋等重量级人物的到来,晚宴进行到了高潮,而说了这么多掏心窝子的话之后,王飞虎再一次的醉得不省人事……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找水喝的王飞虎猛然间看到了怀中宝贝粒子盒的日期,腹诽了几句这么利害的高科技愣是没夜光时,猛然发现了上次在南京时的异常情况——一个硕大的不受自己心灵控制的亮点,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悄然奔向了自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