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节,官府内不少人都是跟他们一起出生入死过的朋友。背后支持他们的世家合在一起掌握着麻姑城大多数产业份额,民间声望雄厚,每逢灾年都捐钱捐粮给城外修路修坝。不但给官府的税收大部分都是他们提供的,甚至还能给官府每年剩下不少经费。
打压这些门派事小,跟那些世家闹僵了事大。
那些世家之所以是世家,哪个背后每一个当朝官员撑着?归根结底,跟这些世家对着干,其实就是跟那些大官对着干。就算把这事儿上报给城尉,大概率也是不了了之。
王捕头自然不会干出怒怼自己上司的事,可这些武林门派拥在一起,一副今天就要搞点事的样子……他也没辙。
官府的颜面还是得维护,最坏的情况无外乎跟这些武林门派闹上一场。然后城主一定会大力整治这些武林门派,但整治归整治,这些大树大而不倒,因为他们背后的世家还是会支持他们。
等一切风波要平息的时候,被推出来当替罪羊的,往往是第一线解决问题的自己。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石久大摇大摆地从衙门中走了出来:“呦,这这么多人呢。”
看着始作俑者登场,王捕头反而松了一口气。既然石久来了,那火力就会转到他身上。虽然石久也是官府的一员,但他又不是本地缉妖使,就算最后真有什么麻烦,也惹不到麻姑城官府身上。
而武林门派这边就不一样了,他们最希望的就是石久不要登场,而是由他们给官府带来民意上的压力,使麻姑城官府撇开和石久的关系,不要掺合到他们的事情里。
“石兄弟,这事儿……办得不利索啊。”王捕头小声说道,示意石久自己的锅自己背,“这些都是麻姑城有名的武林门派,民间声望很高。如果我们官府对他们出手,容易引发民怨。”
不是他见死不救,而是话他已经暗示得很清楚了。接下来石久怎么做,全看石久怎么想的。如果石久懂他的意思,那官府最后还会跟他配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若是他不配合,硬要凭借缉妖使的身份和这些武林门派硬刚……这事儿就得交给城主,然后由城主定夺了。
毕竟麻姑城内的安防力量很多都是这些武林门派输送的,甚至有不少都同时挂着武林门派和官府的职位。
“这么晚了,各位在这干什么呢?”石久故作惊奇,“这不是贺门主吗?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贺知音无视了石久的阴阳怪气,上前一步:“今日之事寒刀门多有不对,但不知石大侠可否借一步说话?”
周围的门派掌门并没有说话,而是沉默地注视着石久。
人一旦多起来,统一的目光就会产生压迫感。但这点压迫感对于石久而言就像毛毛雨。
笑话,当年他在全校同学面前演讲都没被吓到过,这点人他怕个什么?
感谢现代生活带给了他许多古代人无法拥有的日常,这些经历过的点点滴滴都是构成他如今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想借几步都可以。”石久眯着眼,昂首阔步地走向人群,“但今天这么晚了,我还得回去睡觉呢。”
“石大侠,不知你可听过一句话:江湖事,江湖见。”贺知音并没有回头,而是站在原地,朗声说道。
身后支持她的武林门派带给了她底气,就算最后这事儿没法善了,她好歹也拖着这么多当地赫赫有名的武林门派,当地官府为了维护当地百姓舆论,最后一定会选择息事宁人。
“哦,你是说江湖的事用江湖的办法解决是吧,可以,那明天见。”
石久毫不在意,甚至正中下怀。
毕竟从一开始他就没想着用官府身份压对方,毕竟他的缉妖使身份实际上并不存在。他当初拿出缉妖使的腰牌,只是为了防止对方勾结官府给自己反告一状。
见事情照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石久和贺知音都松了一口气。
第136节 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合我意
人多势众,这句话贺知音理解得最透彻;法不责众,贺知音理解得也很透彻。
当既人多势众,又法不责众的时候,约等于可以为所欲为。
她的本意是先让麻姑城官府与这外来的缉妖使进行切割,随后再和石久就事论事。结果石久居然主动提出与官府切割,甚至还主动说出江湖事江湖见的话,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但她也知道这只是场面话,如果最后石久真的出了什么意外,官府必定会雷霆插手。毕竟无论再怎么说石久也是斩妖司的一员,而斩妖司又是出了名的护短,若是他们做得太过火,斩妖司出于情面也会保住石久。
这件事若要解释,大大的对寒刀门有利。一方面是寒刀门民间声望很高,他们的解释会有更多人相信;至于另一方面……事情完全可以从另一种角度解释。
寒刀门行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