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汉王府宗涛聚集众文武商量对策,众人到齐后,宗涛开门见山道:“如今金人即将挥师南下,夏国又在边境蠢蠢欲动,我虽占据山西,此处乃四战之地,根基不牢,对百姓的恩泽不够深,为了发展,减少金人的威胁,不得以委曲求全,当今形势,天下大乱,宋统治者软弱无能,嫉贤妒能,不思抵御金国,迎回二圣,一雪前耻,只为活命望风而逃,偏居一隅,我召集大家前来向大家征求意见,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希望尔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诸葛明摇了摇羽扇缓缓道:“金乃虎狼之国,毫无信用,与之签订协议,无疑与虎谋皮,待金国扫平大宋,活捉赵构后,定会集结大军,将整个山西团团围住,待那时金人气势强盛,我等士气低落,加上外无援兵,军心定会大乱,整个山西不战而败,我等俱为金人俘虏”。
宗涛听罢脸色微变,申屠博接着道:“山西破败,虽然我们在太原大力发展经济取得一定效果,但太原其他地方的百姓生活十分困顿,金兵铁骑呼啸如风,我们骑兵尚未经过系统训练,用步兵对抗骑兵,无疑以卵击石,以前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无非仗着城池坚固,将士舍生忘死,现如今西夏集结20万大军打算攻打我西北部边境,西夏来势汹汹,如果此刻和金国为敌,我山西将腹背受敌,危矣”。
宗涛听罢脸色巨变,此时堂上安静的能听到众人的呼吸,其实众人心里都是十分明白,以山西目前的势力对抗金兵虽能取得小胜,但如果打持久战则必败无疑。
无论从士兵人员、装备、素质以及勇气、信念方面还是从整体局势方面,大宋士兵都表现的勇气不足,加上最近招募的新兵比较多,急需时间对他们进行训练,但外部形势给他们时间吗?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宗武大声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宗涛眼前一亮,双眼放光问道:“宗武交给你的事可否办好?”
宗武点了点头,喝道:“把那个狗汉奸带上来”。
种卫国带着几名士兵,把五花大绑的王策押了上来,只见此人生的高大肥壮,脸色黑如锅底,整个人看上去就似一座铁塔。
他见到宗涛,发现他器宇不凡,不怒而威,在看看周围武将个个威武雄壮,他的双腿不由自主的打起了哆嗦。
宗武喝道:“大胆王策见了汉王还不下跪”。
这声呵斥犹如巨雷彻底击穿王策的心防,他整个人都瘫软在地上,裤裆处浸出带着骚味的液体,整个大堂充满欢快的嘲笑声。
宗涛摆了摆手,从高坐上走了下来,众人止住了笑声,只见他亲自将王策扶起,并解开他身上的绳索。
王策战战兢兢,大感意外,愣愣的看着宗涛。
“王将军也是大宋子民,奈何为金人所用?”宗涛望着王策,叹息着说道。
“我已为金人所用,大宋还能饶恕我吗?”王策胆怯的问道。
“只要你洗心革面,不忘自己是个华夏子孙。本王可以对天发誓,绝不伤害于你”宗涛正色道。
王策扑通拜倒在地:“罪人愿意归顺汉王”。王策此人别看是个大老粗,但情商极高,他不说归顺大宋而是说归顺汉王,因为他笃定以宗涛的仁德和势力岂非是一个汉王爵位可以比拟的。
宗涛再次扶起王策:“你久在金国,当知金国朝中之事,本王问你,你休要隐瞒”。
王策躬身行了一礼:“罪人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宗涛退至文案后坐下道:“我大宋和金国虽屡经大战,却对金国知之甚少,听说金国最初立国之时,兵不满千,可有此事?”
王策答道:“金国乃女真族中之完颜部所创,最初的甲兵,的确不满千人。”
宗涛反问:“为何如此小小的完颜部竟能创下这般强大的一个金国?”
这个…说来话长。
你且慢慢说来。
王策低头沉思了一下,缓缓讲述起来女真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女真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他们的活动地域、环境、生活习性、部族以及兵制户籍经济,以及每个部落的特点,如加古部擅长锻铁,能制造极为锋利的兵器和无比坚硬的冷锻铁甲。
温都部亦擅长锻铁,且人数众多,能战之勇士居各部之首。
乌古论部则喜好贸易之事,将女真出生的人参,貂皮等货物韵致辽国和宋赚的盆满钵满,成为女真最富足的部落。
纥石烈部精于狩猎,马匹众多,在女真各部中威望甚高。
王策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将女真的起源,兴起,发展壮大,详细的说了一遍,众人听罢无不感慨女真的强大和坚韧。
“金人攻打我大宋,每每驱逐你等汉人步卒为先锋,此为何种战法?”宗涛又问。
“金人的战法有个讲究,叫作一堵墙,二拐马,三浮屠”。以汉人或辽人步卒当先冲阵,便是一堵墙的战法。王策答道。
“为何换做一堵墙”宗涛好奇的问道。
战时由步卒排成一道道墙一般的直线,不计伤亡的压向敌军,直至把敌军压垮,这便换作一堵墙王策答道。
“何为二拐马?”宗涛又问。
“若一堵墙不能打败敌军,金军便遣披着皮甲的轻锐骑卒拐向敌人的侧翼,出其不意,迅速将敌军冲垮,因金人称拐向地方侧翼的轻骑为拐子马,这种战法便换作二拐马”
“何为三浮屠”宗涛问。
“如二拐马还不能战胜敌军,金人便派出身披冷锻铁甲的骑兵,直捣敌军中腹,这些骑兵俱为身经百战的女真勇士,个个魁梧高大,用力惊人,身披冷锻铁甲有百余斤忠,刀枪不入,箭射不进,十分厉害,金人披着铁甲远远望去就像铁浮屠,因此被称作三浮屠,金人自立国以来,大都以这三种战法对敌,战无不胜。”王策答道。
原来如此,宗涛点了点头。此次金兵南下,士气旺盛,志在必得,据历史记载汴京又将被金兵攻占,救还是不救对宗涛来说都是考验,仿佛这是一道送命题,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将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