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大宋败家子 > 第一卷 376盟约和激战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经过10多天的奔波,张默、宗武、诸葛明一行终于进入了山西境内,公孙冉的心悬的高高的,他知道仅凭带的100多人队伍一旦和宗涛发生冲突绝对属于肉包子砸狗有去无回。

“张先生千万不要忘记在幽州答应我的事情,一定要护我周全,大宋的百姓恨死我了,就连汉王也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我的安全拜托你们二人了”公孙冉乞求说道。

“公孙先生我大宋乃礼仪之邦,把礼节看的很重要,你是金国的使臣,代表着大金,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何况你这次带来的不是战书而是和平的合约,我大宋百姓没那么小气”张默安慰道。

随着太原的靠近,沿途围观了许多百姓,他们对着马车指指点点,十分好奇,太原城终于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从马车上望去城外聚集了许多人,有百姓、有士兵还有山西官吏。

公孙冉看到这情景想撒腿就跑,张默制止道:“先生有圣命在身,这一逃跑如何向贵国皇帝交带,既来之,则安之,和我一起进城”。

此刻城外响起鼓乐声,诸葛明、申屠德、冯浩、刘铭、刘玄、宗文、杨再兴、刘玄等一众武将出现在城门前,诸葛明对着马车拱手道:“我等封汉王之命前来迎接大金使臣公孙大人”。

说罢音乐再次响起,百姓们夹到欢迎,公孙冉一头雾水的看着眼前的景象,这宗涛是闹那处,用如此高的规格迎接我,莫非他真的对和平和期待吗?

诸葛明走向前去主动牵着公孙冉的手,二人平列走入了城门,其余文臣武将鱼贯而入。

在太原最繁华的酒肆,诸葛明率领山西众文武一起宴请公孙冉,一个十分巨大的圆桌映入众人的眼帘,圆桌上足足有30多道菜,有鱼香肉丝、水煮鱼、烤鸭、烧鸡、火烧肘子、火烧肉等等。

一路舟车劳顿望着如此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公孙冉唾液差点流了出来,他肚子不争气的咕咕的响了起来,尴尬的笑了笑。

诸葛明开口道:“贵国和我山西签订合约,公孙先生出力不少,这次又是奉命出使山西,给山西带来了和平,来让我们举杯敬他一杯”。

说罢众人举起酒杯敬了公孙冉一杯,一杯酒下肚,公孙冉脸上立即发起了烫,一股酒味从肚子翻涌而上,进入胃部最后进入鼻子,他明显感觉此酒烈性大和他平常喝的酒有所不同。

“公孙先生一路舟车劳顿,我等奉汉王之命在此陪你吃饭,来到我山西就像在自己的家,请自便”。

公孙冉尴尬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说罢大口朵颐起来,诸葛明向其余武将使了个眼神,众人会意立刻举起酒杯轮番向公孙冉攻去,公孙冉身为一介谋士酒量本来就小,山西的酒纯度高,劲道大,几杯下肚,他已经微醺醺的。

诸葛明趁机道:“公孙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我等对你早有崇拜之情,若非你出谋划策,金国岂能轻易的灭辽吞宋,你乃大金第一功臣”。

借着酒劲公孙冉吹嘘道:“我为大金立下汗马功劳,俘获辽天祚帝,攻破大宋都成俘获二帝都是我的谋划,我大金士兵所向披靡,然而只有蛮劲,谋略欠缺,不应该主动退出去占领的土地,而是选拔可靠的人治理,若非选张邦昌这头蠢货当皇帝,现在汴京在我大金手里”。

“先生的确大才,金军十分雄壮,以金国之势力扫平宋国犹如秋风扫落叶,为何还会和汉王签订协议”公孙冉问道。

“放眼整个大宋,我大金最忌讳的就是汉王,我家元帅曾说过,撼宋江山易,撼宗家军难,汉王父子在黄河以南构筑起坚固的防线,我大金突破不了,一直在寻找南下的时机,虽然宗帅战死,然而汉王势大,我家元帅十分顾忌”。

想到宗泽是宗涛的父亲,公孙冉酒劲醒了很多连忙说道:“宗帅死后,我家元帅伤心欲绝,亲自在金国为他修建坟墓,埋衣冠冢,亲在拜祭,我家元帅曾说,人生失去一个对手,岂不痛哉”。

“公孙先生尽管放心,战场上听天有命,我家汉王是不会在意的,我等只想知道贵国对这份和谈的诚意”诸葛明问道。

“和谈对双方都十分有利,不过汉王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和我国和谈实在勇气可嘉,我国皇帝对和谈高度重视,所以才会派我前来再次签订协议”。

诸葛明听罢再次端起酒杯,连续敬了公孙冉三杯,公孙冉喝的有点飘飘的,称赞道:“这酒如此烈,喝在嘴里劲道十足,进入胃里热气腾腾,这酒配我大金勇士简直就是绝配”。

“公孙先生若是喜欢可以带几坛回去,让贵国将军尝尝鲜”。

“我大金会很快再次向赵构发起进攻的,到那时美酒、城池、百姓、金银珠宝和美女都是我大金的”说罢公孙冉再也坚持不住倒在桌子上呼呼的打起了呼噜。

诸葛明喊道:“快送公孙先生下去休息”两个宋兵走了进来,一左一右的架着公孙冉前往客舍。

宴会结束后诸葛明连忙前往汉王府拜见宗涛,他开门见山道:“汉王殿下果然不出以所料,金国会很快再次对我大宋发动进攻的,这次和谈目的就是为了稳住您,这样金国可以集中力量进攻赵构的”。

宗涛听听微微的点了点头。

“汉王我十分担心您的处境,我们与金国有合约在身,如果金人攻打赵构,我们不出兵会招来责难和非议的,天下百姓也会议论纷纷的”。

“我们可以适当的制造点矛盾找个充足的理由暂时不和金国正面冲突”宗涛淡淡道。

凭借对历史的记忆,金国进攻大宋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过现在对宗涛来说最重要的是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以前宗泽在时他无需顾虑来自东面的威胁,现在汴京留守有宗泽变成杜充,他不但担心背面的威胁,西北的维系,甚至东面和南面的威胁,瞬间山西成为一座孤省四面受敌。

在这种背景下他不得不向金国妥协,签订合约换区暂时的和平,金国攻打赵构对宗涛有利,他不但有时间可以发展壮大自己而且可以让天下百姓看清赵构真实的面目。

但这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金国攻打大宋时为何独独放过山西?如果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炒作此事,势必会对宗涛的声誉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也是诸葛明最担忧的事情。

宗涛淡淡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无需辩解”。

“殿下你一个人承受的实在太多,身上的担子实在太重了”

“没事的天下的百姓迟早会明白本王的良苦用心了,对了,学府建设怎么样了?”宗涛关心的问道。

“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只需10余日就可以完成收尾工作,到那时人才都可以入住了”诸葛明兴奋道。

在他心里宗涛的这座学府绝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他拜读宗涛的招贤告示,越发觉得眼前这位少年绝非池中之物,一定会龙飞九霄,俯视大地。

宗涛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学府这事事关重要,人尽其才才能促进山西乃至大宋的长久发展,”接着话锋一转道:“你安排一下明日本王要接见金国的使臣”。

诸葛明点了点头下去了,翌日宗涛在客房接见了公孙冉,公孙冉小心翼翼的来到汉王府,门前站了约10名守门的士兵,在士兵的引领下,经过来回曲折,公孙冉来到宗涛的客房,此刻宗涛一身素衣正在书桌上练习书法,只见他一笔一划,挥斥方遒。

公孙冉走了进来战战兢兢拱手道:“参见汉王殿下”。

宗涛背对着公孙冉道:“金使无需多礼”。

“汉王殿下我奉大金皇帝命特意来缔结合约”

“今日我们只聊书法,不聊公事,公孙先生你过来,来看看本王的字写的如何”。

公孙冉走上前去只见宗涛在纸上写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内心一惊,嘴巴变得哆嗦起来“汉王…霸道有力,入木三分”。

宗涛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现在的天下是你们金国说了算,你们想发动战争便发动,想侵略他国便侵略,想杀害百姓便杀害,但天理公道自在人心,你们虽然杀了很多人,但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公孙冉听罢战战兢兢,不敢和宗涛对视。

“这几年战火连天,你从幽州到山西这一路你也看到了,到处都是白骨,千里无人烟”。

“汉王教训的极对,所以这次我金国带着厚厚的诚意和你们和谈”。

“和谈小事你还是诸葛先生谈吧,我们还是聊聊说法”接下来宗涛把中国历朝历代的书法大家以及他们的作品风格详细的向公孙冉介绍了一遍,公孙冉听到的则是雨里雾里,一脸懵逼。

……………………………………

在山西和金国谈判期间,陈规所在的德安府遭到进攻,进攻他的不是金兵而是大宋武将宋神军武副军统制,襄阳副邓州、随州、郢州镇抚使兼襄阳知府李横。

不错此人正是在山西和宗涛对抗被宗涛大军赶走的李横,他手中有兵马,凭借抢来的钱财贿赂黄潜善,黄潜善在赵构面前一阵吹嘘,说李横多么厉害,多么忠心,就这样李横居然被洗白了,由土匪强盗摇身一变成为大宋一方大员。

李横成为一方大员不思护土安民,反而为壮大自己的势力将屠刀指向了德安府,他很懂战术,现在德安西北造天桥、城外壕,然后率领数万兵马攻城。

陈规虽然也是一方镇抚使,但他占据的地盘和军事势力远远不如强邻李横,庆幸的是陈规早已经做足了准备,一场势力悬殊的战争即将开始。

李横集中火力猛攻数日,只见炮石像暴风雨一样向城头倾泻,浓烟滚滚,乌云蔽日,城墙上半截或被摧毁或已坍塌,但他就是无法攻入城中,甚至连门都找不到。

他试图架起云梯攻上城头,却被排叉木给挡住了,守城的军士用枪刀向敌军猛刺,那刚刚登上云梯顶端的敌兵在惨叫声中纷纷坠落,城下敌人慌作一团,而就在此时,城头上万箭齐发,城脚暗炮如同触动机关,一齐打响,打的敌军顾头不顾脚,敌军扔下一大片尸体撤退了。

趁敌军撤退短暂空隙,陈规只会军民检修、加固城墙,他针对敌军攻城的薄弱处,又花费一番心思。

李横在休整、观望数日后,又来攻城。没承想这才几天,一道满目疮痍的城墙又已重新加固。

数万兵马在猛攻一个月后,终于得手了,攻入城里,可一到城内,李横傻眼了,里边还有一座城墙,对于李横,一切像重新开始,又集中火炮猛攻里城,陈规发现敌军的进攻已经虚张声势,连嘶喊声都有些低沉而疲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