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童贯兵败回到京城,他不敢将和辽兵作战兵败的事情直接禀报给赵佶而是偷偷的令手下亲信抬着沉甸甸的几个大箱子趁着夜色的掩护潜入到了丞相府。
当下人们得知是童贯前来拜访丝毫不敢懈怠立即将他迎进府上,此时的丞相府烛光照耀,金碧辉煌,美艳的舞姬在纵情跳舞,李邦昌在美女舞姬的环绕下尽情的享受,此时此刻他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荣耀和尊贵。
童贯的出现并没有引起李邦昌意一丝一毫的惊奇,毕竟他不但事先已经得知童贯兵败的消息而且有意帮助他将其消息押了下来。
“吆,童大人今天是哪股风把你给吹来了,你不是在幽州府和辽兵交战吗?”李邦昌明知故问道语气中带着嘲讽。
“下官无能,治军无方,罪该万死”童贯弓着腰低声下四道。
“你是怎么跑回来的?”李邦昌一边询问童贯一边和身边的美女调情,童贯毕竟匆匆忙忙的从前线赶回京城,还没有休息就立即来到丞相府,现在他更感觉累了,但面对李邦昌的不屑他不得不装孙子似得答道:“下官是在部下的掩护之下突出重围的,后来金人赶来驰援打败辽军,眼前燕云十六州除大同府外尽在金人手中”。
“童贯脸皮真是厚,明明你是被辽兵杀的丢盔弃甲,拼命逃跑的反而说的那么冠冕堂皇”李邦昌不由得在心中发笑心中暗道。
李邦昌想了片刻暗示道:“童大人此事可大可小,不知道你是否有诚意化解此次灾祸?”
童贯听后完全明白他的意思道:“下官当然知道丞相大人的意思,所以从幽州府回来立即前往归贵府拜望大人”说罢他向李邦昌递了个眼色,李邦昌会意立即让下人们全部退下。
童贯拍了拍手数十个大箱子依次被抬了进来,待箱子打开金灿灿的大金条映入李邦昌的眼里,他双眼放光道:“童大人果然有诚意,实在是太客气了,你的事就交给本官处理吧”。
童贯低头哈腰的感谢突然他想起一件重要的事低声的向李邦昌说道:“丞相大人下官在幽州得知一个重要的消息,宗涛和公主殿下都还活着,而且们正随着辽兵前往大同府”。
“什么?这个消息你是从哪里得到的?确定吗?”李邦昌原本高兴的表情瞬间变得吃惊起来,他做梦也没想到不仅宗涛还活着,赵婷也还活着,这样以来宗涛和赵婷已经知道刺杀他们的人的幕后主使是谁了。
李邦昌的反应完全出乎童贯的意料,他实在想不起来宗涛和他有何私怨,不过这样更好,由他向皇上禀明此事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想到这些他答道:“下官从一个辽人那里得到的消息,而且那个辽人手中有公主殿下的画像,所以下官断定这个消息千真万确”。
李邦昌听后沉吟了片刻然后大声道:“快备马车,进宫”。
皇宫中赵佶正在练习自己的书法,说真的他的瘦金体别具一格,天下再也没有第二份了,做皇帝他不够格但做文人他倒十分称职。
“童大人派兵攻打幽州等地,辽兵20万人马以死相抵,激战数日,死伤无数,亏的童大人指挥有方,御敌有术,与大金骑兵联手,打的辽军是溃不成军,弃城逃亡,一举夺取除了大同府外其他十五个州”李邦昌厚颜无耻道。
听到这里赵佶内心略感欣慰露出了欣喜的表情,李邦昌转而道:“不过,这十五个州现在已经在金人手里,我们要想拿回来,恐怕还要花重金去赎买,毕竟金人也不是那么简单对付的”。
赵佶写字的笔停了下来道:“太祖,太宗一直试图用银两赎回燕云十六州都没有成功啊,这回无论花费多大代价,都要完成历代祖宗和老百姓的心愿”。
“是呀,是呀,不过陛下眼下库银并不富裕,这军务费…”李邦昌还没说完就被赵佶打断道:“行了,行了,朕一听到这些政务头都大了,别在烦朕了,这件事就由你裁定定夺好了”。
李邦昌听后露出会心的微笑连忙谢道:“多谢陛下,请陛下放心,老臣一定会把此事办妥的,其实这些琐事劳神费思,皇上的龙体安康才是社稷之福,黎明之幸呀。陛下当以四海为家,以太平为娱,人生几何呀”。
“人生几何呀?知我者莫若卿也”赵佶感慨道。“皇上圣明”李邦昌道。“好吧,时辰不早了,你且退下吧”赵佶道。
李邦昌在一旁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赵佶看罢笑道:“一向口若悬河的李大人今天怎么了?有什么事尽管给朕说来”。
李邦昌听后连忙跪在地上道:“皇上老臣刚刚得到消息,宗涛还活着,公主殿下也活着”。
赵佶听后那支手中写字的毛笔滑落在地上,李邦昌连忙道:“老臣死罪,不该叨扰陛下”。
“妍儿现在在哪里?”赵佶反问道。
“据下人报告,公主殿下和宗涛随着辽军前往大同府了”李邦昌如实道。
“妍儿怎么会和辽人在一起呀,她现在还好吗?”赵佶问道,想想他一直以来对赵婷的所作所为,他内心感到十分自责,现如今燕云十六州没有到手,还对自己的女儿伤害很深,如果他们父女二人再次相见,赵佶将何以自处呀。
“陛下放心,现如今公主殿下化身为婢女,在辽兵中,没有人怀疑她的身份,她十分安全”李邦昌道。
其实李邦昌十分聪明他明知道赵佶故意想除掉赵婷,否则宋辽决裂没有了理由,宋金联盟更有可能决裂,这是赵佶万万不能承受的,他之所以将这件事说出来目的是为了试探赵佶的反应,看看赵佶对赵婷的态度。
“如此甚好,只要妍儿的公主身份不暴露,那么宋金的联盟就会牢不可破”赵佶叹道。他怒骂道:“宗涛这个乱臣贼子怎么还好好的活着呀?你们这些人究竟是干什么吃的,三番五次的刺杀他都没有成功”。
“陛下息怒,现如今宗涛已经和辽国联合在一起,对付他更加困难,老臣以为与其我们发愁解决如何宗涛,不如将此事交给金人处理,宗涛被他们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李邦昌建议道。
“好,很好,太原府不是已经交给耿忠管理吗?现在那里情形怎么样呀?”赵佶问道毕竟那里是大宋北方最重要的战略要地。
“目前一切都很稳定,宗涛已经失去太原府没了立锥之地,如丧家之犬,他不久定会死在金人的手里”李邦昌道。
“哈哈,哈哈”二人相望发出阴险的笑声。
金军大营金太宗高高坐在龙椅上,下面站着元帅完颜兀术和完颜粘罕以及一众金将,他召集众人商议下一步的策略。
完颜兀术原本打算在幽州府活捉天祚帝耶律禧没想到被他成了漏网之鱼,这令完颜兀术感到十分恼怒,金兵的铁骑虽然厉害,但毕竟刚刚攻下幽州府,天作帝已经逃往大同府如果此时派出铁骑追击辽兵士兵的身体一定会吃不消的。
金太宗聚集众将商议对策,他开门见山道:“现如今我大金兵强马壮,势如破竹,辽国灭亡在即,对眼前的战略部署我们接好好议议”。
完颜粘罕示意手下一员大将拓跋耶红,他立即奏道:“陛下契丹的主力已经被我大金骁勇善战的女真勇士所消灭,剩下的那些残兵败将龟缩在大同府苟延残喘,末将相信不久他们定被我大金消灭”说罢营帐里发出哈哈的大笑声。
金太宗威严道:“大辽气数已尽,倾覆之日不远,不过宋朝已经历几百年的沉淀,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其军队数量号称数百万呀”。
“皇上,有道是兵不再多在将是否有谋略,在统治者是否信任,宋军将无谋略,武将又身受统治者怀疑,区区宋军虽有百万何足挂齿。
大宋比契丹更软弱,前不久,大宋元帅童贯率领15万大军围攻幽州府,为抢军功,他不允许辽兵投降,想要强行攻入幽州府,辽兵将领耶律大石率领数千残兵抵抗,可是谁能想到,在征讨方腊时耀武扬威的大宋皇朝军面对数千辽兵的残兵败将竟然被打的兵败如山倒,仓皇逃命,相互践踏,延绵数十里,最后还是靠我大金铁骑及时感到最后将辽军一举歼灭,所以臣建议攻下大同府立即发兵大宋,夺取中原的花花江山”完颜粘罕道。
完颜粘罕的意见得到很多武将的拥护,毕竟武将只有在战争年代才能建功立业,眼下辽金战争又进入末期,宋国又疲惫不堪,千载难逢的机会换做谁都会怦然心动的。
金太宗听后哈哈大笑道:“泱泱大宋,强干弱枝,兵不素练,如今君昏臣庸,他们的那个皇上满脑子诗词歌赋,花鸟鱼虫,他们的那些大臣只会巧取豪夺骄奢淫逸,哪里懂得打仗,哪里懂得什么治国,他养的那些御林军只能帮他运运石头”。
“皇上以末将之见待辽国灭亡后可以将矛头直指大宋,现如今天祚帝已逃亡到大同府,我们应知会宋军联合攻打大同府,一举灭了辽国”。
金太宗道:“中原地域广袤,我们要开疆拓土还需大宋的鼎力相助,粘罕你负责将燕云15州的壮丁与降军归入整编,搜掠所有财务,入缴国库,整军训练,兵发大同府”。
“是”完颜粘罕兴奋道。
话说宗涛等人来到大同府,这是宗涛心里踏实了许多,毕竟大同府离太原的府很近更何况宗涛的士兵已经赶来,心里顿时有底气了。
这次来的有林青伏虎军,刘玄的烈焰军,杨再兴的玄铁军以及宗武的燕云军所有人马加起来足足有5000多人,宗涛听着大家的汇报,心里乐开了花,这就是自己保家卫国,驱逐敌人的资本,这就是自己穿越到宋朝末年开疆拓土的资本。
更令他兴奋的是军师诸葛明也来了,他向宗涛详细的讲述了太原府最近的发展情况,现在的太原府简直日新月异,经济成倍增长,老百姓衣食无忧,城池建设及军队训练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尤其是那些“企业”知名度打出去后,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工厂员工的“工资”成倍增长,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对太原府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明显多了起来,这也是皇帝传旨令耿忠接替太原府老百姓反对的原因。
宗涛连忙问道:“诸葛先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皇上怎么会令耿忠接替太原府呢?”
诸葛明道:“公子你有所不知,自从你“死”的消息传开后,皇上为了彻底的断绝你的根基令耿忠接管太原府,但是耿忠已经被你逐出太原府,值得庆幸的是没有人认识他,所以我们找人代替他骗过传旨的太监,现如今太原府还牢牢的掌握在公子手里”。
宗涛道:“皇上果然心狠手辣呀,为了自己的利益简直无所不用,真是卑鄙至极,既然敌人那么希望我死,又那么希望我失去太原府,这里面一定有巨大的阴谋,如果借着我死这件事大做文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诸葛明笑道:“公子果然聪明,这次护送公主之旅,不仅保护了公主殿下维护大宋的尊严更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可靠的联盟,那就是晋王耶律敖鲁斡”。
“先生此言怎讲?”宗涛明知故问道。
“公子金军的铁骑是我们现在不能比拟的,有大同府在前面,我们在面对金兵的压力会小了许多,我想这也是公子传令军队在此集结的原因”诸葛明道。
宗涛听后露出了不易觉察的微笑道:“知我者诸葛先生也”,但他的目的远远不止这些,他想要得到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