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大宋败家子 > 第一卷 183辽都风波(1)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耶律敖鲁斡按照宗涛的吩咐将赵婷遇刺身亡的消息散播了出去,王兵及其亲信被处决后,为了保险起见他手下的他手下的100多名士兵在宗家军的押解下回到太原府。

至于燕云军他们则化整为零潜入辽都,宗涛的想法得到大家的反对,宗涛阐明利弊后大家虽然还有异议但都无奈的接受了。

宗涛带着赵婷和宗武,刘铭前往辽都此时的辽都在南京是幽都府(今北京市),辽国原来首都京有临璜府(今内蒙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中京是大定府(今内蒙宁城西大明城)、东京是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等都已经被金兵攻占,幽州府做为战时的陪都为辽兵的休养生息提供了片刻的喘息的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长途跋涉宗涛和赵婷终于到达了幽州府。此时的幽州虽然处于战乱之中但到处一片歌舞升平,城门的士兵懒散的把守着城门,他们眼神迷离,有气无力的,城池破落,年久失修,街道虽然四通八达但没有一丝有机,整个街道显得十分冷清,仿佛意识到灾难即将到来。

城门处传来争执的声音,一群难民向把守城门的士兵苦苦的哀求失望他们大发慈悲施舍点吃的,毕竟他们年幼的儿子受不了饥饿,但遭到士兵紫妍的驱逐,难民们不甘心道:“官爷给点吃的吧,我们是从上京称临璜府(今内蒙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逃难至此的难民,已经好久没吃东西了,求求你给点食物好让我们年幼的儿子以及体弱多病的老父得到补充,他们实在坚持不住了”。

“笑话你们既然是从上京称临璜府(今内蒙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逃难至此,为何不与城池共存亡呢?现如今那里已经被金兵占领,金人的铁骑是如此迅速,凭你们两条腿怎么能比过金人的铁骑,你们这些没用的废物活着只会浪费粮食,没准你们就是金人的奸细,识相的赶紧离去,否则大爷对你不客气了”。

宗涛听到这些话顿时火冒三丈,自古至今甚至到21世纪凡是有点小权利的人都是在老百姓面前作威作福,他们自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完全不顾及老百姓的死活,这些辽兵完全是流氓行为,实在可耻。

宗涛令宗武他们买了许多食物然后赶着马车向难民走去,他定眼望去到处难民拥挤,这些都是饱受战乱逃到此地避难的辽人,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体弱多病,扶老携幼在辽国的暂时首都里避难。

他们本因为不舍弃国家,不背叛国家,不向金人投降回到幽州府能得到统治者妥善的安置,没想到统治者不仅对他们不闻不问反而将他们驱散真是应了那句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经过与大宋100多年的和平相处,辽人和汉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辽人的文化和经济以及官员体制都仿照大宋,从建国起沿袭至今,其实在宗涛心里早几经没有辽人和宋人的区分。

宗涛从马车上了跳了下来走到以为中年汉子身边轻声道:“这位大哥请你站起来吧,别求这些当兵的,你拿着这些食物分发给这些难民吧”。

那位中年人吃惊的望着宗涛,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居然如此慷慨,他跪在地上朗声道:多谢公子慷慨相助,在下一定会铭记于心的,其他的难民也跟着跪下大声道:“谢谢公子,公子你真是活菩萨呀。”

宗涛听后内心感到分愤慨没想到辽国已经烂在骨子里了,如果一个国家连自己的老百姓的生死都不闻不问那么这个国家离灭亡不远了。

宗涛连忙将那位中年汉子扶起来道“区区小事,合何足挂齿,大家都不要多礼了”。难民们千恩万谢后站了起来然后高兴的散去了。

宗涛替辽国做了一件好事然后辽兵却不领情,待难民们散后,守在城门的辽兵怒气冲冲的走到宗涛跟前飞扬跋扈道:“你们是哪来的葱,难道不知道这里是辽都,天子脚下吗?你们竟敢向难民施恩,莫非你们是大金的奸细”。

宗涛听后气不打一处来,这些辽兵不知道安抚难民,反而寻衅找事是可忍受不可忍,他反击道:“这位官爷,刚刚那群难民明明就是逃难至此的辽人,你们不仅不接纳,反而污蔑他们,他们刚刚失去了自己的家园,亲人从金军的铁骑之下死里逃生,不远千里来到幽州府,他们心里有辽国,他们心里更有皇帝,而你们呢?是怎样对他们的”。

辽兵听后不耐烦道:“在这里老子想怎么对他们老子说了算,那群贱民死不足惜,谁能保证他们不是金国的奸细?你居然救济他们莫非你也是金国的奸细,你现在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你还说那么多废话干嘛”。

宗涛听后怒骂道:“你们这群兵痞御敌胆小如鼠,贪生怕死,欺负起自己人来却是理直气壮,心狠手辣,今天本公子就教教你怎么做人”。

辽兵听到宗涛说这些话感到十分可笑,想当初天祚帝耶律嘻逃亡至此,多亏他们的将军在此守护,使他得到片刻的安息,这些辽兵作为那位将军的亲信,在这个幽州府蛮横了许久从来没有人敢说三道四,没想到今天遇到一个不怕死的生人竟敢冒犯他们。再看这个人不像辽人更不会是辽国的皇亲国戚于是他们凶恶的向宗涛他们扑去。

原本宗涛一路上很低调的,没想到这些欺软怕硬的辽兵太不识时务了,把他们当成了软柿子了,更不知道如何做人。待他们扑来时宗涛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数十名辽兵在他们三人眼里不在话下。他们根本不用拔出兵器,三下五除二将这些蛮横无理,欺负百姓的辽兵打的满地找牙。

宗涛他们一步步逼近倒在地上的辽兵,他们惊恐的望着宗涛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他们要挟道:“大胆,你如果敢伤害我们,我们的将军一定不会放过你的,这里是辽都,你们可以掂量一下是否有实力逃出去”。

原本宗涛没打算将这些虾兵蟹将怎么样,但他最不能忍受的是别人威胁他,他走到辽兵面前怒吼道:“今天让你们见识一下马王爷长几只眼,你们中间谁是队长?”

辽兵们从宗涛语气中听出怒气纷纷唯唯诺诺的不敢多言,他们已经失去了刚刚盛气凌人的姿态,表现的楚楚可怜。

宗涛吼道:“你们中间谁是队长?”说罢掏出了锋利的宝刀向城门上用力的砍去,瞬间火星四起,城门上铁索瞬间断裂掉落在地上。

在地上呻吟的辽兵吓得脸色剧变,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现在他们真正的意识到今天遇到了一个很难对付的主。

宗涛的威严彻底镇住了辽兵,他大声道:“本公子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你们不告诉我,你们的下场如同那个铁锁”。

辽兵们听后胆战心惊,他们纷纷将手指向右手端的一位中年汉子,宗涛会意走到他跟前手起刀落,那位队长尚没有感觉到疼痛一只耳朵便被宗涛削了下来。不到片刻便传来了那位队长撕心裂肺的哭叫声。

宗涛威严道:“现在国难当头,身为士兵不想着保国安民,反而欺压善良,今天本公子只惩罚你们的队长,如果你们再犯绝不轻饶”,说完后宗涛带着宗武和刘铭转身驾着马车离去了。

赵婷遇刺身亡的事情很快传到汴京,此时赵佶的心里不知道是高兴还是难过,赵婷死了,这样他就有理由光明正大的和金国联合,灭辽指日可待了,收复燕云十六州也可以完成了。

他心里感慨道:“妍儿你千万别责怪父皇,父皇一定要超越高祖,太宗收复燕云十六州,建立万古基业,名垂青史”。

朝堂上赵佶令太监将赵佶在大同府遇刺身亡的事情详细的向众大臣讲述了一遍。大臣们听后整个大殿鸦雀无声,赵佶此时非常郁闷他希望有大臣主动站出来提出攻打辽国给公主报仇,这比他自己提出好多了,然而大臣们并有这种意思,于是他厚颜无耻道:“众位爱卿,朕的女儿赵婷自小深受朕的宠爱,为了与辽国结盟她主动下嫁辽国太子,没想到在大同府遇刺身亡,真是痛煞朕心,辽人骑朕太甚”。

赵佶表明态度后,童贯察言观色道:“陛下所言甚是,辽人太不识抬举,我们要为公主殿下报仇,联合金国灭了辽国”童贯此言一出,得到大部分朝中大臣的响应。

突然一位武将走出来跪道:“公主遇刺身亡一事还没有调查清楚,如果一旦是金国的诡计我们岂不是上当受骗,何况和金国联合灭辽这件事情就如同有强盗闯进了邻居家,我们本应该救助邻居,现在不救也就算了,还和强盗分邻居家的财宝,这事儿咱们不能干咱们应该念及宋辽百年和好,与辽一起抗金才对。”此人正是宋朝名将种师道另一位大臣说得更有见地,他说:“辽虽然是夷狄,但是一百多年来,已经逐渐汉化了,很懂礼义。女真人尚未开化,茹毛饮血,且又骁勇善战,同是少数民族的辽都打不赢金,如果辽被灭,宋就与金直接相邻,我们的战斗力连辽都比不上,又拿什么来抵御金国呢?”

赵佶听后不耐烦道:“难道朕的女儿之仇不报吗?妍儿在大同府遇刺身亡,无论是不是辽人干的,他们都没尽到保护公主的责任,朕意已决与金人签订盟约一起攻打辽国”。

幽州府辽国首都,皇宫内天祚帝耶律嘻正在优哉游哉的享受着美食,欣赏着歌舞表演。虽然辽国大部分领土沦丧这不影响他的心情,毕竟大宋公主即将和他的儿子完婚,这样一来战胜金国收复领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据他推测赵婷将不久抵达辽都,所以他的心情格外爽朗,这一段时间他是东逃西窜总算有了安身之地,得到片刻的安宁他怎么放弃好好享受的时机呢。

突然一声尖锐的声音打破了他的宁静。一名太监急匆匆跪道:“陛下一名探子来报,说是有十万火急之事禀报陛下”。

耶律嘻连忙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急忙道:“赶快将他请进来”。

耶律嘻虽然昏庸无能,贪慕享受但经过金兵的屡次追杀,他也学到了一些本领,那就是四处散下眼线,提前获得消息,情况不对立即逃跑。所以他才会匆忙的接见探子,这名探子见到耶律嘻露出了担忧的神色,耶律嘻连忙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