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大宋败家子 > 第一卷 97官拜太原府知府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公孙冉急切的追问令王杰产生飘飘然的感觉,没想到金兀术身边的第一谋士也不过如此,事事都要请教自己。

他高深莫测道:“童贯是皇帝的亲信,皇帝不会轻易把他派出京城,不过一旦边境发生战事例如西夏军队攻打边境,我想那时童贯会主动请缨去西夏平乱的”。

“王大人你的意思只要童贯去太谷县就会发现宗涛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兵强马壮到那时宗涛就犯下欺君之罪在劫难逃”,公孙冉兴奋道。

然而高兴没多久他转念一想沮丧道:“凭我对童贯的了解,童贯虽然是个宦官但为人比较正直,分清的黑白,辨的明忠奸,即使他发现这一切也未必会向皇帝言明,再说让西夏攻打大宋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我们的计谋如何能够得逞”。

听后公孙冉的分析王杰不由得佩服起来,没想到他反应那么快,考虑的那么全面,他分析道:“宗涛马上当上太原府知州,那时他治理的不仅是太谷县而是整个太原府,凭他的兵力护卫整个太原府是远远不够的,现如今西夏境内也逢大旱百姓缺粮,为了解决粮草问题他们一定会攻打太原府的县城抢夺粮食,到那时宗涛如果擅自行动对抗西夏兵马,那么挑起两国战争的罪名便由他承担,如果他向京师求助,难么童贯就会率领军队去太原府抵抗西夏军”。

“王大人你只分析了西夏会攻打大宋,童贯率军抵抗的理由,还没分析童贯会检举宗涛的原因”公孙冉问道。

王杰听了公孙冉的疑问笑了笑道:“离间宗涛和童贯的关系,定能使二人反目成仇的”,王杰附在公孙冉耳朵旁低声细语一会,公孙冉听后逐渐眉开眼笑。

另一方面当赵婷、赵丽姐妹得知太谷县的匪患已经被剿灭而且太原府的府尹张方被乱军杀害,她们感到震惊,赵丽幽幽的问赵婷道:“姐姐宗涛那个坏蛋怎么难么笨呀,剿匪不是他的功劳,平乱更没他的功劳,没想到耿忠这个人还真有魄力,深藏不露关键时刻荡平匪患,剿灭叛乱,宗涛实在令我感到太失望了”。

赵婷感觉此事一定有蹊跷,她自信道:“荡平匪患一定是宗涛干的,除了他天下没有第二个人有如此胆量和魄力了”。

“姐姐你怎么现在还向着宗涛呀?耿忠和他的奏折中都已经写明剿匪平叛是耿忠的功劳”赵丽没好气的道。

望着赵丽生气的表情,赵婷笑道:“丽儿你想想耿忠在太原为官多年,为什么年年剿匪无功而宗涛去太谷县短短的几个月内土匪土匪便被剿灭了,你以为耿忠能做的到吗?据我所知咱们大宋地方部队缺乏战斗力,将领肆意克扣军饷,士兵们怨声载道,太谷县又与西夏辽国等虎狼之国接壤,士兵们看到敌人入侵便望风而逃,将领贪生怕死,军队御敌无方扰民有术,这样区区3000士兵的军队能消灭5000土匪吗?张方叛乱被杀这更是令父皇震惊,地方长官被下级杀害是多么骇人听闻,而且发生在太谷县境内,我想如果宗涛承认所有功劳都是自己的,即使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赵婷的合理分析使赵婷哑口无言,她急道:“如果是宗涛立下的功劳为什么他不向父皇言明,为什么把拼命换来的功劳拱手让给别人呀”。

赵婷陷入了沉思,这时下人们传来皇帝封宗涛为太原府知州,耿忠为太原府大都督的消息。

赵婷顿时明白了,“父皇最忌讳有能力的武将,宗涛这是以退为进,表面上把所有功劳推给耿忠,其实是将父皇猜忌的目光转移到耿忠身上,从而达到他的目的做太原府知州,他实在是太聪明了”。

“那耿忠呢,他为什么没受到处罚,反而升官了”赵丽问道。

“至于耿忠身为武将又杀了张方不仅没受到处罚反而荣升太原府大都督这样的结果太令人匪夷所思了,莫非父皇又听到什么人的劝谏,从朝堂上王杰不遗余力的推荐耿忠为太原府的知州可以看出二人是一伙的,明明耿忠已经失败,为什么能够绝地反击呢?”

宗涛在太谷县等到赵佶的第一道圣旨是朝廷运来10万担赈灾粮,宗涛心里不免有一丝失望,没想到朝廷那么抠门,不封自己当知州也就算了,只运来10万担粮食哪里够救民赈灾呀。

没过多久他便释怀,对于朝廷是否封他为太原府知州无所谓,有10万担粮食总比没有强,他的两封奏章换来10万担粮食也值得了。

宗涛面部表情的变化引起诸葛明的注意他安慰道:“公子无需担忧,我料定不出5日皇上定有第二道圣旨,到时你就是太原府知州”。

对于诸葛明的自信宗涛感到诧异,他道:“诸葛先生有没有皇上的圣旨都不能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要加快发展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

诸葛明听后高兴道:“公子真正做到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离就成大业之日不远了”。

宗涛召集众人开会部署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他命令道:“从今天开始进入整军备战状态,所有士兵全部进入训练状态,在凤凰山建立军营,方圆5000亩土地是士兵的屯田区,农忙耕种农闲训练,刻不容缓,至于其它一切关于经济的事情交给玉华小姐全权负责”。

众人齐声道“遵命”接下来2500名士兵们便开始忙碌的训练起来了。

宗涛亲自给他们制定训练计划,每天绕着凤凰山跑20圈,每天负重40公斤往返跑100米,每天练习射箭、比武、阵法演练等等。

每当有士兵要放弃时,宗涛总是亲自示范然后鼓励道:“身为大宋的士兵要肩负起保家卫国的使命和责任,现在多吃苦多流汗,将来战场上少流血,我的部队不要少爷兵,如果有人吃不了这苦头坚持不下去可以立刻离开,我绝不阻拦,我们自从穿上兵甲的那一刻起就是为整个国家。为了人民而生存,只有我们足够强大才不会被外族侵略,才能更好的守护山河,保护百姓”。

士兵们听了宗涛的豪言壮语后倍受鼓舞大声喊道:“我们都能坚持下去,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守护山河,保护百姓”。

宗涛大声道:“大家认真训练,一个月后我将检验大家的训练效果,到那时对军队进行改革和建设,训练中表现好的当官,训练不好者淘汰”。

转眼间5天过去了,果然赵佶的第二道圣旨到来了,李公公宣读圣旨道:“太谷县令宗涛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太谷县令宗涛为新科长元不辞劳苦,不远千里来到太谷县,短短时间内教化民众,奉公守法,买粮赈灾,惩处恶霸,稳定物价使老百姓归于王化,其政绩有目共睹朕封你太原府知州总领太原府的民生,封耿忠为太原府大都督总领太原府的军事”。

宗涛等人磕头谢恩,当宗涛得知自己被封为太原府知州时表现的是那么平静,一点都看不出内心的喜悦,令他惊奇的是耿忠不仅没受到处罚反而被封为大都督掌握整个太原府的军权。

宗涛令人给了传旨太监100两银子,当李公公拿到银子后便眉飞眼笑道:“京城一别咱家甚是想念,所以特意前来传旨,为了见宗大人一面”。

宗涛开口道:“李公公风尘仆仆不远千里来到太谷县县给下官传圣旨,下官甚是感动略备薄酒为李公公接风洗尘望李公公不要推辞”。

李公公笑道:“宗大人也是慷慨之人,恭敬不如从命”。

宴席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趁李公公喝的微醉时宗涛便问道:“李公公你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下官以后是否能飞黄腾达全要仰仗你呀”。

“好说宗大人,只要你好好表现咱家一定不会亏待你”李公公道。

宗涛问道:“下官有一事不明还望李公公指点迷津”。

李公公摇头晃脑道:“不知宗大人所问何事?”

“耿大人剿除匪患,平定张方叛乱功劳是何其大,为什么皇上不封他为太原府知州反而封为大都督”宗涛压低声音道。

李公公笑道:“耿忠的功劳在皇上眼里是忌惮和猜忌,若不是兵部尚书王大人求情估计现在耿忠已经在天牢里”。

宗涛装作好奇的问道:“李公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李公公笑道:“宗大人当你和耿忠的奏折同时呈给皇上后,皇上心里很不舒服,他最忌讳有能力的武将,这时王杰又鼓动大臣推波助澜劝谏皇上封耿忠为太原府知州,皇上恼羞成怒当众宣布退朝”。

“李公公照你这样说皇上应该惩罚耿忠怎么会封他为大都督呢?”宗涛不解问道。

李公公道:“王杰私下里面见皇上,他们经过密切的交谈后皇上不仅没罚耿忠反而封他为大都督,至于他们的交谈内容咱家是一概不知的”。

说罢李公公醉倒在桌子上呼呼的睡起来了。

话说耿忠在得知没有当上太原府知州后心里非常不高兴,大都督虽然掌握兵权但在宋朝连7品县令地位高都没有,自他谋划好的一切被宗涛轻易而举的夺取,他想不明白这到底是问什么。

上峰明明说宗涛不受皇上喜爱,他当上太原府知州是十拿九稳的事,没想到半道杀出个宗涛。

幸运的是皇帝令二人平起平坐,互不隶属,转念一想掌握兵权意味着掌握整个太原府,有了军队对付宗涛岂不易如反掌,有了军队将来无论在什么地方腰杆都硬朗,想到这一层他便释怀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