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白助理,李总到底在研究啥啊?他都冲着那份资料看了仨钟头了。”
办公室外面,项宗盛很不解的看着白露。
白露也没完全理解李文博的做法,只知道他想搞掉戴小娥,就必须渔业公司搞定。
“李总有自己的想法,我上哪猜去?”
白露叹了口气,一旁的应萱萱说:“我觉得李总可能再找跟乔克罗谈的点。”
“嗯?”
两人都看向她,应萱萱有点慌乱地摆摆手:“我瞎说的。”
他们在讨论啥,李文博不知道。
但他盯着资料,还真看出了点什么:乔克罗虽然躺平,但公开资料却显示,在他任职的三年里,洋流环球渔业公司在亚洲地区的中层管理,几乎换了一遍。
看到眼都开始发酸了,李文博揉揉眼珠子收起了资料:他大概有数了。
一天时间转眼而过。
李文博来鹏城这件事也早就悄咪咪的传开了。
上次来没传开,主要是他当时没什么名堂。
但短短两周,李文博已经成了大陆最炙手可热的企业家,被叫做企业家的良心。
但大家都知道那是鼓吹的,商场中人普遍认为李文博赔本赚吆喝的行为,就是在亏钱,坚持不了多久。
根据资料显示,一周时间岳坪电子已经在荀州以及周遭城市的银行,花出去了七百三十多万。
这对很多企业来说,已经是一个极大的数字了。
很多企业家听到这个数字暗暗咋舌,也骂:报纸上说让我们其他民营企业家向李文博学习,我们拿得出手七百万来,白给吗?
有钱的企业家呢,更是暗暗咒骂李文博:因为他玩的这一套,各地政府都在效仿荀州,找地方企业谈呢。
“存款送东西”这种计划,各地政府又不是吃白饭的,肯定早就想到了。
只是没有企业家肯支持而已。
就像初期的李文博那样,支持这种计划就会亏本亏市场。
但他现在开了这个头,就让各地开始痒痒了。
很多城市的一把手都亲自下场,去跟企业领导谈,闹得很不愉快。
这些企业家的嘴脸,反而更衬托了李文博的光辉形象,打个比方吧:原本企业家都是学校里的学生,政府就是学校的老师。
老师推出政策说特殊时期每周末只放一天假,学生们肯定联合起来不愿意啊。
偏偏李文博主动站出去,说我接受,甚至放半天假也行。
老师们可太开心了,把他当成榜样挂在学校宣传栏里,夸他怎么怎么好。
可其他学生们就不会待见李文博了——当然了,那些记恨李文博的企业家们,心中会这么比喻。
如果让李文博来比喻,就是:大家原本都是泥潭里的泥鳅,他突然光辉伟大啦,显得其他人就又阴暗又猥琐。
但不管怎么个比喻法,李文博是真不讨人喜欢。
在北方还好。
北方国企多,商场的舆论环境被多被上面的人影响。
南方就不一样了,尤其是鹏城。
在这个自由的市场上,李文博这个异类绝不会被企业家接纳,简直就是异类。
不过也有人喜欢李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