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哪怕不像李文博一样捐钱呢,也别顺着市场把价格订得那么高,进一步扩大膨胀。
一时间,商场不少人对李文博破口大骂。
官场不少人却对李文博赞不绝口。
但这些跟李文博暂时都没关系。
昨天赴约戴小娥后,李文博就在规划着什么,一大早就下楼打了好几个电话。
约莫十点多钟,他刚在前台挂断一个电话,就见楼梯白露伸了个懒腰下来了。
李文博正好也累了,找个座位坐下冲她招招手:“考虑得怎么样了?”
“行李我都收拾好了。”
白露语气挺慵懒的,这话的意思就是准备走了。
李文博也能理解,这么危险,人家又是个女孩子,干嘛要冒这个险呢,正打算点点头,问她几点的飞机呢,白露却又说:“不过我昨天琢磨了琢磨,还是决定留下。”
李文博一愣,就见她嘻嘻一笑:“老板,回去我能申请涨工资不?”
“能。”
李文博也笑了,从包里拿出一张A4纸来,递了过去:“好好看看,接下来一个月,会很精彩。”
白露接过,就见纸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
但不乱,每条都用符号标明了。
一个缜密的计划,也进入了白露的眼帘。
戴小娥有两条支柱产业,一是海鲜养殖、加工、包装,二是船只建造。
李文博在纸上做了明确的标注,要针对这的就是第一条支柱产业,其中最要针对的是海鲜包装。
看到这白露有点疑惑:“李总,那他们的养殖和加工呢?我感觉这才是赚钱的大头啊。”
“养殖和加工是在国内流转的,虽然来钱,但不是戴小娥最看重的。”
李文博叼上了根香烟,眯起眼睛,语气自信:“你知不知道戴小娥包装的是什么产品?”
“不就是海鲜吗?本地渔民捞上来,他们统一收购,制作成冰鲜啊、鱼干等等食品,再运输出去——”
没说完,就被李文博打断了:“你说的这些他们也做,但只是小头,他们真正的大头,也是戴兴渠在改开后仍旧能横行的原因,在西欧。”
“啊?”
白露一下就蒙了。
他们不就是本地混混和外地奸商之间的矛盾吗,格局特低的那种,咋突然就抬升到国际方面了?
李文博见她一愣一愣地,解释说:“欧美最受欢迎的海鲜,你知道是什么吗?”
“蜗牛?牛肉?不过既然是海鲜,应该是鱼肉吧?”
白露分析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同时也注意到:正在说这些的李文博双眼放光,俨然已经发现了戴小娥旗下产业的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