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挂掉电话时,不仅刘万谷松了口气,话筒对面的老何也松了口气。
这家小米电视厂,就是一坨烂泥。
本来是想生产本市产品,除了电视机还做电冰箱。
结果啥也没做成。
大型家电当地的购买力根本不够,后来为了维持生计转做电风扇了,最后做电风扇的流水线单独成立出了部门,厂子却彻底烂了。
加上还有时不时来要账的,整个厂都没有任何价值。
这几年也不是没人想接手,但在吃过亏后,最后都放弃了。
当然,这些谋划李文博是听不到的,回到宾馆房间后他就盯着窗外愣神,心里藏着无数的感慨。
不知不觉,一九八八已经过去了快三个月。
最近新闻最热点的是南方赤瓜礁的冲突,所有人都在讨论新电影和新歌曲。
1988,是个群情激荡的年代。
这一年有改开以来第一次经济大乱,还有两个月就要开始的物价闯关,更是差点让全国大乱。
这一年,我们的改革之路几乎走到了最凶险的地方。
但李文博已经准备好了。
早上六点,李文博打着哈欠起床,吃了点早餐后开车带着两人前往展馆。
今天来这么早的人不多,早来的脸上也带着疲惫,看来昨晚没少折腾。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来的老外整体素质都不错。
除了手工艺品,买其他产品的也多。
苟东风的电视机竟然还卖出去两台,苟东风冲李文笑了笑,似乎在嘲笑他怎么一上午也没啥动静的事。”
大坤撇撇嘴:“嘚瑟什么呀。”
“他那两台电视机去掉材料和零件,加上运费,这价格基本是是赔钱卖,不过苟东风乐意,人家就是要的宣传效果。
相比之下李文博的摊位可太冷清了。
冷清到吴强去卸货,大坤和他女杨雪梅出去腻歪的时候,李文博坐在那抽烟就跟孤寡老人似的。
这天时间眨眼而过,李文博一天没有任何收获,回去就去烦刘万谷了。
刘万谷只能告诉他昨晚的事情。
“这就找到了?”
李文博都有点懵,没想到刘万谷办事效率还真这么高,他就是怕对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天天催的。
李文博立马来到电话局,拨通了刘万谷给他的号码。
“谁啊?”
接通后电话那头传来个磁性的声音。
“你好,我是李文博,是刘万谷介绍来的。”
“哦,你啊。”
老何笑了笑:“我只记得你是老六介绍来的......”
“我是岳坪集团的创始人,李文博。”
听对方迟疑,李文博直接报上了身份,对方先是一愣,随即茫然的问:“是北方齐鲁那个岳坪集团?”
“是。”
李文博重复了遍。
老何有些冷声,随即惊喜:我靠,刘万谷怎么没告诉我对方是这么大的老板?
北方,谁还不知道岳坪集团呢?
接着就听李文博又说:“何领导,我是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来谈的,希望大家都能愉快。”
“真要是能解决问题,当然愉快了。”
老何心里干笑:如果解决不了,过来收一下烂摊子也是好的。
俩人又聊了会,大致就是说李文博要去考察一两天。
老何的意思就是别说一两天,一两年都成,只要有人能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