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江都科技的展远飞。
自从自我介绍后,李文博就在饭桌上旁敲侧击的打听他的事。
展远飞是有点小傲气的,应该见过些世面。
虽然佩服李文博八年就把生意做大的手段,但顶多是表面客气,附和张中田。
一番攀谈后,李文博也搞清楚了。
张中田和展远飞两方合作,鼓捣出了很多具有本土特色的机器,比如麻花机、饼干机啥的。
简单来说,就是做零食机器的。
八九年的大陆,重工业都在东北,炼钢多,但很多机器国内都造不了。
比如李文博跟商都肉联厂合作的火腿肠机,北斋集团想做,都得从国外进口。
但麻花机、饼干机等拿来做大陆人口味小零食的机器,却有不少机械厂都在研究。
因为国外不生产这个!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国外谁吃麻花啊?
所以最早的麻花机都是国外买来油炸食品的机器,改造成的。
多了一层进口关税,价格也就高了。
因此,张中田和展远飞这类商人,出现了:他们仿照国外的零食机器,改进、自己制造机器,卖给零食生产商。
其中展远飞主要生产设备的电路等精细零件,张中田主要负责大零件制造和整体的组装。
毫无疑问的是,跟电视机、冰箱这种机器相比,他们生产的零食机技术含量很有限。
但国内就是缺这个。
他们做这个,就是能来钱。
八七年一年时间,两人合作卖出机器数千台,赚了三百多万。
妥妥的百万富翁。
之所以有这顿饭局,就是于喜亮想从两人手里便宜拿货。
新一批的饼干机,展远飞俩人要价六万一套。
于喜亮想买六套,那就是三十六万。
落地加上厂房等配套,那就奔着四十万去了。
于喜亮是本市最大的零食商,但年初这关口,他要是拿出这么多钱,账面上可就紧张了,毕竟还有一年的规划要做。
所以请客吃饭,希望能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
最好是先付十万,剩下二十六万分季度给。但人家两人也有话说啊,六套设备建造不要钱啊?
他们也是要支付钱给钢材等原材料厂的。
于喜亮有点着急了,又一杯酒下肚后,说:“这钱我也不是说不给,咱们之前也合作过好几次了,麻花机、水果糖的机器,我哪次欠债不还了?兄弟我是年初真有难处。”
“老于,你的人品我们是信的,但我们年初也有计划。”
张中田叹了口气,看向展远飞。
后者耸耸肩,挺着大肚子说:“我们哥俩也合作挺多年了,小机器做了不少,可赚的都是小钱。所以,我们也打算向更大的家电市场,使使劲。于总,我们也需要钱。”
提到家电,李文博眼前一亮时,突然觉得手肘被碰了下。
他一侧脸就看到于喜亮正对着他不停的挤眉弄眼,意思是让他帮自己说说好话。
不然我请你来,不白来了?
他和于喜亮关系没那么好,之前也就见过一面而已。
如果是别的生意,他其实懒得管。
但对对方提到的家电生意,李文博却很有兴趣,抬手哒哒敲了下桌面,一副琢磨什么的表情。
他才是这桌上最有钱,公司体量也最大。
他一思考,张中田第一个来劲了:“怎么李总,你也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