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体量,往往能决定一个企业在某地的受重视程度。
所以别看李文博现在好像很成功,在齐鲁各地都开了分厂。
但终究只是经营了半年不到的地方企业,和北斋集团这种横跨多个省份的大企业相比,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翟北方敢这样搞李文博,就是有碾压岳坪集团的是信心。
可现在王局却接连说岳坪集团没那么简单?
翟北方一只手拿着话筒,另一只手熟练的拿出烟盒,叼出一根烟,慢悠悠的说:“王局,你想太多了吧?”
那边的王局笑了笑:“也有可能是我想太多,但李文博背后关系盘根错节,绝对不是假的。齐鲁沐家,你知道吧?”
翟北方点点头:“听说过,老牌世家了,以前影响力挺大的,最近没什么动静了啊?”
“那是在商场没动静。”
王局解释道:“你身在商场,官场里的事情知道的少。沐家以前做火柴的,在建国前就是大企业家,后来散尽家产帮助建设齐鲁后,沐家就从商场转战到了官场。”
听王局这么说,翟北方心里一惊。
建国初期可以说是大陆最艰难的几年,那几年愿意出钱出力帮国家搞建设的企业家,后来上面都待其不薄。
最出名的就是中信的荣总。
五十年代荣总带头将荣氏企业实行公私合营,当年被叫做红色资本家,后来成立中信,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三万多员工,总资产达到五百亿的顶尖企业!
沐家,竟然有和荣总相似的经历?
翟北方有些惊讶时,王局继续说:“沐家后来在齐鲁官场生根,虽然已经没了私有企业,但非常受上面信赖,家中子弟也都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香火鼎盛。”
“这我还真没想到。”
翟北方有些吃惊:“可这个沐家,跟李文博又有什么关系?”
“什么关系?”
王局干笑一声:“李文博入狱后,沐家有人连续给我打了个三个电话,问是怎么回事。”
“什么?连打三个?”
翟北方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如果关系一般,打一个电话就差不多了。
沐家为李文博连打三个,摆明了和他关系匪浅啊!
“除了沐家,还有一家姓王的管理,据说马上要坐上当地一个新晋县级市二把手,他们家也来电问我情况了。”
王局说到这,声音中藏不住的苦笑:“这些都还好,最让我惊讶的是清岛工商那边。”
听到这,翟北方已经很惊诧了,忍不住提高音调:“连清岛工商和李文博也有关系?他不是个农民吗?祖上三代都是贫农,到他出生他父亲才变成中农,哪来这么多关系?”
现在翟北方心里绝对挂了好几个问号,怎么也想不明白才入商场半年不到的李文博,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替他撑腰?
王局那边也在抽烟,明显有个吐烟雾的声音,随即说:“李文博倒不是和清岛工商有关系......”
“呼,我就知道。”
翟北方松了口气:清岛虽然不想两广、澳港和明珠那样是一线城市,但也是对外交流非常密切的,发达程度在全国也排得上名号。
翟北方几年前曾想过不少办法,想跟清岛的工商搭上关系,但一直没成功。
毕竟清岛工商接触的要么是全国一流企业,要么就是外企。
北斋集团那时候还只是个小公司,就像现在的岳坪集团。
所以翟北方也认定,李文博还没能耐跟清岛工商搭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