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一样的大碗飘香的红色包装,一样写着“包装内容仅供参考”,甚至他们也叫牛汤面。
不过是北斋牛汤面。
看着北斋集团生产的方便面,在场所有人都升起了一股危机感。
因为这代表,他们被北方第一大方便面商盯上了!
由此催生的无力感,才让这些领导忍不住地骂娘,什么“抄袭”、“不要脸”其实潜台词就是一句话:这不是欺负人吗?
你一个横跨十几个省份的北方顶级大厂,抄袭我们的产品。
还用一样的营销手段,这是摆明了要把我们厂按死在襁褓中啊。
领导们你一句我一句地骂着,李文博却不说话,只等他们没力气,不说话了,才问:“骂够了?骂够了就出出主意,我们该怎么办?顺便提醒你们,他们的味道,也不比我们差。”
瞬间,下面沉默了。
没一个敢说话。
李文博叹了口气,厂里这些领导,一部分是招聘进来的,但大部分都是厂内老员工的亲戚中,选出的一些人。
这些人能力肯定比其他员工强,不然也不会脱颖而出,但强的也有限。
小打小闹时能帮着出出主意,真遇到关键决策,他们就集体哑火。
眼界不够,能力不足。
如果岳坪集团只是个市级的小厂子,这些人已经够为他所用。
但随着岳坪集团极速扩张,这些人才就显得平庸了。
现在岳坪集团的目标是省级顶尖企业,管理层的人才起码都得有何云华的能力才行。
就在大家都沉默的时候,何云华闷声说:“拖着吧,咱们省的市场已经形成了消费习惯,咱们的产品暂时不会被取代,等积累一定资金,想办法再研发一款爆款,或许在北斋集团的影子下,抢下一方天地。”
何云华说得很悲观,这也是其他领导们的共同想法。
岳坪集团凭什么能卖得这么好?
就是因为过硬的产品质量。
小盆友们吃了都说好!
现在北斋集团虽然很不要脸,但抄袭来的质量可是杠杠的。连岳坪集团这种小公司,都能凭借两款产品做大做强。
那如果由北斋集团亲自操刀这两款产品呢?
何云华说完,另一个负责营销的领导也说:“我也觉得咱们还是要把本省的市场占领好,这样咱们就能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都同意何云华相对保守的运营手段。
只有秦海棠,沉默了一会后说:“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念,抢占市场如逆水行舟,咱们退一步,对面就进一步,哪怕竞争不过,也要尽量争取。而且——”
说着,秦海棠看向李文博:“我觉得你应该已经有打算了。”
秦海棠绝对是最了解李总的人,她这么说,大家齐刷刷看向了李文博。
果不其然,李文博站起来说:“本省和外省,我都要。”
“清岛、登州到兰陵一路的空缺市场,要在年前用最短时间占住。”
李文博声音坚定:“华北一带,通过铁路把咱们产品推广出去的策略,也要做,而且要下狠手做。”
一时间,下面都有些沉默,难以置信地看着李文博。
何云华忍不住开口问:“可钱呢?李总,咱们手头资金有限啊,又要扩展省内市场,又要抢外省市场,根本没预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