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看着李文博特没好气的扣掉电话,岳老眉头一挑:“这个孙总,是国家单位的?说话咋这么横呢?”
“私营。”
李文博递给岳老一根烟:“但是关系不少。”
沐抗洪所在的泉城希望是国企,纺织厂可不是。
一个私营企业的老板给他打电话,颐气指使的让他收手——他以为他是哪路大佛呢?
岳老听罢嘿的冷笑:“是国企也没事,你是咱岳坪庄的骄傲,就算是国企想让咱吃亏,我也不答应。”
李文博吐出口烟圈,打趣:“老爷子,那到时候就借您吉言了。”
在村委抽了会烟,李文博回到厂里找到秦海棠:“咱们厂也该完善了,你准备准备。”
“准备什么?”
秦海棠颇有不解时。
“看你对办公的各种业务都挺熟的,这还不明白?”
李文博砸吧一下嘴,说:“咱们这么多流水线,是不是得分下车间?还有员工也得分下职位,把生产、监督、质检、仓管等细分出来。”
“还有卡车,不能一直租,等资金回笼,筹备着买两辆。”
“电话也得接一台进来,不然跑业务还得用传话的......”
李文博说到这,秦海棠忙打断:“你想开公司?”
“总不能一直拿着人家面粉厂的名,做个小作坊吧?”
李文博耸耸肩:“你得做好准备,这家公司以后得交给你管理,到时候给你股份。”
秦海棠想过未来某一天,她会回到明珠,管理某家公司。
但她从没想过会在岳坪庄管理公司。
更没想到李文博竟然舍得让她打理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面粉厂!
秦海棠迟疑一会,皱眉说:“据我所知,每个老板创业成功后,都会对创业公司有很深的感情,会亲自管理,可你却交给我......为什么?”
李文博呵地笑了:“因为我的目标,远不止一家零食厂。咱们在折腾方便面的时候,大洋彼岸的华尔街在通过金融改变世界,硅谷在发起新的技术革命。”
“小秦,眼光要放长远。”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李文博说完起身,特装比的吐出口烟。
后世如果有人听他这样说,一定会骂句“装比犯”,可在八十年代,却很少有人格局能放的这么远。
关键是,秦海棠能感受到李文博不是在说空话。
她一时间有些呆住,但随即就没好气的把账单推过去:“说的漂亮,你还是看看这个吧。减价减得太厉害,咱们市得有几十个小商贩,专门进购咱们的面,卖去别的市。”
“别的地方,早晚也会出现咱们这种产品,你还是想想怎么办吧。”
秦海棠撇着嘴:“别到时候反而竞争不过假冒品牌。”
“到时候再说,我有的是办法。”
李文博伸了个懒腰:“现在当务之急是等资金回笼。”
秋风萧瑟。
北方到了秋收季节,农田里的玉米都收回家了,正是农民最忙碌的时候。
如果是在别的村,李文博还得担心农忙员工请假的问题。
但在岳坪庄完全用不着操心:因为山区农田少。
别的村路上已经金灿灿晒着玉米时,岳坪庄没几户人家粮食充足,这也是之前他们村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