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上海牌,一块手表能换一辆自行车的那种。
王金伦抽雪茄的手微微抖了下,没想到张飞旗这么舍得,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看你心诚,实话告诉你吧,我们公司打算拓展北方市场了。”
果然如此!
张飞旗心思一沉,又问:“那您和岳坪庄的李文博,又是什么关系,您千金之躯,怎么会去那种小地方呢?”
“你对我行程很熟悉啊?”
王金伦故作皱眉,但还是回答说:“那小子新出品的零食很不错,当然了,最关键的是生产速度很快。他们有三条流水线,专门生产方便面。”
张飞旗敏锐的捕捉到了王金伦话里的重点:“贵公司对方便面又很大的需求吗?”
王金团吐出口香烟:“看在这块表的面子上,告诉你也不是不行。我们公司打算来北方开拓市场,主打的就是方便面。”
说着,王金伦冲站在门口的赵路点了点下巴。
赵路会意,立马从随身带的皮包里拿出一沓资料,送了过来。
王金伦随手递给张飞旗。
张飞旗双手接过,只看第一眼就哆嗦了下,资料封皮是:凛冬集团向北产业转移的三年规划。
资料设计的非常精妙,眼看就是专业人士做的。
其中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南北方零食产业的差异,比如北方没有一家大规模、全都认可的大公司,而是小作坊居多。
还分析了接下来几年,随着铁路运输越来越方便,快餐会成为零食业重头。
而重中之重,就是方便面。
规划书中详细分析了方便面在不同人群中的需求状况。
凛冬集团打算先生产十万箱投入北方各铁路试卖,打个水漂、摸索市场情况。
十万箱!
当从资料中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张飞旗狠狠咽了口口水。
十万箱方便面,光是成本都破了十万。可这在凛冬集团眼中,竟然就是打个水漂?
这份规划书,让张飞旗真正认识到了一个大企业的格局和专业。
和人家相比,他算个屁啊。
他从没想过,规划书还能写的这么专业,更没想过,简单的方便面背后蕴含了这么大的市场!
张飞旗又忙往下翻,却见底了,愣了下后抬头问:“王经理,投入十万箱,之后呢?”
“之后?”
王金伦哼地笑了声:“很可惜,我们的生产力光是在南方就有些捉襟见肘了,还没有空余生产力生产十万箱,投入北方市场。”
说到这,张飞旗明白王金伦为什么去岳坪庄了,试着问:“那您和李文博合作,就是看中他们的生产力,能生产方便面?还是说,看中了他们的新式方便面?”
“呵呵,只要花点时间,新式方便面谁都能搞出来。”
王金伦淡淡的说:“最重要的,是速度。岳坪庄三班倒的工作方式,效率很高,这也是我们打算用投资方式跟岳坪庄面粉厂合作的原因,初步谈成的资金,是八十万。”
他们,要给李文博投八十万?
张飞旗眼角开始颤抖,再也忍不住的哗啦站起:“王经理,我们来啊!我们飞旗食品的流水线,比岳坪庄更多。我有三个车间,每个车间都足够容纳三条流水线。”
张飞旗越说越激动:“比速度,我们比岳坪庄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