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志超骑车来到码头时,刚好看到弟弟送饭给母亲后正准备回去,梅志超叫住了他。
梅志超带着他来到检票口,出示了带彩电过来的船员名字,告诉对方,自己是找那个船员拿东西的。
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别说是船上,即便是长途汽车和火车上,经常有人托熟人从外地带东西的。
检票员告诉他,让他先等一下,一会船靠岸,等从这里下船的旅客都走了,再让他们上去。
不然,等会人多说不清楚,还以为他们是逃票的。
等到旅客们都下完了,梅志超才带着弟弟走上趸船,找到那个带彩电的船员。
船员在核实身份之后,不仅打量了梅志超:“行呀,你父亲是高干吧?要知道这种彩电,我们沪城人自己都很难买到的!”
梅志超笑了笑,并没有解释什么,连声道谢后,和弟弟一起抬着电视离开。
看到哥哥居然买了台彩电回来,梅志存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在他看来,哥哥简直无所不能了。
他们抬着彩电经过检票口的时候,所有工作人员都用惊异和羡慕的目光看着他们。
毫不夸张的说,整个海城市都没有一台彩电,大家也只是听说,可今天,看到他们小哥儿俩,居然抬着一台彩电回来,纷纷窃窃私语,都觉得他们家里应该不得了。
80年代可没有什么土豪,所以大家更相信他们是高干子弟!
他们把彩电放在后架上,梅志超一手扶着车把手,一手扶着彩电。
梅志存则把提着饭盒的网兜,挂在车把手上,两只手小心翼翼地扶着彩电的箱子。
即便天色已黑,华灯初上,过往的路人无不驻足留步,远远地注视着他们,如果是白天的话,说不定还得引起短暂的交通堵塞。
他们把彩电搬上楼时,邻居们正准备搬着东西上顶楼的平台,看到他们搬着彩电,一个个大呼小叫。
“哇,志超,发财了,居然买台彩电回来了?”
“哎呀,还是14寸的,了不起!”
梅家装电话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是薛家帮的忙,今天看到他们哥俩搬台彩电回来,惊叹之余面面相觑。
没听说薛家买了彩电。
他们自己家都没买,大概还不至于先帮梅家买吧?
如果他们两家急着谈婚论嫁有所可原,梅志超和薛欣怡年纪还小,这个时候薛家是不可能用彩电替梅家撑脸面的。
有的人心里也怀疑:会不会不是彩电,只是用彩电的箱子,装着其他的什么东西?
“小梅,”那个准备嫁女儿的阿姨问道:“你这彩电是从哪里买的,多少钱?”
梅志超答道:“是朋友从沪城带回来的,1200多。”
“这么贵吗?不过,我也让我女婿去买!”
梅志超笑道:“可不仅仅只是钱的问题,连沪城人都很难找到票,我这朋友在沪城算是有点门路的。”
他们把电视搬回家,许多邻居都跟了进去,即便是打开电扇和台上还很热。
梅志超开箱拿出电视机后,先是试了一下,没毛病。
看到彩电的画面之后,即使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都好奇地指着电视画面说道:“真稀奇,和电影一模一样!”
梅志超立即把电视一关。
邻居们一怔,还以为是家里买了台彩电,梅志超就不把大家放在眼里,大家还只刚刚开了个眼睛,他就要把大家轰出去?
梅志超说道:“家里太热了,我们搬到平台上去!”
大家一听,立即兴奋起来,纷纷主动帮忙朝平台上搬。
有的主动拿出接线板,还从自己家接出电。
有的从家里拿出木茶几摆放电视。
当电视打开之后,邻居们一片欢腾!
一些沪城的知青,看到是沪产的飞跃牌彩电,满满地都是自豪感,立即眉飞色舞地海吹起来!
隔着一条马路,对面长航航道段的三层楼宿舍里,许多人都站在自家的窗口朝这边看。
虽然声音听不太清楚,看到电视机上的画面红红绿绿的,就知道是传说中的彩电,大家都在窗口远眺,久久不愿离开。
还有的拿出给孩子买的塑料望远镜对着看。
把竹床搬上平台后,梅志超让弟弟去找薛欣怡过来。
梅志存本来就想把家里买了彩电的消息,告诉院子里的小伙伴们,听哥哥让他去叫薛欣怡,一溜烟地跑了下去。
梅志超穿过球场的时候,看到许多小伙伴都在孙亚军准备摆放电视的地方占位子,小瘌痢头还给梅志存留了一个位子。
梅志存走过去对小瘌痢头说道:“赶紧到我家的平台上去,我哥哥买了台彩色电视回来!”
小伙伴们一听,一脸惊异和难以置信地问道:“真的?”
“当然!”
这时坐在旁边乘凉的一个科长问道:“什么彩色电视呀,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