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竞争上岗是银都市工商局局领导分奶酪,那么银都市工商局的双向选择,就是银都市工商局中层领导分蛋糕。
张守富局长在银都市工商局竞争上岗动员大会上,说:“我们银都市工商局局领导制定规则,全银都市工商局的人遵守规则,按规则行事。”
好一个规则,上面都在讲规矩、规定,他却在讲规则。
银都市工商局领导分奶酪即人事变动,也有各种套路,新人、想进步的,先任命的偏远点的县(市、区)工商局任职,有背景、关系好的任命在银都市工商局机关或者经济发达的县(市、区)工商局任职。
过几年后,再根据各自的需求,从正面上说,是根据银都市工商局工作的需要再作调动,达不到副科级任职要求的,表现“优秀”的、积极想进步的,可以任命为银都市工商局的股级科(所)长,还有可以任命为各个协会的负责人。
银都市工商局局领导永远给人于希望,而不是终极目标。
银都市工商局竞争上岗后,留出的科员空位,银都市工商局各位领导把和自己有关系的县(市、区)工商局的人员,往银都市工商局机关调动,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事态,近5年里,县(市、区)工商局往银都市工商局机关调动的人数,占银都市工商局机关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现在的行政机关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想当领导呢?
第一、政治上的优势不言而喻,有种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感觉,终于可以当家作主了,有一定的地位,有一定的话语权,多少有一些人管着,一定程度上掌握着下面人的命运,一旦当上领导,为人处事的姿态,就完全变了,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第二、物资待遇优厚,虽然大部分盈利机构职工已经退股清算,但银都市工商局领导还保留小部分中层干部在红盾运营公司等机构中有股份,年底可以分红,所以银都市工商局红盾运营公司的负责人柳民,也牛的很,像是银都市工商局的功臣,另外据说每年年底银都市工商局领导还能分红包,银都市工商局在银都市皮革市场、家电市场等单位还有一部分股份,具体由银都市工商局后勤服务中心在负责营运,银都市工商局领导有较大的财务处置权,至于,领导的下面人的贡献,那就事在人为了;
第三、当了官就能成为,只要指挥下面人干事、不用动手,甚至不用动脑的“鸟人”,当然普通公务人员要想成为只看不干的人,就要有很深的背景或者很硬马的靠山,要么能编织很密集的官场关系网。
应用一位从银都市工商局离职的人的话,说:“大公务员欺压着小公务员,压迫着小公务员干事,享受着小公务员的奉献。”
无任银都市工商局局领导,还是竞争上岗成功的,当上银都市工商局中层领导的,还有被任命为股级科(所)长的都会说,是因为工作干得好,跟钱多少没有关系。
有一次同事聚会,一位在第一、二次竞争上岗没成功的科(所)长说:“这绝对和钱多少有关系,如果没关系,还竞争这么厉害?”
大家都明白,如果当上领导的都说和钱多少有关系,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自己威信扫地,还怎么当领导?
一般公务人员的“双向选择”,是银都市工商局局领导为了增强银都市工商局中层领导的权威,而实施的人事制度改革,一般公务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处室,不同处室的处长也可以选择不同的一般公务人员。
在银都市工商局,一般公务员选择处室容易,10几个处室随便选择,但是,关键是处室的处长要选择你,决定权在各处室的处长,其实这就是单向选择,也就是各个处长在分蛋糕。
各个处长可以给你,也可以不给你,完全凭关系,甚至让蛋糕坏了,也不给你。
这次“双向选择”的规则规定,各个处室的处长如果认为没有合适的人选,该岗位可以空缺,处长可以不选。
银都市工商局有的处长不愿意选择时,还把选择权推给上级分管局长,分管局长同意了,他也同意,形成领导权力的上下连接,行政机关好像成了某些人的私人单位一样。
银都市工商局一般公务员不仅是利益上的奉献者,而且要做到人格上的绝对屈从。
在银都市工商局一般公务人员中流传这样一句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罗良很想问他们一句:“银都市工商局究竟是谁的屋檐?”
在银都市工商局,“双向选择”选得好的,是一种荣耀,选得不好的,则认为是自己人没做好。
还有,下面县里的工商局工作人员在银都市交际网上说:“银都市工商系统在‘内吃内’”。
银都市工商局“竞争上岗”成功的、“双向选择”选得好的,这种优越性,在银都市工商局各种集会上都能显现。
“竞争上岗”成功的、“双向选择”选得好的,在银都市工商局的各种场合趾高气扬,昂头挺胸,有时银都市工商局开大会时,甚至银都市工商局局领导和下面的人形成互动,那情景就是一部现代的宫廷剧,丑相百出,相反,“竞争上岗”不成功的、“双向选择”不顺的就默不作声,安安静静。
在银都市,每年元旦都举行万人跑,银都市工商局都组织报名参加,并统一购买发放运动服,能参加的人基本都是在各自小单位得势的人,但也有可能成为某种交换,这种活动也成了某些人互利互惠的载体。
美国的一位社会学家说过:“如果一项社会改革,存在某些人的私利,那么这项改革就是反公众的。”
我国无数先烈进行革命的初心,就是建立平等、民主的社会,为此我们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怕牺牲。
2006年6月份银都市工商局公布了竞争上岗的结果后,马上各个中层领导到岗位后,银都市工商局的领导又配置了直属的科所长的位置,然后再进行一般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办事员的“双向选择”。
其实,经银都市工商局人教处处长刘长旺制定的,又经银都市工商局领导审核、通过的“双向选择”的规则并不完善,也显得很不公平,不知被称为法规泰斗的银都市工商局人教处长刘长旺是怎么想的?
“双向选择”的规则规定,事业编制的办事员可以选择一般公务员的岗位,一般公务员不能选择事业编制的办事员的岗位,等于事业编制的办事员可以抢公务员的岗位,而一般公务员不能抢事业编制的办事员的岗位,事业编制的办事员占了公务员的岗位,又不执法、不办案,真有“鸠占鹊巢”的感觉,也有一种把一般公务员往死里逼的节奏。
再者,无论是竞争上岗,还是双向选择,银都市工商局的女同事总是有优势的,女同事可以陪局领导、处长喝个花酒,跳个花舞,男同事能干什么?陪领导喝白酒、说白话?又有哪个领导喜欢呢!
罗良平时也有所听闻,下面区县工商局的同事说,看到银都市工商局XX女同事,在X晚上和某某处长在XX酒店的酒吧喝酒,或者在XX茶馆喝茶,倒也没说干了什么坏事,就看说的人,一脸的暧昧表情,也知道事情的不简单。
“双向选择”开始后,很多处室的副职中层领导,甚至科所长就露出一种,包工头挑选民工的眼光,其实决定权最终还是归各个处室的正处长,有时甚至上升至银都市工商局的分管局长。
银都市工商局经检处处长瞿刚厉,性格还是比较豪爽,为人也算磊落,罗良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和瞿刚厉处长有些交结,关系还算不错,于是,罗良“双向选择”时和银都市工商局分管经检的贺云副局长联系,贺云副局长说,你可以直接和瞿处长先沟通,罗良和瞿处长电话联络,最后,瞿处长同意了,罗良还是留在了经检处。
银都市工商局“双向选择”的结果,最不理想的是银都市工商局市场处的包剑鄂和个私协的相强伟,他们两个都双双落选,他们要接受半个月的条例学习,扣发绩效考核奖金,然后都被强制发配到银都市万胜区工商局的偏远的工商所工作,再见包剑鄂时,只见包剑鄂自称,在银都市工商局机关做人没有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