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大唐帝国 > 第三十一章 变化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回到了长安,交了差。听到李世民表扬了阵。但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奖励。所以一切都暂时归于平静。冯子戴留在了东宫,因为上次的事情,冯家已经打上了东宫的印记,所以朝廷顺水推舟冯子戴任了个东宫太子洗马。由于收到了王进公的信件,上面的事情说得很隐晦。不过熟知历史的他经过一阵思考还是发现里面的暗语。

所以再次,让邱志强怀疑历史上李承乾的真实身份和能力。史书上说的,十三岁以前,李承乾表现十分优秀,很多时候李世民出去了,就留下了李承乾监国,由几个老臣辅佐。但是就那以后,李承乾变了,变得飞扬跋扈,成天就一副二世祖的样子,难道李承乾并非是真的失德,而是是一种假象,迷惑他人的假象,难道历史和当时的人全部的都被迷惑了。只是最后失败了,变成以假成真了。宫廷,皇位,权利的争斗是十分的残酷的。什么亲情,友谊都变得十分的脆弱,一击即破。这样做的目的难道就是为了引出一切的隐患,而这几个隐患内部来自于那几个觊觎皇位的兄弟,外部远点就是异军突起的西突厥,吐蕃,回纥,高丽吗。国家继承人如此不堪,的确可以让敌对国家放松一些警惕,甚至还会得到某些见不得人的帮助。

因为一个没出息的君主,绝对比一个拥有雄才远略的君王更对自己有好处。在这样的情况下所以此刻的他变得和以前一样,十分的不堪,嚣张,甚至是失德。

薛仁贵最终还是没有来。毕竟此刻的薛仁贵太小了,而且他拜师学艺不久,此刻的他胸中并无多少本事。天生神力到是真的,十多岁背着近三百斤的黑炭显得毫不费力。所以打算让他继续和他师傅学习本事,李承乾自己明白,此刻的薛仁贵让自己教,或许观念会十分的优秀这个时代,但是他的武艺,军事谋略就不一定有很深的造诣了。最终失去了一块很好的璞玉,因为自己没那个能力和实力去雕刻。但是薛仁贵答应学成归来后投到自己门下,这一点让李承乾十分的高兴。因为在当时,李承乾帮了他一个大忙,薛仁贵从小就定了门亲事,女方就是河西柳家的一个旁支,按说的算是门当户对的,薛仁贵祖上南北朝时候算是镇守一方的大将军,在门阀时代这个身份不差了,虽然此刻的薛家已经败落了。而女方柳家只算是一个旁门小枝。所以就按照此刻来说,身份也是相当。但是柳家女子倒是很喜欢薛仁贵,但是薛仁贵未来的两个小舅子却嫌弃薛家败落后,家贫,人丁稀少,无人撑腰,想赖掉这门亲事,因为薛仁贵父亲在世的时候,早早的下过了礼单,柳家接受了,答应了在柳家女子出嫁的时候陪嫁了几十亩的水田。在当时的河西陇右一带,几十亩的水田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薛仁贵还小,家里就一个老娘和一个小妹。无人给他帮助,所以想趁机赖掉。这件事一直闹了不少的年头了,那天又来了,正好赶上了李承乾苦恼如何把薛仁贵拉拢一起的苦恼时候,所以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感觉很爽快。所以有了李承乾的帮助,这件事很轻松的摆平了。在走的时候李承乾留下了一笔钱,留给薛家娘子和薛仁贵兄妹。好强的他们,李承乾直接的说道这笔钱借给他们家,改善家境,让薛仁贵放心的学习本事。待这件事处理好后,留下了一部份的东西和一封信件。计划在一定的时候送一笔钱过来,让薛仁贵办一件事后就去投靠李承乾。

在前世的他,对于节日的观念就很淡漠,所以除夕在路上过的,就连元宵也是在路上。给这次和自己一起出行的侍卫属下发下了一笔赏银外,其他的都不在处理了。当然苏氏兄弟等人另当别论了......

半年后,此刻长安的最有名的酒楼不再是原来的郑家的酒楼,而是去年才兴起的云来酒楼,听说大掌柜的是个西域归来的汉家商人,虽然是这样,但是却没人敢轻视这里,因为在这个幕后股东就是当今太子,除了几个大大的元老和皇帝外,没人敢在这里惹事,而那几个人都是大忙人,谁又会无聊的干这种得罪人不讨好的事呢。云来酒楼是由原来的云来客栈改装而成,所以酒楼是集住宿和饮食一体的酒楼。酒楼服务周到,文化气息很重,里面有很多李承乾盗版的诗词,吸引了不少的顾客。除此之外,这个时代的首创迎宾也是一个大大的亮点,门口年轻的两男两女,笑脸,轻声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许多新奇的东西数不胜数,同时吸引着许多士大夫,文人骚客的眼球。所以整天里,酒楼生意火爆。酒楼的的打杂小厮,或者称为是服务员,都是王家几兄弟亲自挑选,经过短期的培训的人员。所以还有另一个功能就是探听来自各地的消息。这里没有别的酒楼的歧视,所以一楼的偏厅甚至还有些贩夫走卒。在二楼以上,便是一些高档的消费了。所以消息来源虽然很杂,但是胜在及时。而且各路消息都有,在李承乾没有自己的情报来源时期,这个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当然此刻的长安,除了生意火爆的云来酒楼外,还有几个新奇的事务,其一就是新成立的长风镖局,镖局里有个总镖头几个副镖头,还有就是镖头,镖师很多,打杂的贩夫走卒更多。除此外还有就是教头,教头是叫镖师武艺的,而镖师都是许多的绿林汉子,或者参加大战后离开军队我募兵。镖局主要的作用就是运送护卫货物,人员,重要和贵重的东西。虽然开张了大半年了,接的生意少,但是无一失败,全部圆满成功,但是相对的价格也不高。因为古代的门阀家族世代,所以家族的下人,护卫不少,一般都是自己家族有人运送,所以请人运送的除了几个十分危险的地方,就是一些利润不高的货物。但是没办法前期都是很难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长安北面建立了一个大大的学院,叫长安学院,长安学院位于长安北市以北,与国子监不同的是,这个学院什么人都招收,贩夫走卒,商人,手艺人,读书人。只要你肯学习就可以进去,没有钱不要紧,只要你在学习的时候,边学习边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劳动换取一定的报酬就可以了。里面分了很多学科,但是没有学任何四书五经之类的圣人语言,而是分为建筑,科学,物理,数学,军事等等,除了这些外,还有个神秘的部门,有人传说是学军事打仗的,有人说是研究一些特殊东西的,反正传言很多,但是却没有人知道那个到底是做什么的。

学校刚开的时候,受到很多的牛鼻子,老夫子,甚至大家族的抵制和抨击,认为是误人子弟,不尊孔孟之道。坏了学风,等等,搞破坏的人不少,但是最终还是被抵制了回去,所以整个学院里,基本上没有大家族的子弟,全部都是些寒门学子,或者是一些贫苦,商人,军人等等的子女。来这里。也是为了学个一技之长。因为这个时代,文化知识掌握在大家族手里。寒门就等于愚民。而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的想法存在于不少人的思想中,所以这个学院对于学院存在,对于大家族而言是误人子弟,祸国殃民,但是对于普通百姓和寒门而言就是雪中送炭不为过。因为和平时期,穷人家的孩子,除了种地,就是作为大户人家的家丁小厮,为奴为仆,遇到家主不好人,这些孩子都是猪狗不如了,失去性命,赔上几贯银子就了不起,就是官府也没多少肯过问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没有哪个父母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去做那样的奴仆家丁的。出了种地,卖身给大户人家外,还有就是学一门手艺养活,但是在这个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的年代。真心收徒倾囊相授的师傅很少,所以学习一般很难学到多少东西,加上一笔很大的拜师费用也不是一般的家庭可以承受的。如果出于战争动乱年代,农家子弟还可以去当兵吃粮。不过是没有军饷的。因为那个时代,能不被饿死就了不起了,哪里有多少的军饷给你发呢。最多打了胜仗发点赏银,找人带回家,给家里补充下,勉强可以过活。

所以就算是整体富裕发达的贞观前期,或者说整个历史时期,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古代时期,百姓从未真正的得到过关爱,有的更多的是利用,只是不少的君主知道欲想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所以轻徭薄赋,鼓励农桑,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但是除此之外,就没其他的措施了。加上古代的交通不便利,通信十分的缓慢。下面的官员尸位素餐,官商勾结等等搞得民不聊生,这种情况虽然是不可能全部避免,但是却可以把危害降到最低。(如同21世纪一般,上面政策很优秀,但是到了百姓手里的时候就变成了怨声载道了。想想21世纪的中国除了有点存款外,其他的拿点可以和国际接轨,或许只有腐败领先于国际社会吧。)君王要想可以统治万民,那么就必须让自己显得像神一般。只有神才可以得到百姓心底的敬畏和恐惧。虽然历史上的李世民曾致力于这种改变,因为他相信的是自己的魅力,相信就算是民智开启后,一样的可以尊自己为天可汗。虽然做过很多手段,但是却依然没有打倒,甚至是损伤那些门阀家族。或许有点效的就是武则天吧,因为武则天比谁都够狠。所以那些大家族不敢在她面前放肆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