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小职员奋斗记 > 第四十七章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时光如流水。转眼已经过去了三个月,这三个月对李幼琳而言,并不短暂,她感觉自己如同走在钢丝绳上,战战兢兢地行走,既紧张又刺激。不管怎样,她终于顺利过渡,把那个“代”字摘掉了。期间虽有不愉快,但是并未对她的仕途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李幼琳担任代市长期间,也做了一点儿实实在在的成绩。首先狠抓了教育系统纪律作风整顿,教师队伍中的不良风气大有改观,很多正直的教师和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也不再怨声载道。其次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几个过亿元的外资项目,还有几个重点项目正在洽谈中。这一点,市委书记张高峰也非常满意,因为自林建平生病以来,招商引资工作基本上停滞不前,没有几个真正像样的大项目、大合同得到落实。李幼琳调任金海时间不长,就有大手笔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这也让张高峰脸上倍感增光。为此,他也非常支持李幼琳的工作,李幼琳也懂得应该掌握的分寸,坚持工作到位不越位、服从不盲从。另外,通过她的努力和市委书记张高峰的从中协调,曲乐恒也并没有公开与她作对,这也是让她感到更欣慰的地方。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市政府的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前段时间,秦凯曾经多次在他的同学沈放——个在全省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的省报记者面前介绍过李幼琳的事情。他对秦凯所提供的情况,也很感兴趣,决定到金海市暗地里走访一下,这样也可以树立一个典型,毕竟这是金海市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市长,相信会引发一定的轰动效应。

按理说,当地都有宣传部门,本应该由他们牵线做好宣传工作,显然他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秦凯也未曾对此点破。他认为,自己不出面,由省报的笔杆子做好采写的工作更好。因此,在沈放来到金海后,秦凯一再叮嘱老同学,不要在别人面前提起与自己的关系,免得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让别人认为他们是李幼琳的吹鼓手,马屁精,尽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沈放说:“老同学,你尽管一百二十个放心,这样的事情,我见得多了,也就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不然,没有相当可观的润笔费,我是不会接的。”

秦凯笑着说:“看你说的,怎么会让你白写呢?亏待不了你的,你只需写好就可以了!”

时隔几日之后,李幼琳看到秦凯送来的省报,只见头版头条上显赫的标题登着《女市长巾帼不让须眉,带领百姓迈向新征程》的长达近万字的文章中,全面介绍了李幼琳上任后,,如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锐意改革,录用可造之才,注入新的活力,政府工作更上一层楼,让老百姓看到金海市更加辉煌美好的未来和迈向小康的曙光。报道中还提到,在金海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金海所取得的成绩,总结出的经验,给其他的兄弟县市起到了带头的作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等等。

李幼琳一字不落都看完后,心里很高兴,只是脸上没有没有立刻表露出来。她神色很平静地对秦凯说:“这是怎么回事?我哪里有报纸上说得那么好?”

“李市长,这是前些天我在省报当记者的一个大学同学写的文章,有一次同学聚会我把您的情况向他做了简单的介绍,他很感兴趣,然后就来到我市进行实地采访,也没有和相关部门打招呼,连我都没告诉,自始至终都是他一个人在做,报纸刊登出来以后才挂电话告诉我,并让我转告您有不到位的地方,请多谅解。”

“哦,我说怎么事先一点儿消息都没有,整得还挺神秘!”李幼琳这时才抬头笑了笑。“说真的,张书记看到这张报纸,不会有何异议吧?”

李幼琳说出了心底的担忧。

“李市长放心!我同学来金海前事先征求了张书记的意见,并得到了他的首肯和支持,他做事属于滴水不漏的人,这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何况,他来采访的时候,我们正赶上在外地出差,谁都不会对此有疑问的。”

“是啊,那时候我们还在南方呢!你替我谢谢他,这样吧,你看着买点他喜欢的东西,做为纪念品送给他,另外,他这段时间在金海采访的所有费用也都由我们负责,待会你直接找林主任,就说是我同意的。”

“我和我这位大学同学关系非常不错,他帮着出点力也是应该的。我先和他联系一下再说吧!”

“宣传我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宣传了我们金海市当前的大好形势,这对我们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和优化发展环境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这件事你就按要求办吧!你们同学之间有些事情好处理。告诉你的同学,欢迎他有时间再到金海来,我们一定好好招待他。”

李幼琳看着秦凯点头出去以后,她收拾了一下桌子上的东西,拨通了张高峰的电话。

“张书记,您好!我是幼琳,有事情要向您汇报,您现在有时间吗?”

“有。”

“那我一会儿过去。”

李幼琳放下电话,来到张高峰的办公室。她上省报的事情,要向张高峰做一下汇报,还要感谢他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张高峰看到李幼琳走进他的办公室,很热情地和她握握手,爽朗地说:“请坐!”

李幼琳笑着点点头,把那份省报放在张高峰的面前,对他说:“不知张书记是否看到这份报纸?我刚看过,对此事事先一点儿也不知道,不知您对此有何看法?”

“哦,是这件事情,我知道这件事,和沈记者通过电话,本来准备他来后安排宣传部的负责同志专程陪同,没想到给我们搞了个暗度陈仓,宣传部的同志连记者面都没见过,这样也许是为了增加我们李市长光辉事迹的真实性吧!哈哈!。”

“过奖了,哪有什么光辉事迹,即使有点小成绩也是与张书记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不值得宣传,非常惭愧!”

“哈哈,李市长不必过谦嘛!支持你的工作是应该的,何况在全省宣传我们金海市,这也是无尚光荣的事情嘛!”

“张书记是我的贵人,如果没有您的大力支持,我工作起来不会这么得心应手的。”

“哈哈,客气,应该的!”

张高峰并没有对李幼琳是这篇洋洋洒洒的文字的主角而心有不满。报导中很明确地提到了他,对他这个市委书记在侧面大加褒奖,这也有利于他的晋升。因此,支持李幼琳的工作就是支持自己。如果李幼琳能够将金海市的发展更进一步,那么其中自然有他的功劳。

他已经连任两届市委书记了,他希望在这一届任职期满后,能够顺利提拔到安和市任职。以前,他也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当中,总认为自己的年龄还占有一定的优势,再干几年,组织上自然会考虑他的。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金海市的干部群众就心满意足了。但是,几年过去,眼看几个周边县市的同级领导都走到了自己的前头,他才认识到以前的想法已经过时了。因此,他从现在开始,已经开始想到个人的升迁问题,以及以后在更好的环境中安度晚年的问题,而且这个意识越来越强烈,有时会为此苦恼,为此愤愤不平。

现在好了,他借着省报的沈记者来金海的机会,让他着笔为他在任期间,将金海市的巨变宣传一下,从侧面委婉地为自己鼓吹一下,以便成为他晋升的敲门砖。

随着不正之风的蔓延,为官之道在一些地方变得很不干净,甚至演变得越来越复杂。其实,不止是张高峰这样认为,李幼琳的这种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因为周围的环境使她越来越体察到,当今在从政的圈子里,升迁已几乎成为一个人能力、水平、价值和政绩的唯一标准。不管你是怎么进到这个圈子的,一旦你进来了,你就不得不谋求升迁。你升了,是你有水平,有能耐,你荣耀,你脸上有光,众人也高看你。你升不了,是你没水平,没能耐,无论你多么兢兢业业地工作,只要得不到晋升,你的脸上就无光,众人也看不起你,都会在私下里对你窃窃私语,指指点点的。你要降了,那更是惨了,落井下石的痛苦,众人的唾沫会淹死你。如果晋官像晋升学位一样,凭学问,凭真本事,倒也罢了。可气的是,晋官不全凭这些。说白了,晋升学位又如何?只要有钱或者有权,学位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就像是李幼琳的亲身经历的那样,她曾经的硕士研究生还不是靠不正当途径拿到手的?

人都有善良和正义的一面,张高峰如此,李幼琳亦如此。可是他们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尽管痛恨那些污秽的东西,厌弃那些不正之风,可是他们为了己身的利益,有时候不能拒绝那些污秽的东西。

很多看过省报的人,没有对李幼琳刊登在报纸上,提出过不同的意见,也没有对此议论纷纷,只有曲乐恒和李秋平看过后,心里很不爽。尤其是曲乐恒,他感觉嗓子眼里像是有一根刺,扎得他拔不出咽不下的。他决定这次一定要给李幼琳点颜色瞧瞧,以解心头之恨。

曲乐恒将报纸狠狠地摔在桌子上,他的脑子里在飞速地转圈,他要想出一个对策,给李幼琳以重创。

正在这时,李秋平拨通了他办公室的电话,问他看到过今天的报纸没有。

曲乐恒哼了一声说:“刚刚看完!”

李秋平在电话中试探着:“曲市长,您现在有时间吗?我要向您汇报汇报工作!”

曲乐恒心知肚明,他知道李秋平此时借着汇报工作,要求与自己见面是所谓何事,他很爽快地说:“好啊,你现在就过来吧。”

“好咧!”

李秋平挂断电话后,驱车来到市府大院。当他走进曲乐恒办公室的时候,曲乐恒起身走到门边,将门从里面锁死,示意李秋平坐下。

“我先喝点水,急匆匆往这里赶,还真有些口干舌燥的。”

李秋平从冰箱的冷藏室内拿出一瓶矿泉水,拧开盖,猛喝起来。

“看你那猴急的样子,至于那么渴吗?”

曲乐恒看着李秋平咕咚咕咚喝水的样子,感觉很好笑。

“老大,不瞒您说,现在是春天了,万物都需要一场甘霖的滋润,何况我呢?”

“哈哈,你这个老小子!不过说真的,我们金海市很久没有降雨了,再这样下去,农作物非要干旱不可。你这个水务局局长可不能坐视不管,要想办法积极应对!”

“这项工作我已经在局务会议上布置下去,利用好现有的水利设施开库放水,确保农田灌溉到位。回去后我一定按照您的要求抓好落实。”

“一味的闷头做事,那是行不通的,你看那个臭娘们多会炒作,做了那么屁丁点儿大的事情,就宣扬的家喻户晓,看来我们还真是小瞧了这个女人。”

“真是岂有此理!曲市长,我们不应该总是总是为了顾及张书记的面子而处于被动的局面。该想一个应对的措施,主动出击,让她难受难受。您放心,您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不用您出面,您只需出谋划策就可以了。”李秋平总是会不失时机地恭维曲乐恒。

“对付这个女人,我们肯定有的是办法,而缺少的正是您这个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智者,和扭着乾坤的那双兰花指。”

“不要给我戴高帽子,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冷静的心态,敏锐的思维,她在明处,我们在暗处,一切从长计议,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想,这个女人能够坐上市长的宝座,一定有她独到的能力,以及不为人知的那一面,无论她自己多么精明,凡事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只要静观其变,总会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那一刻,眼下我们需要的是如何找到突破口。”曲乐恒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报纸上不是说过,李幼琳顾大家舍小家吗?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从她的舍小家开始做秘密调查,而不是以她来金海市工作上找破绽。她来到金海的时间并不长,前段时间为了能够顺利过渡,摘掉代市长的帽子,肯定不会有留下腐败的证据,眼下,我们应该做的主要工作是从她的过去着手,金海方面你盯紧了就可以。”

“好的,这个办法好,我非常赞同!”

“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做好保密工作,这是绝密,千万不能让外人知!弄不好会让我们身败名裂、两败俱伤。这件事我只和你单线联系,至于你找谁去调查我不管,但这个人选一定要把握好,不能向他透露与我有关的任何事情。我们这么做并不是要置其于死地,而是出出气,让她夹起尾巴做人。哈哈!”

曲乐恒一再叮嘱李秋平。

“老大您放心,我不会拿这么重要的事情开玩笑的,我一定会掌握好分寸的。”

“哈哈,好的。但愿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会的,我相信!”

曲乐恒与李秋平击了一掌,俩人心照不宣地哈哈大笑。以前,他一直认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领导都会看在眼里,到了换届的时候,他自然会顺理成章提一级,可是,事实证明他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他一方面痛斥不正之风,一方面又在自觉不自觉地学习适应这种环境的能力,甚至强迫自己融入这种环境中。他看到与他一起提拔副市长的人,甚至也有比他晚了几年的人,都提拔到理想的位置上去了,而自己还是原地未动。曲乐恒的心里很是不平,他感到脸上无光,特别是让一个女人取代了自己的位置,他的心里更是火冒三丈。为了能够升迁,他在林建平生病期间主持的市政府的工作中,也是搞得红红火火的,虽没有做出特别大的成绩,但毕竟时间过短;另外,他也特别注意处理好官场上的复杂关系,总怕弄不好影响了自己。他与上下级尽量相处融洽,及时回避并且绕开一些障碍,以期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即将成为未来市长的时候,突然从上面派来了一个女人骑在他的脖子上拉屎,这怎么不让他感觉太憋气呢?

曲乐恒知道金海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他想如果让他担任市长,一定会大刀阔斧地去干一番事业,就在他好容易通过手中的权利打开一点局面的时候,美好的愿望却猝不及防地泡汤了。这不能不说是一记深深地重创,想到这里,他内心的怒火就无法得到平息。一心扑在工作上,却得不到提拔和重用,这说明自己还是没有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在得知自己的市长梦破灭以后,曲乐恒用拳头狠狠地捶了几下桌子,好像在捶打这个造化弄人的命运,令人眼花缭乱的世道,也好像在捶打他那顿生恶念的灵魂。

夜幕已经慢慢地落下了。街道被忽明忽灭的灯光的渲染,其情景有点令人高深莫测似的。

曲乐恒依旧伫立在窗前,整个政府大楼内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在黑暗中还有一个充满野心的男人,正在思量着如何将他心中的敌人打倒。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