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夏魂异事录 > 第二十一章 精神很好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我昨晚睡得很好呢,再没有比昨晚更好的了。十点多就躺下睡觉,我睡下的时候旁边一个阿姨还在打呼噜,可响了。我当时还想着,完了今晚我指定是睡不着了。谁知道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迷迷糊糊就睡过去了,也不会觉得手冷脚冷,也不会觉得有东西压着喘不过气来。”

说到这里严柳的表情都柔和了不知道几分,打从出生还不会喝奶就要喝药了,幼年时不知道。有记忆以来能睡一个安稳觉对严柳而言都是一种奢侈了。可昨晚,简直就是奇迹了,原来一觉到天亮是这种感觉啊!

“我起来的时候发现都七点了,精神很好看到大家都起来了,我就赶紧起来了。”

严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在她看来这就像是在人家家里做客。主人家全部都起来了,你这个客人没有起来,还让主人家等你起来吃过饭洗碗。一想到这个,她就有些羞涩,这简直就是在说自己是个懒猪还是个没有礼貌的懒猪。

“真睡了这么长时间?!”

发出惊奇的叫声的自然是柳宗信了,这可是将近九个小时了呢!

“是啊,好奇怪是不是。我可是吃了安眠药最多就睡六个小时的人呢,居然不用任何药物睡了快九个小时。”

而且要不是当时广播发出了声音,她很可能会一直舒舒服服的睡着呢。

“能吃能睡是好事,哪位大师在那里?我们还知道几个案件,问问那个大师怎么解。”

严大伯已经明白了,恐怕这个神农门是真的有本事的。他们之前因着找人做迷信之类的,最后效果也就维持了一天就没有用了,就一直觉得是巧合,也不相信这些东西了。看来这其中是真的有原因的,这不仅有效果,还是特别有效果呢。不过是那些人没有用,而这个神农门是真的大师所在了。

“那是之夏的师父,大家都叫师父的。你们也别叫大师了,还是同大家一般叫吧。现在这个点,我也不知道师父在那里呢,我待会去问问之夏。”

严柳此时见自己大伯这么着急,顿时也想到了恐怕自己的情况,是真的同神农门有关系。一想到自己的病真的能够治愈,原本还有点忐忑的心顿时放下了。对将自己引进来的玉之夏,严柳充满了感激。叫玉之夏的名字也显得特别的高兴起来,几个叔伯舅都听出来了,看来自己这个侄女(外甥女)是真的交到一个好朋友了。

“吃完饭先去给神明上香吧,我师父的一切都是神明给的,你要感激我师父也要感激神明。”

玉之夏进来就听到严柳的话了,直接就开口说道,接着道“我师父刚刚吃完饭去金山了,要问案看病就等一等吧,等到八点半到九点左右我师父就回来了。今天没有班,来的病家不多所以师父看时间足够,就去看金山建设的情况了。”

玉之夏解释了一下,他师父也是看清楚的。他们这里信徒不少地方却不大,为了怕信徒来了没有地方住,也怕给食堂压力太大。于是黄林师父就安排了班,每月的某些天数安排这些人来住宿。

而一些病家倒是可以直接住进来,倒不是强制性不让人住,不过是为了大家着想罢了。如今科技发达,真要听道的话直接就在别的地方远程听道就可以了。至于看病的话,除非是对案,要不然的话可以让黄林师父教导出来的弟子看的。

那些弟子自然就是墨之风四人,他们在其余四个地方都有分坛。还有一些是最早跟着黄林师父的人,那些人跟着黄林师父学了不少,一些有慧根能学法术的,黄林师父也教会了他们。

黄林师父经常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就算是能够活两百岁,救得人也只是一个人救那些人罢了。若是他能够带出能救人的人,那么能获救的人就更多了。而在他百年之后,自然也会有别的人救人,这份传承就不会消失。

那些小病,简单的口舌之类的,自然是可以让那些弟子干儿子去做。他们也都是有法力之人,也可以沟通天地。不过是面子不够大,所以只能解决一些小麻烦小问题。大一些的就有些不成了,最后依旧是看黄林师父的才行。

“那成,就麻烦你了。”

作为几人之中年纪最大的严大伯,作为代表发言了。

“你们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可以去听听道,六代循环解开之后若是多听听道学学道,对你们为人也有好处的。”

玉之夏知道很多人来这里解决了这些事情,就会走。在他们看来病情好了,能够顺顺当当赚钱了,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可不知道那些六代的冤魂那里可能就这么放手,他们其实还在看后代子孙的行为。

如果真的就是去那些地方说一说,就能够解决问题,那他们有些为何要纠缠百年之久呢。当时的放手,只是看在黄林师父这个摆渡人的面子上,人家说以观后效就是这个意思了。若是你没有改,那说再多也是没有用的。你之前说的什么自己祖先错了之类的话,不过是为了摆脱病痛和不好的运气的办法罢了。

他们都不是好忽悠的,你自己其身不正,如何能替前人说话。不过是争取了一个缓刑罢了,前人罪后人承担。这可同法律的一人做事一人当不同,因为前人所为很多都是为了后人的利益。你享受了这份权利,这份利益,就别想着能够置身事外。

就像是古代皇帝的株连九族,有些人说这也太残忍了。那些贪官污吏杀死就成了,怎么能够祸及妻儿呢。可你要知道,那些贪官污吏自己能吃下多少,用下多少。这些妻儿难道就没有享受到么,怎么可能没事了大家一起用这些不义之财。有事儿了,就是哪个弄来钱的人俯首,其他人却不承担任何责任。

所以很多人以为自己脱开病灾了,之后出去继续胡天胡地做自己的事情。运气好的时候没什么,等真的到了运气再次差下来的时候,之前你所欠下的你祖辈欠下的就一起报了,到那个时候往往是来不及了。

“学道吗?学什么道?”

柳宗信脸上带着疑问,他一直以来对这些玄门的认知,都是帮人消灾解难然后收取报酬。所以对于神农门的认知也停留在这里,可如今看来似乎不止呢。他想到刚刚上来的时候,确实有个人坐在案首上说着些什么,而底下不少民众。

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早先的那些‘法轮功’之类的邪教来了,作为政治人员对这个可是很敏感的。要不是如今看来这个神农门确实是有本事的话,他都要大骂这些人是骗子了。可有本事有时候不代表着就是正派,得看这所谓的学道的导向性呢。

玉之夏对人的面色变化敏感的很,一下子就看出来柳宗信的疑虑。玉之夏并不解释,只是道“你们去了就知道了,听一听我们这边的为人之道吧。”

三人点了点头带着严柳,一同去了楼下学道的地方。等到九点半的时候,黄林师父同一个弟子走了进来,这是回来了。他们四个人看到了,但又想到刚刚听到关键时刻呢,有些舍不得。

“等一会儿吧,等师父上班了,就会让开道的弟子同我们说的。师父回来也要休息一下的,去金山又不是只走走过场。”

金山的风水,环境随时随地都要注意着,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去看一看的。每一项工程的进行,都可能改变金山这个道场的运势走向,师父基本上每天都争取去一趟,就怕这个地方建设不好。

“那正好!”

他们刚刚听到的道,是讲孝道的,说起来真的是很有道理。哪位师姐说的,让年纪大的老人都不要再劳作了,应该留在家里或者在这里学道,免得削减了子孙的福禄。

有人会说老人也赚钱,帮着子孙建设一个家,特备是如今子孙压力大的,老人正好可以减轻负担。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欠债的,以前是只有父母工作,工作之后这笔债依旧会在,并没有减少很多。而等到儿女长大之后,一家子都在劳作,可这笔债甚至会更多起来,并没有减少。

生活之中需要花钱的地方会越来越多,到最后第三代长大了依旧是在还这笔债。而有些人家老人年纪大了不做了,反而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甚至债务反而会减少。

原因其实很简单,一部分是暗中的缘故。另外一部分就是,子女孙辈都觉得自己赚的钱差不多了,反正家里不是还有大的人在赚么,债务是他们的问题。所以有些老人都七老八十的了,还在为子孙操心。

而那些老人年纪大了不做了的家庭,后辈子孙就有了压力。都想着自己上有老下有小的了,家里还有债务,所以要更加努力地劳作偿还一切。他们不会去铺张浪费,不会去花用过多,最后自然就发现债务满满的就少了。

而那些还在劳作的家庭,他们的子孙后辈一直活在长辈的庇护之下,慢慢的长进的就少了。人都是有依赖性的,老人不放手孩子就长不大。那些啃老族的不正是如此,正因为他们知道不管他们怎么做,长辈最后都会帮助他们,所以他们心安理得。

其中就举了一个例子,是一个七十二岁的老人家,如今还养了二十八头的猪。每日凌晨三点就要起来烧猪食,打理猪圈,晚上要忙到十来点才能入睡。

就这么做了着这么多年,养育了两儿三女。当地风俗女儿是嫁出去的,没有责任养老,最多就是凭借本心孝敬。儿子是养老的,她小儿子都三十岁了,大儿子都三十四岁了,赚了钱也到不了老人手上。

老人刚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是六七年前,那个时候六十多岁了,当时黄林师父就让她不要劳作交给子孙。她就说,她不做的话家里的债务,人情往来就没人负责了。可实际上六七年过去了,她从原来的一日三餐,到如今连早餐都减少了。

她的两个儿子也赚钱啊,大儿子结婚了说要养家所以就没有供养老人。小儿子还没有结婚,半年时间不到,赚了五六万。这等水平在普通人家也是差不多的了,可最后拿到家里的只有一万不到。其他的钱全部去旅游去了,德国法国英国,不知道走了多少个国家。

花这些钱的时候,他完全没有想到家里还有债务没有还。而这笔债务不是他们父母先头欠下的,而是他们父母为了这两个儿子欠下的。就是在两三年前,两个儿子说要买房。六十多近七十岁的母亲将毕生的存款拿了出来,还借了不少钱一人二十万的给了儿子。

两个儿子都觉得老太太还挺能干的,小儿子还好一些还会给一点钱。大儿子觉得这么一大笔钱你们都能拿出来,那必然是不差钱的。再说你们不是还能劳作么,那就自己还债就好了。

当时严柳两家的三个男人是惊呆了的,那个老人七十多岁了啊,还没有得到儿女的孝敬呢。显然这种情况在乡下是比比皆是,甚至一些城里人,仗着父母有积蓄有退休工资不也是如此吸血么。就是被拿出来做例子了,老人居然还是没有说儿子一句坏话,也表示了女儿让她歇一歇,每个月给她一些花销。她却觉得自己的女儿是外嫁女,不能祸害了女儿,而且能够给多少呢。少了不顶事,多了女儿的婆家指定会不高兴。

最让人无语的是,她还说都是自家男人如今不干活了,要不然的话家里的情况会更好。老人完全没有想过,自家的丈夫如今也七十几近八十岁了。而壮劳力可是家里的两个儿子呢,反而是完全不承担家里的任何事情,却享受着这份家里带来的利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