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选什么项目?”盛昌吉说:“我今天来的目的,就是要跟着你老弟跑,你的项目,我一定参与。当然,我就不必跟着大家跑了,直接找你,哈哈。”
郭博文宠辱不惊:“我今天要能找到风投介入,自然不差钱了,要是找不到,只能说我的项目没有前途,那就再找了。我们之间的合作嘛,再说吧。”
“再说好,再说好。”盛昌吉见郭博文没有把话说死,非常高兴,觉得今天还真是没有白来。
这时,大厅外面来了好几辆车,只见一群人从车上下来,鱼贯朝大厅里走来,这群人胖瘦不一,但个个看上去都很精明,打头的正是黄瑞鸣。他对于这里很容易,一进门,就跟组织方握手,然后把自己身后的人一个个介绍给组织方。
郭博文故意面露喜色,对盛昌吉说:“盛老板,今天的路演很有意思,看见了吗?这是最具实力的江浙财团,他们都来武汉参加路演了,那今天的项目就不差钱了,盛老板,失陪了,我要让我的合作者好好准备一下。”
盛昌吉哪里知道什么江浙财团,他只看见这路人马似乎来者不善,连组织方都对他们异常恭敬,那肯定是有钱的主,忙注目观看。
郭博文回到自己人身边,对黄亚玲和林雅晴说:“好消息,我们的人来了,雅晴,这出大戏就看你唱了。”
林雅晴自信地点点头。
这时,江浙财团地出现,在整个大厅都引起了轰动,许多参加路演的项目都在议论财大气粗的江浙财团会看上哪个项目,会投入多少钱。盛昌吉在旁边听得心直痒痒,恨不得上前和江浙财团讨近乎,打听一下他们的投资秘诀。
好容易等到路演要开始了,盛昌吉还是没能和江浙财团搭上话,只有赶紧回答郭博文这边,坐在他的旁边,看他如何行事。
郭博文依然对盛昌吉等人不理不睬,只是在和林雅晴商谈着什么,黄亚玲则看着盛昌吉等人。
主持人宣布路演开始了,首先介绍了参加路演的几个项目演讲人,然后又介绍了各路资本,最好宣布路演开始。
第一个上台演讲的项目是一个传媒项目,传媒项目目前在市场上属于比较火热的项目,公司老总也显得胸有成足,他介绍本公司的传媒运营不是纸质传媒,而是动力传媒,是通过车辆在城市内移动,向市民介绍广告内容以及与市民进行互动的活动方式。这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广告经营,能直接感受到受众的多少。,在介绍的时候,下面的资本、机构就在议论等到这位老总发言完毕后,马上就有资本代表向他发问目前多少台广告车,覆盖了多少个城市,并在获得资本后,能在多少时间覆盖全国的大中城市。
周阳听得一头雾水:“这是宣传什么?这公司是干什么的?”
黄亚玲说:“广告公司。”
周阳这才明白:“广告?这样做广告?有效吗?”
黄亚玲说:“看电视时看广告有效吗?这是在找一种新的广告宣传方式。”
盛昌吉见郭博文手下的一个小丫头都这么内行,越发对郭博文敬重了。
路演第一炮就赢得了关注,后面的路演项目人越发兴奋,一个个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就轮到自己。
紧接着上台进行路演的是一家餐饮公司,这家餐饮公司的口气很大,一开口就说要做大民营企业,听得连周阳都摇头:“难道民营企业只有他了吗?”
没有人搭理他,大家都被其老总的演讲内容吸引了。这家餐饮公司有产品,有门面,有名气,致力于连锁经营,尤其是来自于美食故地成都,对资本的吸引更具一种魔力。
郭博文拿着笔,在纸上画着,盛昌吉好奇地看着他画什么。
不一会,郭博文就根据对方的介绍,算出了大概的盈利额。盛昌吉只看着一些数字,不知道到底是多少。
“老弟,这是多少?值得投资吗?”
郭博文笑着说:“要是听他讲,那绝对值得投资。”
“是吗?那利润是多少?”
“品牌推广,加上服务的内容,一般而言,一年的利润最多一千万,但如果按照路线说的这种模式,那就要放大很多倍了,尤其是以上市为目标,如果实现了,就是一本万利。”
“真的?怎么会?”盛昌吉说:“餐饮就是看着热闹,真能赚这么多钱?”
“他可不是只做自己的餐饮。”郭博文说:“你没听出来吗?他是一个开放的品牌经营公司,要吸引今后所有出来的餐饮品种。也就是说,只要有什么特色菜打响了,他就会提供推广帮助。你觉得对于一些草根餐饮户是不是会有很大的吸引力?这样,他旗下的有名的美食品种不就是越来越多了吗?几年下来,会囊括多少品种?”
“那就是包赚不赔了?”盛昌吉感兴趣地问。
“那要看对方的管理能力。”郭博文说:“餐饮业不容易进行财务控制,有时推广一个餐饮品牌,所做的预算和最后花的钱,完全是两个概念,这一点,所有的风投都会有所顾忌的。”
这一说,盛昌吉又有些失望了。
“另外——”郭博文说:“投资这样的公司,主要是看其能否上市,这样,才能让投出去的钱成倍放大。但能否上市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团队成员能否保持稳定,急速关键所在了。餐饮业人员流动性大,谁知道这个团队的成员能维持多久,会不会在推广期间被别的公司挖走呢?如果伤了筋骨,那所有的努力,说不定就白费了。”
盛昌吉点头:“老弟,还得说你是内行,这听这么一会,你就听出了这么多名堂,比我强。老弟,一定要带着我们。”
郭博文说:“我现在都在找资本,怎么带着你?盛老板说笑话了。”
“怎么是笑话呢?”盛昌吉说:“我绝对是认真的,只要你开口,钱我就打过来。”
“没那么简单。”郭博文说:“先看路演吧,马上就该轮到我的项目了。”
盛昌吉只好先闭住了嘴,耐心地等着。
郭博文一边看,一边向盛昌吉介绍着,把他的心撩得痒痒的。
这时,主持人报出了青年社区项目,请林雅晴上台进行项目演说。
林雅晴镇静自如地站起来,拿着文件夹往台上走去。郭博文朝江浙财团那里看了一眼,见黄瑞鸣正和几个人说着什么。看见林雅晴上台,他用手指了指,然后江浙财团的人都开始专注地听着。
盛昌吉凑过来,讨好地说:“老弟,我觉得你这个项目不错,那天,报纸都登了烂尾楼谈判的消息,有这么大阵势,肯定吸引人。”
“不一定。”郭博文说:“烂尾楼项目只是在谈,谈得怎么样还不知道。这点,风投资本都清楚。钱不是那么好拿的。”
这时,林雅晴已经开始进行演讲了。她开篇只抒,把自己的项目介绍了出来。搞风投的人都是明白人,听歌个大概就是知道主要是做什么的了,但却都被林雅晴的讲述所吸引,林雅晴是目前为止,在讲述时最安静的一个项目。
等到林雅晴介绍完自己的项目,恭请大家提问时,下面的风投资本、机构都立刻开始了提问。
“从你的讲述当中可以看出,你这就是为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大学生提供住房,那你怎么与房屋中介区分开呢?能打败这些中介吗?”
“为什么要打败他们?”林雅晴说:“这事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房屋中介为所有需要房屋的人提供服务,而我建立的青年社区,只为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服务,我的市场和受众群要窄一些,为什么要打败房屋中介?甚至我们连竞争对手都谈不上。”
一家风投机构马上提问道:“你要提供住房,那你有房源吗?”
“有。”林雅晴回答:“虽然现在房地产项目很火热,但其中境况如何,地产商心里有数。我向机构地产商咨询过,他们愿意为我的项目提供整栋楼的房源,价格还很有竞争力。同时,武汉还有许多烂尾楼,这些烂尾楼所处的位置还在市区内,我已经与我的合作者在谈武昌的一个烂尾项目,拿下的把握很大。即使拿不下来,我也不会为房源担心。”
这时,江浙财团的代表发话了:“你的项目很有吸引力,但你为什么要限定入住者的年龄和学历?成员越多不好吗?”
“我不愁招不到租房的人,所以没必要多多益善。相反,我设定一个基本的条件,能找到最具优势的客源。我想,我开办的青年社区,不仅仅只是给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个居住的地方,而是要让他们在一个群体中生活时,激发他们的野心,帮助他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创业或者找到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如果不加限制,那么住进来的只会是乌合之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