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晴看着那三家装修精美的酒店,再看看在二楼走廊上的广告标识,觉得非常别致:“你这广告是哪家公司设计的?很醒目,很吸引人呀。”
“这个呀......”郭博文说:“这是一个合伙人的专业,在这里卖烤猪脑,是广告专业的硕士,这广告就交给她打理了。”
“广告专业的硕士卖烤猪脑?”林雅晴感兴趣地问:“是怎么回事?”
郭博文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走,下去尝尝烤猪脑的味道。”
“不好吧。”林雅晴有些迟疑地说。
“有什么不好。”郭博文说:“顺便提提意见。”
郭博文和林雅晴下车,一前一后走进店里。店里的伙计都认识郭博文,忙招呼,还有人连忙去告诉董梅的姨夫。
不一会,董梅的姨夫就来了:“博文,有事吗?”
“姨夫,没什么事,这是我在银行工作的朋友,来看看。你把滚豆腐和烤猪脑上一份来,再拿一盘小馒头吧。”
“好。”董梅的姨夫连忙布置下去,郭博文招呼林雅晴坐下来。
“来,尝尝这里的招牌小吃。我们现在就靠这小吃打天下。”
林雅晴没有推辞,也想看看这里的主打菜到底怎么样。
不一会,俩碟精致的小馒头送到了面前。林雅晴一看,这和街上普通的馒头不一样,个头中等,但每个馒头都有动物造型,这俩碟馒头正好把十二生肖的造型占全了。
“有意思。”林雅晴说:“在主食上动这脑筋,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吸引人。我敢肯定,每桌客人都会选这馒头当主食。”
郭博文说:“没错。我提议每次上主食前,让客人自选,造型花色也很多,这是一道开门的生意,对于儿童来说,回头客相当多。”
这时,服务员端上来一大碗冒着热气的、红彤彤的滚豆腐以及六份烤猪脑,又送上一盘牛肉片。
林雅晴看着滚豆腐,问郭博文:“这里面是牛肉沫?”
“对。这是小梅的姨夫模仿麻婆豆腐的做法,把豆腐打烂,和牛肉沫、加鸡蛋混在一起,用热油爆炒,再加上红油,滋味别具一格。是最好的下酒菜。”郭博文又指着烤猪脑:“这菜没吃过吧?重庆特色菜。一个重庆大学广告专业女硕士回家的创业项目,现在已经在街道口开了一家分店,主要为夜店提供宵夜食品,明年又会开一家分店了,在光谷大学城那里。”
林雅晴看了看周围的几张桌子,见都有烤猪脑,而有男客的桌子上,滚豆腐是不可或缺的。
“你这点走什么路线?”
“这里有三家店。”郭博文说:“档次是逐渐提高的,最前面的一家店,档次最高,基本上只接预定生意。其余两家一家从装饰上主要是接待喜欢浪漫情调的人,这里是为家庭聚餐准备的。”
“只接受预定生意?”林雅晴说:“这样做生意划算吗?”
“想不到吧?”郭博文说:“这是那位广告专业的女硕士提出的饥饿营销法,精致餐饮只要敢打出牌子,就有人来尝试。为什么要把那家店放远一点?就是要和这里区别开。可以看看湖景,有那么股把酒临风的味道。哪天,你叫上华子明,我在那里接待你们。”
“你这餐饮想做多大?”
“没想过。”郭博文说:“我只负责点火,想做大是经理人和所有者的事,我只负责收钱。不过,我曾看过一份报道,讲李二鲜鱼的发家故事。说开始周围到处都是做鲜鱼的餐馆,三年后,就全部变成李二鲜鱼一家了。你看看这,有这味道吧?晚餐基本上炭烧鸡的天下了。”
林雅晴有些感慨,对郭博文越发敬佩了。
郭博文递给她一个馒头:“来,尝尝。”
“我属猴。”林雅晴笑着说。
郭博文拿起一个猴子造型的小馒头递给她,林雅晴接过来,饶有兴趣地看了看,然后才咬了一口,又拿起筷子,吃着滚豆腐、烤猪脑,觉得味道的确不一般。再想想他刚才说的话,回想当初自己离开他时,跟他之间的差距并不大,甚至前景比他还要好,但现在,他已经远远走在自己的前面了。
品尝完店里的特色菜,两人走出酒店,林雅晴再一次打量着周围的环境,见这里适合开酒家的位置不少,因为对东湖水质实行保护,临湖的酒家已经拆除了,只有郭博文说的那家陆上酒家很醒目地立在那里。从发展趋势和郭博文的规划看,估计要不了多久,这里就回成为炭烧鸡的天下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郭博文说:“这里临湖近,还是要做出雨的特色,现在,我们的厨师正在琢磨怎么烧鱼。”
“你原来说你不想做大,现在弄个餐饮,就要不少厨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那是酒店的事,我不操这个心。”郭博文说:“现在一个点一天的利润就是一万元,多数厨师是来学技术的,食宿自理,起码要学半年才能出师。这就等于我们节省了人工费,还收加盟费,这一进一出是多少钱?这个模式,对我来说,是成功的。”
“你为这费了多少脑子?”
“许多事情都是临时想到的。”郭博文说:“幸亏请了能干人当助手,同时,也主意联合,看,餐饮方面的广告就不用操心,有烤猪脑的主人一人策划,酒店生意好了,就带动了烤猪脑的销量,一举两得。”
“你请了什么样的助手?”林雅晴感兴趣地问。
“你的校友。”郭博文笑着说:“还记得我以前跟你说的再KTV做酒推的大学生吗?她是武大学工商管理的,还修了好几个专业,一等一的人才......”
“是吗?”林雅晴还记得郭博文跟自己说的这个人:“你怎么找到她的?在夜总会里?”
“不是。”郭博文把经过说了一遍:“巧吧?难得的是认同我的理念,愿意守着我那间工作间。”
林雅晴说:“那你还要人吗?我来如何?”
郭博文笑了:“你?那怎么行?”
“怎么不行?”林雅晴说:“我可是认真的。”
“行了。”郭博文说:“我可不奢望把有本事的女性都弄进我的公司。你今后是做大事业的人,在我这,绝对屈才。”
林雅晴不满地哼了一声,然后上了车。
“怎么样?”郭博文开着车,问道:“我这个投资人还合格吧?还有一些小投资项目,都是开着小店经营的那种。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过什么纰漏。”
“了不起。”林雅晴说:“你这眼光和判断,完全可以做风险投资了,怎么没想到呢?资本不够?”
“做风险投资太累。”郭博文说:“我不是时髦的人,对只有创意的项目把握不准。要是跟风,可能就晚了。”
林雅晴明白郭博文是个稳重的人,并不热衷于冒险。
两人分手后,郭博文回到自己的工作室。不一会,黄亚玲也回来了。
“怎么样?”郭博文问道。
“还不错。”黄亚玲喝了一口水说:“我看了这家企业的产品,是生产绝缘开关的,从介绍上看,是这家企业的独有专利产品,发明人是企业老板的父亲,基本上所有的电器产品,包括汽车,都需要这种新型的绝缘开关,销路不成问题。”
“那问题出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