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董梅说:“不觉得时间急了点吗?怎么准备?要不,让我姨夫来做一桌子菜吧。”
“你这一说我还真想起来了。”郭博文说:“当初我和她还去过你姨夫那吃炭烧鸡。那就让姨夫来做炭烧鸡,还有滚豆腐,烤猪脑也应该弄来。好在地方不远,还能保持口味不变。”
第二天,郭博文特地找到董梅的姨夫,跟他说了自己要请客的事。
“没问题。”董梅的姨夫说:“你不用管了,我四点半就把一切都跟你弄好,不耽误你五点吃新鲜的。”
郭博文把一切都安顿好了,想到上次林雅晴对自己说她最喜欢吃的酥皮扣肉,决定到那天专门去订这道菜。
到了星期天,林雅晴和华子明做了一番准备,然后开车出发往郭博文住处驰去。
在家里,郭博文也在忙碌着,董梅的姨夫已经把炭烧鸡等特色菜全部弄齐,然后就赶着回去照顾生意,郭博文也从饭店里买来了酥皮扣肉放在桌子上。
“这是什么菜?”董梅问。
“酥皮扣肉。”郭博文说:“我这位合租者最喜欢吃的菜。”
“女孩吃这?”董梅有些惊奇地说:“她是胖子吗?”
“什么胖子?跟你当初一样苗条。”
“那怎么喜欢吃这么油腻的菜?吃了不长胖吗?”
“这个呀,说来话长,等晚上我详细讲给你听。”郭博文说。
“话长?”董梅打趣地说:“你以前说你们之间没什么故事,怎么现在说来话长了?看来,还是有故事的。”
郭博文笑着说:“就是有故事,也不是什么猎奇的故事,很普通。”
“我不觉得普通。”董梅笑着说:“老实交待,有什么想法没有?”
“真没什么想法。”郭博文说:“当初要不是经济困难以及想找个离单位近的住处,怎么想到合租呢?再说了,你还不了解我?我是要把一切都解决好了,才想着去恋爱的。跟你不就是这样吗?不然,早就约你见面了。”
董梅点头:“不错,这是你的特质。那你们不是没联系了吗?怎么现在又联系上了?”
“是没打算联系的。”郭博文说:“你想,她想过的是学术生活,我们过的是赚钱的市井生活,能聊一时,聊不到一世。这次是偶然遇见了,结果双方的变化都挺大了。所以,才决定建立起联系。好歹,她还是银行职员,又在光谷上班,对我有帮助。再说了,我还有点私心。”
“什么私心?”
“这不小玲也不小了,总跟着我在期货公司和其他地方到处跑,长久也不是个事,她妈还有她外婆总跟我说起她的将来的婚姻什么的。正好,我这位合租者的老公在华科大当副教授,又负责什么科研,手下硕士生、博士生都有,让他们给小玲关心一个,总没什么问题吧?顺利的话,连熊琴一块解决了。”
董梅笑了:“怪不得人愿意跟着你干事,你这哪是老板?跟个家长差不多。哎,待会两人都是有知识的人,我要注意什么?”
“这有什么?”郭博文说:“现在是什么时代?还讲究这么多?术业有专攻,你又不是什么文盲。再说了,他们很好打交道的。”
两人正说着,就听见屋外林雅晴的声音响了起来:“郭博文!”
郭博文连忙走出去,打开门一看,林雅晴和华子明正站在那里,忙招呼两人进来。
林雅晴第一次来这里时是晚上,又是急匆匆的,当时什么都没看清楚,现在,对着这屋子一通打量,才见识到了奢华所在。
“我记得当时我第一次来这,只觉得中央空调开得很舒适,其他的都没印象。”
“那时我都没印象。”郭博文笑着说:“来,我给你介绍介绍。”
郭博文说着,扶着董梅站在林雅晴和华子明身边:“董梅,我的至爱。”
董梅红着脸,轻轻推了他一下。
郭博文又指着林雅晴说:“林雅晴。你不是一直想知道当初和我合租房子的是什么人吗?就是她,苏州美女。这位就是她的先生了,也是我的华科大校友、师兄......华子明。记住他,未来的院士。”
华子明说:“哪里,这么说过于狂妄了。”
林雅晴仔细地打量着董梅,见她虽然因为怀孕而身体有些臃肿,但只是肚子大,整个体型并没有改变,再看她俏丽的面容以及对郭博文的依恋,明显可以感觉到郭博文刚才说的那句话是出自内心。
林雅晴笑着伸出手,和董梅握在一起:“以前我和郭博文合租时,就问过他将来找个什么样的女朋友,他说要等一切都安顿好了之后再找,没想到我搬出去不久,他就实现了他的理想。看来,我是他的灾星了。”
“哪里......”董梅说:“我开始没想到找个富豪,只想找个有能力的男朋友,哪里知道他有这样的财富,心里还好一阵矛盾。来,大家别站着了,先吃饭吧。”
林雅晴小心地扶着董梅,走进了餐厅,郭博文招呼华子明跟在后面。
一走进餐厅,看见满满一桌子菜。林雅晴一眼就看见了放在桌子中间的酥皮扣肉,不由得又想起了自己第一次陷入人生低谷时,郭博文对自己的帮助。再看看其他的菜,一锅炭烧鸡,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让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和郭博文一起在风光村小店里开怀畅饮的夜晚。
“你还特地去买炭烧鸡?”林雅晴问道。
“没有去买。”董梅说:“我姨夫就是做炭烧鸡的,就在风光村开的炭烧鸡店,是我特地让他来做这一桌子菜的。”
“是吗?”林雅晴有些惊奇地说:“我和郭博文以前就在那吃的炭烧鸡,原来是一家人呀。郭博文,你是不是存心的?”
“我也觉得这世界够小的。”郭博文说:“不过当初我们俩没见到厨师吧?更没见到小梅。”
“要是见到我们俩在一起,只怕你后来追她就有麻烦了。”林雅晴说着,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郭博文招呼两人坐下,然后对林雅晴说:“当初我们俩去吃炭烧鸡,只觉得味道好,现在,这已经成为一道名菜,在全国好几个城市都开了店,全部是买的我们的技术。再看看这滚豆腐,麻辣鲜俱全,是喝酒人的必备的一道菜。再看看这烤猪脑,是一位在重庆读研的女生专门学的技术,现在,已经开了三家店,是夜总会宵夜必备的一道菜。”
林雅晴和华子明品尝了,觉得味道的确不错。
“看来,当初你跟我说的那些理想宏图,都在一步步实现了。现在,有几个小公司是在你的资助下发展起来的?”
“有二十几个吧。”郭博文为她数了一遍:“现在,我还真想找你。你们招行在光谷,如果对一些想贷款的企业进行了考核,又不愿意贷款给这样的小企业,那就介绍给我,我来投资。”
“干嘛?”林雅晴奇怪地问:“我们银行都不投的企业,你去投?”
“你们银行只做锦上添花的事,不做雪中送炭的事,你们不给小企业贷款,是因为太麻烦,而且利润不大,不等于那些小企业没有投资价值呀。我就等你们做完了调查,觉得对方规模小、不投资,我再接手,省去了调查费用了。不是一本万利吗?”
“怨不得你能发财。”华子明说:“想到这主意,就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