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顺便来看看。”郭博文说:“生意还好吧?”
“不错,我爸又从老家来了帮手了。爸,我姐和我姐夫来了。”
董梅的姨夫听到了,忙从后堂小跑着出来,郭博文走进大厅,看见董梅的小姨正和一个年轻的女性在谈着什么。
董梅的姨夫招呼郭博文和董梅坐下:“博文,还真得说你有眼光,你看,这正规的餐厅,接待那些高层次的客人,那边的路边店,接受喜欢热闹的客人,我这生意忙活的,又回老家找来了帮手。”
郭博文点头:“姨夫,没人来找你谈加盟的事吗?”
“有。”董梅的姨夫说:“这么热闹的店一开起来,就要人上门了。昨天,有人在这里吃饭,就跟我谈了炭烧鸡加盟的事。不过,这事我不太懂,跟对方说要和你谈,对方说过几天来找我详谈。博文,你有时间吗?跟我把把关。”
“没问题。到时你通知我。”
郭博文又转头去看董梅的小姨,见她摇着头,而那年轻的女性显得有些失望,但还是在说着什么。
“这是干吗?”郭博文好奇地问。
“哦,她呀,说她想在我们那边的门口支一个烧烤摊,卖什么烤猪脑,希望我们不收租金,还说她的烤猪脑可以和我们的炭烧鸡互相补充,能增加我们饮料的销量以及客流量。”
“是吗?”郭博文来了兴趣:“我去看看。”
郭博文站起来,走到两人面前,朝董梅的小姨打了个招呼,然后对那年轻的女性说:“你好,我刚才听说你想在这边摆个烧烤的摊子,是吗?这事你跟我说吧。”
那年轻的女性看了郭博文一眼,又看看董梅的小姨。
董梅的小姨说:“没错,你跟他谈谈,他能做主。”
那年轻的女性见郭博文一副精干的样子,也很高兴,觉得遇到了一个明白人,于是主动自我介绍说:“我叫周丹,是重庆大学广告专业的研究生,武汉本地人。”
“研究生生?”郭博文来了兴趣:“广告专业的研究生,怎么想到做烧烤?”
“现在经济不景气,工作不好找。”周丹说:“所以,我想自己先创业。”
“创业?那怎么不开广告供,要做烧烤?”
“开广告公司得要多大的本钱呀。我现在连做烧烤的本钱都是凑的,还不知道能不能做。”周丹说。
“烧烤?”郭博文说:“烤猪脑?那是什么品种?好吃吗?”
“当然好吃了。”周丹兴奋地说:“这是重庆最有名的小吃,我在重庆待了七年,就爱上了这小吃,尤其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上一个烤猪脑,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当我想到创业时,我首先就想到也开家烤猪脑的小店。为此,我花了一年的时间,专门拜师学艺。”
“是吗?”郭博文说:“学到了吗?”
“学到了。”周丹说:“开始,我觉得烤猪脑没什么难度,什么东西都是明摆着,照方抓药就可以了,但自己烤出来的猪脑,就带着一股腥味。我去问烧烤师傅,他们都不肯传艺。没办法,我只好以自己亲自加佐料的办法在旁边看。看了几天,才看出门道来。原来,他们在烤猪脑前,都要把上面的血丝完全清理干净。找到了这个诀窍后,我的烤猪脑的味道就和他们一样了。”
郭博文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了,一个名牌大学的硕士生,竟然这么有恒心去盯着一个不起眼的行业,而且还学到了,这份定力的确不一般。
周丹继续说:“我在重庆和长沙试过,我烤的猪脑销量不错,所以,我才决定回武汉来发展。因为武汉是个空白点。但武汉烧烤的品种更多,连韭菜都能烤,而且吃的人还很多,那烤猪脑就肯定会受欢迎了。我在朋友圈里试过,反响不错。只不过,现在以我的实力,还很难为地点付租金。所以,我才来找比较成熟的餐馆,希望能免费得到一块不大的地方来营业。”
郭博文点头:“说下去。”
周丹看见郭博文有兴趣,自信心越发足了:“我不白使用。这是互惠的事,我能保证的是为你们的店增加客流量。”
“是吗?”郭博文说:“怎么带动客流量?”
“你这里的炭烧鸡我吃过,也是烧烤一类的,那里的店面不大,需要等着翻台。有的人等不及就走了,这样,你们的生意不就流失了吗?如果在等的时候,吃一份烤猪脑呢?那停留的时间不就多了吗?还有,烤猪脑能带动你们的饮料销售,这总不什么都不销售要好吧?还有,我是学广告的,我在你们店内宣传,就等于是为你们免费拉来了客源和打出知名度了。”
郭博文点点头:“你的烤炉有多大?对环境有影响吗?”
“是电烤箱,没有黑烟和油烟。”周丹比划着说:“比露天烧烤的摊子要小。功率是固定的。这部分电费我自己出。”
郭博文站起来,对她说:“走,我带你去现场看看,你觉得摆哪合适。”
周丹见自己说服了郭博文,格外高兴,马上站起来,跟着郭博文往外走。董梅的姨夫连忙也跟着出去了。
董梅对小姨说:“小姨,看,他又看上了一桩生意。”
“看上就好。”董梅的小姨说:“博文看上的,准没错。”
郭博文领着董梅来到店子里,周丹在门口比划了一下:“这么大就可以了。”
郭博文看了看,觉得可行:“你货源保证了吗?”
“保证了。”周丹说:“第一个礼拜每天能买到五十份,第二个礼拜每天能买到一百多份,以后我能做到三百到五百份,每份五元钱。”
郭博文点头,看看董梅的姨夫:“姨夫,那就这样了,让她在这里免费摆上。”
董梅的姨夫信服郭博文,忙点头:“行,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郭博文又对周丹说:“你想什么时候开业。”
周丹说:“既然位置找到了,我就可以开始进货做准备了,星期三开始营业,可以吗?”
“可以。”郭博文说。
周丹高兴地走了。
回到店里,董梅问:“你怎么觉得她可以?毕竟,我们这里有谁吃烤猪脑?”
“你放心,连烤韭菜都有人吃,你还怕没人吃烤猪脑?我看重的是她的执行力。你想,她一个硕士生,学的是广告,那是坐办公室的,可她竟然能去学烤猪脑,找位置开店,这种实践能力太难得,尤其对于高学历的人来说。一旦她的生意做起来,肯定不得了。我就看看在这里摆摊的情况,要是被接受了,我还要帮她开连锁店。”
从姨夫那里回来,董梅笑着对郭博文说:“我现在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怎么你关注的对象都是女人?你看,你的合伙人和助手熊琴、黄亚玲是女的,这倒罢了,再看看田荣,是女的,你是先注意到她,然后才看到她老公的,小秀也是,你们俩竟然还在一起收过大蒜;现在这个周丹,也是女的,你是不是有什么企图呀。”
“冤枉。”郭博文说:“你也看见了,这个周丹我们来的时候,她已经在这里了,我跟她谈生意,可不是同情她,而是看到了她的特质。我告诉你,这女的做起事来,比男的更有韧性和毅力。”
“是呀,但你也要注意性别平衡,关注一下男的吧。”
“这不能怪我。”郭博文说:“男的心太大,就像我姐夫那样,开口就是一千万,都是烧钱的行业,没个十年、八年看不到效益。”
“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