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扬州时,已经是下午2点多钟了。正是扬州人慢生活开始的节奏,扬州人慵懒的生活状态与游性慢慢的游客相比,正形成了一个鲜明地对比。
两人在扬州后,找了一家宾馆住下,并没有急着出去,而是翻看了一下导游手册,确定了路线,决定先到瘦西湖,晚上领略一下扬州的夜生活,明天去镇江,从那里坐车回武汉。
路线确定好之后,两人在走出酒店,朝瘦西湖的方向走去。到了瘦西湖,由于是假日的末期,游人不是很多,瘦西湖显得比较清静,湖上画舫纵横,不时传来游人的欢笑。
“干嘛要叫瘦西湖?叫扬州湖不好吗?”郭博文说:“这没一点像西湖。”
“西湖名气大嘛。或许是当初的开发者,喜欢西湖,慕名而建,这才叫执行力。”林雅晴一语双关地说。
瘦西湖的景色的确吸引人,两人几乎把下午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瘦西湖里面,到暮色降临时才离开。
扬州美食对两人的吸引力更大一些,找到了美食街,对于扬州的特色小吃一样都没有放过,吃完时,外面已经是华灯初上,明月当空了。
郭博文和林雅晴一边慢悠悠地走着,一边欣赏着扬州的夜色。
“天禧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林雅晴说:“是不是觉得扬州的月亮与别处不一样?”
“当然了。”郭博文说:“你看,扬州现在都享受的是慢生活,当年,又该是怎样的悠闲和自在。不过,我还是喜欢《春江花月夜》里的场景。”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着《春江花月夜》。
“想不到你这个理科男,还能完整地背下《春江花月夜》?为什么?”
“喜欢呀。”郭博文说:“尤其是意境,江南地方的意境,这是在武汉体会不出来的。”
“怎么样?下辈子想不想当个江南人?”
“这辈子都想。”郭博文打趣地说:“等老了,就移民到江南,跟你当邻居,可好?”
林雅晴的眼睛亮了,虽然这不是她最想听到的话,但也相差不远了:“为什么要等到老呢?现在开始不行吗?”
“现在?”郭博文一愣:“现在哪行?”
“怎么不行?”林雅晴站住了,非常认真地看着他。
“条件不具备呀。”郭博文说:“你以为中国是美国,可以随便迁移?动一动,牵扯多大。我又不是农民工,走到哪都能随便开始......”
“农民工都可以,你怎么就不行?不如他们吗?”
“那你要怎么看了。”郭博文说:“农民工随遇而安,到哪都一无所有,重新开始。我可不行。要做出选择。”
林雅晴微微摇摇头,有些闷闷不乐地往前走。
郭博文没有觉察到林雅晴情绪地变化:“再说,我们现在也是邻居呀,比邻居还近,只是时间不会太久了。不过,只要你不出国,好歹我们还......”
“我不出国。”林雅晴语气肯定地说。
“哈哈,那可由不得你。”郭博文说:“夫唱妇随,这也是江南文化吧?华子明要出国,你肯定得陪着......”
林雅晴说:“他出国不出国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出国干吗?在美国银行找工作吗?我可不费这个事。”
郭博文没想到她会如此说,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林雅晴见他不说话,有些失望地说:“你呀,还是什么都不懂。”
“要懂什么?”郭博文问。
“情感和......”林雅晴迟疑了一下:“感情。”
“这是什么意思?”
“自己慢慢去体会吧。”林雅晴说完,抬头仰望着天上的明月。
回到宾馆,林雅晴依然有些情绪不高,洗完澡后,她坐在床前,拿着一个宾馆提供的保健器具在那里琢磨着。当郭博文从浴室走出来时,她已经弄懂了保健器具的原理,正在那里使用着。
“看见了吗?这是所谓的月球保健车,活络脚底经络的。”林雅晴的脚踩在上面,不停地梭动着,那种麻痒痒的感觉,一下子就接触了大部分的疲劳。
“这你都没见过?”郭博文说:“逛街逛得少,这在武汉都是地摊货了,再过一、两年,就不时兴了。”
“是吗?”林雅晴说:“为什么不时兴了?这很有效果呀。”
“现在人生活好了,都喜欢享受足底按摩了,谁还要这东西?”
“足底按摩?你会吗?”林雅晴感兴趣地问。
郭博文说:“按摩有什么技术含量?没见到盲人都会做吗?”
“那你就是会了?”林雅晴抬起脚:“来,实践一下。”
郭博文坐了下来,林雅晴毫不迟疑地把腿放在了郭博文的腿上:“要是效果不好,别怪我罚你。”
郭博文笑着伸手抓住了林雅晴的脚丫,然后另一只手捏成拳头,用食指的关节处在林雅晴的脚板上用力钻着。林雅晴只觉得一阵酸痒的感觉从脚底只通向心脏,她一下子撑不住了,倒在了床上,嘴里发出了啊的声音。
“如何?比你的月球车差吗?”郭博文手没有停止。
“啊......”林雅晴说不出话了,在床上侧滚着,但那股舒服劲让她觉得很受用。
等到郭博文为她按摩完了双脚脚板心之后,林雅晴觉得自己轻松了许多:“看来,对中医也不能全部否定,这就不错。”
“什么中医?你这玩意不是叫月球车吗?中医懂月球车吗?两者不搭,就是按摩也不靠谱,心理作用为主。”
“那这呢?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不是心理暗示呀。”林雅晴摸着自己的脚板心说。
“那是脚部神经的作用。”郭博文说:“不知道神经最敏感吗?”
“不听你的,反正感觉舒服。”林雅晴收回脚,看着郭博文:“你有这手功夫还藏着?回去后,时不时地也做做?”
“回去?回去你能走多少路?累得着你的脚吗?”
“那我不管。”林雅晴有些蛮横地说:“要是脚不舒服,就交给你了。”
“行,不怕整残废了,就交给我吧。”
林雅晴抬起脚,向他踢去。
两人在床上躺着,诉说着对扬州的印象,到十点左右才各自睡去。
第二天,两人起床,林雅晴问早上吃什么?郭博文说:“不是去镇江吗?就去镇江吃吧。我听说镇江有什么‘面锅里面煮锅盖’,这是什么玩意?不去尝尝?”
“行,那我们就早点出发吧。”
两人飞快地收拾好东西,然后到车站,坐第一趟过江班车到了一江之隔的镇江。镇江与扬州虽然只隔一条江,但风情却大不一样,整个城市显得忙碌,不像扬州那样轻松惬意。镇江的街道不像扬州那样热闹、繁华,但也有着吸引人的魅力。
镇江的面铺到处都是,随便找一家,都能看到面锅里面飘着锅盖,两人各吃了一碗,觉得味道还不错。到了茶铺,又如同当地人一样,就着肴肉喝了一壶茶。
“什么肴肉?”郭博文说:“就是武汉的蹄膀,口味淡一些而已。”
“笨,做法也不一样。”林雅晴说。
两人吃完,搭车去镇江著名的景点金山寺。
郭博文以前只在书中看到过金山寺的简介,现在站在金山寺前,第一感觉就是小,如同一个袖珍的小庙,这和寒山寺的感觉差不多。但寒山寺是在城里,金山寺拥有一座金山,却依然小巧,江南人的灵秀可见一斑。
金山寺最著名的典故自然是水漫金山了。在寺庙里的壁画上,也绘上了这个故事。两人在壁画前,欣赏了一会,对这个著名的故事,自然耳熟能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