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错位姻缘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恢复状态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郭博文答应了一声,一边坐下来吃早餐,一边说:“待会我们还坐你的电动车去吗?”

“是呀。”小秀说:“也没多远,不要半小时就到了。”

郭博文点点头,又问道:“你们这本地人有打算收大蒜的吗?”

“目前还没有,但都在关注行情。怎么了?”

郭博文说:“这是可最容易判断的信号。如果连你们本地人都要收购大蒜了,那就说明有太多的资金进入这个市场了,如果没有后续资金做支撑,那就很容易导致资金断裂,让市场一夜之间走下坡。”

小秀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觉得这里面的学问还真是大。

郭博文吃完后,又跟小秀的父亲叮嘱了几句,然后和小秀一起到冷库去。一路上,就看见三三两两的大卡车往冷库的方向看。小秀告诉郭博文,这都是去拉大蒜的,不过现在没有什么货源,这些车基本上都在冷库周围等着。郭博文拿出手机,拍下了几张照片。

等到了冷库,郭博文在门口一看,果真停着一溜的各式卡车,司机有的坐在驾驶室里,有的在路边店里坐着聊天,从内容看,都是在问有没有大蒜可卖。

郭博文和小秀先到管理处出示了相关证明,然后又到交易处询问了今天收购大蒜的价格,结果两人都吓了一跳,竟然已经涨到了5.6元。郭博文马上挂上了出售大蒜的信息。结果,消息一传开,他立刻就被围上了,好几个经销商都问有多少?一个个拍着肩膀说要包圆了。

郭博文没有乱了方寸,他专找外地经销商进行交易,交易量也不多,全部减半销售,到了中午,就宣布售罄,然后就和小秀一起离开。

“怎么不卖了?”小秀奇怪地问。

“这行情不能卖多,只能惜售,还有,你看见我为什么只卖外地客商吗?就是让他们带信回去,说这里还有大蒜可卖,这样,来的经销商就多,价格就会涨起来。”

“哦!”小秀明白了:“我说你怎么先问别人运到哪去,原来是这么想的。那陈大哥,下午没事,要我带你去转转吧。”

“转转?干嘛?”

“你是城市人,没来过我们这小地方,其实,我们这里很美的,风景也不错。”

“哈哈,现在就是在仙境,我也没心思去看,下午还要下午的事。”

“什么事?”小秀来了兴趣。

“你不是学营销的吗?知道软文的作用吗?下午,我要上网写软文,告诉经销商明年大蒜的产量下降,趁着金乡这里还有大蒜,赶紧来买。”

“写软文?那我跟你一起写。”小秀兴奋地说。

两人回到家,小秀家里还有来收购大蒜的人在缠着小秀的父亲要货,小秀的父亲看见两人回来了,马上说没货了,说自己马上想办法,让他们明天再来。

打发走了蒜商后,小秀的父亲说:“冷库那里什么价?这里都到5.7元了,看样子,明天就可能是6元,还卖不卖?”

“当然要卖。”郭博文说:“还是那个路数,减半,或者自己定个量,不讲价钱。”

小秀的父亲很兴奋:“中,我种蒜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这么卖大蒜的,按你们年轻人的说法,就是刺激。你们下午还去吗?”

小秀说:“不去了,下午有下午的事。”

郭博文对小秀的父亲说:“您哪,下午去串门,把卖大蒜赚钱的事宣扬宣扬,别人要是问你现在还能不能进?你就说可以进,看能不能挑动收大蒜的热潮。”

“现在可以进?那我干嘛还卖?”

“大叔,钱不能一个人赚。现在,重要的是让人来买蒜,才能把蒜变成钱,不然,就得把大蒜压在手里,还怎么赚钱?”

小秀的父亲一想,的确是这个道理:“中,我下午去广告广告。”

整个下午,郭博文和小秀都在忙乎写软文以及在各大经济论坛挑起大蒜的话题,郭博文对网络的熟悉让小秀深感佩服,这才认识到营销和网络要是结合起来,还真是威力无穷。

忙活完之后,郭博文对小秀说:“看明天大蒜是什么价格,就知道我们今天的工作效果如何了。”

“那明天还卖吗?”

“明天我们这里先不卖,让其他地方卖,几个地方轮流,让蒜商猜测这大蒜是真没货了,或者认为有点,但被藏起来了,然后用价格把蒜逼出来,这样,价格又会涨。再加上现在期货市场上,大蒜看多,而且是多头占优势,两种因素夹击,大蒜想跌都跌不下来。”

一番话说得小秀钦佩不已。

这时,小秀的父亲在下面喊两人下来吃饭,他乐呵呵地对郭博文说:“今天我在村头就被堵住了,问我大蒜还涨不涨?估计,明天就回有本地人来囤蒜。”

“是吗?”郭博文说:“大叔,那你觉得明年大蒜收成如何?”

“好不了。”小秀的父亲说:“今年大蒜种的就少,再加上这场雪,有今年的三分之一就烧高香了。”

郭博文拿出手机,马上计算了起来。

算完之后,他对小秀的父亲说:“这样一来,大蒜的行情在春节后要到高潮,所以,我们应该在春节前把货出尽,然后看别人怎么涨了。”

“为什么?”小秀的父亲不解地说:“等到春节最高时再卖不好吗?”

郭博文摇摇头:“您想踩在最高点?但是最高点是在哪呢?大蒜这玩意,就是个配料,有它是一种滋味,没它,还是一道菜。真想把价格涨到十块钱一斤?不是不可能,但也就没人吃了。有价无市的东西,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那就看着钱不赚?”小秀的父亲有些不甘心。

“不是一直在赚吗?”郭博文说:“赚钱是有比例的。您成本低,现在赚到3倍、4倍,就到顶了;收购了你的大蒜的人再赚,虽然价格高,但成本也高,细算下来,没有您赚的多,但担的风险比您大多了,搞不好,一个晚上价格就得下来。三分之一的新蒜虽然少,但毕竟也有一定的量,再加上明年传递的行情好,农民种植面积肯定扩大,大蒜的储存期长,这里面的因素太多;再说,也不止我们一家在收蒜,是不是?”

小秀的父亲觉得有道理:“还是你们文化人看得远,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办。”

几个人坐在饭桌上,郭博文说:“大叔,这次你收蒜,没把小秀的名声打出来?”

“名声?”小秀的父亲奇怪地说:“要什么名声?一个女孩家,早晚要嫁人,弄这么大名声干嘛?”

“爸......”小秀不高兴地嚷道。

郭博文说:“大叔,你这又短视了。大蒜只是一时的生意,不可能每次都踏得这么准是不是?但你这次收蒜打出了名声,如果你就让名声滑过去了,那就太可惜了。您想,要是你们这有一个懂市场、有威信的人把大家组织起来,掌握了大蒜的资源,跟收蒜的就有底气谈判了,以后就有了议价权,这不比碰运气要有把握得多?小秀是学营销的,对大宗商品的营销肯定有用武之地,就是现在没基础、没本钱,现在,不就是一个打广告的机会吗?这次赚了大钱,明年再种什么,种多少,她说出来的话不就有人听了吗?说不定,她还真能干成一番大事业呢。”

小秀的父亲看了看女儿,笑着说:“真要那样,我睡着了也笑醒了。哈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