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错位姻缘 > 第九十四章 感觉很好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熊琴说:“其实,每到年底的时候,就有大炒家要琢磨着炒实物,就是玩过年的行情,从现在到春节,没有什么大的意外,行情都是平稳的,这些大炒家当然要玩资本的游戏了。弄上一些物质,或储存,或者调拨,哪里行情好,就往哪里卖......”

“那......难道还要出差?”郭博文说:“想不到炒期货还能出门转转。”

“出什么差?”熊琴说:“就是一个电话的事。不过,干嘛要炒大蒜?这东西...”

熊琴说着,扭头冲服务员喊了声:“服务员,来碟蒜。”

服务员答应一声,马上就拿来了一碟蒜,放在他们面前。郭博文不明所以地望着她。

熊琴指着那碟蒜说:“看见没有?这是免费送的。你的老板这是要干什么?当雷锋?打死我也不信。”

郭博文也觉得是这个理:“你以前见过他们炒实物吗?”

“当然见过,只是没参与过。去年他们弄的是蔗糖,但好像没赚到钱。今年怎么换大蒜了?”

“这实物都有什么?”郭博文在脑子里思索着,怎么也想不到那些东西值得囤积。

“多了。现在的期货最后都可以变成实物,只是没什么人会受到最后罢了。”熊琴说:“他们要炒大蒜的理由是什么?”

“没细说。”郭博文把那炒家说的话说了一遍:“就是说这玩意不起眼,弄出动静来,也没什么关系。”

“就这么简单?”熊琴不相信:“炒实物时间拉得长,起码要到春节后了,这一段时间钱就砸在里面,连利息都没有。不过,真要要准了,那就是一天一个价。”

“那你加入吗?”

“当然加入了。”熊琴说:“你的老板难得让我炒实物,这还是看在你的面子上。”

“那你投多少?老板说了,我们俩凑一份给他。”

“你有多少?”

“我能有多少?”郭博文说:“这几个月我也就赚了5万多,算上本钱,就是十万。全投进去,这几个月,就只看盘了。”

“看就看呗。反正到明年春节后也没什么行情了。那我也投十万。”熊琴很有把握地说着,样子非常兴奋。

“你这么有把握,怎么不多投一点?”

“怎么也不能超过你呀。”熊琴笑着说:“这是职业道德,你介绍的,要是赔了,你心里过意不去;要是赚了得比你多,我过意不去。这是赚钱的事,不能给心里添堵呀。”

郭博文笑了:“还有这么多说道?行,那就一人十万。”

熊琴说:“我待会就电脑转给你。不过,你还是多问问老板,干嘛炒大蒜?起码我们也多学点东西。”

“我当然要问了。”郭博文说:“刚才那炒家可能是看我在面前,就没怎么多说。中午他们一起吃饭,回来就应该知道为什么了。”

吃完饭,郭博文回到工作间,盯着屏幕看了好久,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这时,黄瑞鸣满面红光地走了进来,对郭博文说:“怎么样?跟小熊说了吗?”

“说了。”郭博文说:“马上就转钱过来。不过,这炒大蒜......”

“怎么?没把握?”黄瑞鸣笑着说:“我好像记得你刚来时跟我提过炒大蒜吧?忘记了吗?”

郭博文哪还记得那些?毕竟,他当时刚入行,做什么都是从这里看一些,那里瞅一些,没个定论。

黄瑞鸣说:“就上午来的那位,你知道他这些日子都做了些什么吗?调研!”

见郭博文有些不明所以,黄瑞鸣继续说:“想不到炒期货的也要搞调研吧?刚才我们一起吃饭时,他跟我说了,这两个月,他跑遍了大蒜产地、经销商,所有的人都跟他说大蒜明年不会涨,但他还是认为大蒜明年要涨,而现在就是最好的进入时机。”

“怎么进入?”郭博文来了兴趣。

“很简单,他调查了实际的播种面积。别小看大蒜不起眼,但它的需求量并不低。以前,山东等地不种植大蒜,现在为什么都种了?就是有东北的客商跑到山东去,自己出资,让那里的农民把麦子铲了,种大蒜。”

“东北?”郭博文奇怪地说:“东北为什么不种?那里土地面积大,土壤还肥沃。”

“你只看到了一面,没看到另一面,气候!”黄瑞鸣说:“东北是什么气候?从十月份就开始变冷,大蒜在地表下30厘米,气候对它的影响当然大了。这怎么种?”

郭博文这才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生活常识太少了。

“老板的钱不是用来打发人无聊地种大蒜的。”黄瑞鸣说:“现在,山东成了全国有名的大蒜种植地,几乎所有的大蒜都从那出。你也知道,大蒜不是什么稀罕物,但每年也有出口,而且大蒜的一级经销商不多,全国也只有五家,所有,大蒜每年都可以找到空间炒作,就看是涨还是跌了。”

“那,他不是说了吗?所有人都看跌......”

黄瑞鸣笑了:“还记得我们炒棉花吗?不一样是所有人都看跌,结果怎么样?”

“可这是炒实物呀。”

“道理一样。”黄瑞鸣说:“不是说了吗?他已经摸到了大蒜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减少了,因为去年大蒜丰收,蒜农的批发价才几毛钱,卖上一顿也不过百元钱,所以,减少种植面积是很自然的事,因此,今年的产量肯定降低。但需求没有降低,反而还会增加,你觉得会怎么样?”

郭博文点点头:“那这炒实物是怎么炒?”

郭博文依然担心会买上上千吨大蒜囤积。

黄瑞鸣说:“很简单,租仓库,现在就去租仓库,然后在收获的时候把大蒜囤积起来,市面上没货了,自然就会上涨,那时,就是一天一个价了。”

郭博文虽说还没有全明白这其中的奥妙,但也认为这事八九不离十了。两人刚说完,熊琴就打电话告诉郭博文,钱已经转到他卡上了,让他查收。

郭博文连忙打开电脑,确定钱到账后,就转给了黄瑞鸣。黄瑞鸣把自己的期货账户清理了一番,也腾出了资金,然后对郭博文说:“这下面的几个月,没什么行情了。到时,你可以跟着去一趟山东,看看怎么租仓库,”

这对于郭博文来说,是求之不得的。

等到收市离开时,郭博文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跟熊琴说了。熊琴很兴奋:“他还有这兴致?连大蒜的种植面积都调查到了?那肯定没跑了。要吃大蒜的话,赶紧买一点晒干,不然明年就没得吃了。”

郭博文回到住处,按部就班地区进行健身。忙完了一切后,才坐到了电脑前,开始搜索有关大蒜的行情资料。

这一查不要紧,让郭博文对大蒜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原来,中国的大蒜产地主要集中在山东金乡、临沂、莱芜,河南中牟、开封,江苏丰县等地。土壤不同,蒜的品质和产量都不一样,金乡蒜质量比较好、产量高,亩产可达2500斤,而其他地方就只有1500斤到1800斤左右。摸清了产地,郭博文再看看播种的时间,竟然是在国庆节,也就是现在。而收获的季节要到来年的五一才开始。

郭博文想到黄瑞鸣现在开始布局,那么等的是什么呢?

郭博文对农产品不怎么熟悉,他又仔细地研究了一下大蒜,每年五一开始收割蒜苗,这个不能久存,收了就得卖,过了季节就不好吃了。郭博文回想自己吃过的蒜苗,似乎没怎么涨到天上去。这种新鲜食物,开始价格高,然后就往下降,要炒大蒜,应该不是它,而是蒜球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