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保养注意细节
防冻液:对于南方来说,冬季并不需要更换冬季型防冻液,但如果在我们北方去就要小心了。另外,一些老车经常会出现防冻液滴漏的现象,不少人因此将普通的水倒进去以补充流失的防冻液,冬季如果出现暴冷的情况,这很可能成为隐患,最好在进入冬季去做维修,解决滴漏问题并更换防冻液。
雨刷:经过夏天的阳光暴晒,车辆的雨刷胶皮可能已经老化。需要更换了,通常雨刷胶皮每年需更换一次。另外,建议大家选择无骨雨刷。无骨雨刷一直是高档车的首选,现在普通车型也可以随意更换了。无骨雨刷不用更换雨刷臂,只用更换雨刷片就可以。
漆面:冬季对漆面的伤害不亚于夏季,虽然阳光不再强烈,但紫外线依旧存在,长期的照射使漆面褪色并产生细小裂纹。打蜡、封釉、电泳镀膜,都是抵抗恶劣气候对漆面造成损伤的措施。车主朋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来保养。
车灯:冬天里的追尾事故相对较多,与冬季易起雾起霜、能见度低等有关,所以应注意检查车灯,特别是高位刹车灯工作是否正常。
蓄电池:寒冷的天气会降低电池的性能,冬天发动汽车时因此需要有充足的电力,建议车主检查蓄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如果是使用湿式电瓶的车,要检查电瓶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如液位低于标线则需加注电解液的专用补充水。如使用免维护电瓶的,可通过电瓶上的观察窗来检查,一般正常的电瓶会显示绿色标志,如显示黄色或红色就应马上去检修了。
冬季汽车养护注意事项:
(1)外观:冬季适时进行汽车封釉、打蜡,能起到抵抗酸雪、耐磨擦的功效。雪天不洗车会让车漆及底盘锈损。
(2)清洗:不能用冷水直接冲洗车辆,发动机升温后,车前部温度较高,用冷水急速降温,对油漆不利,更不能直接冲洗发动机。冲洗后应打开车门擦干水迹,防止门缝处残水结冰。车窗被冻住不要强行开关,尤其是电窗。
(3)用电:冬季汽车的耗电量大,要经常清除电瓶桩头上的氧化物,补充蒸馏水。非免维护的蓄电池应进行彻底充电,以保持蓄电池良好的工作状态,一般电瓶的使用寿命是两到三年。
(4)启动:清晨如车辆不易启动,最好隔30秒左右再次发动,切忌连续点火,防止火花塞淹死或马达烧毁及电瓶耗尽。
使用:冬季车里车外的温差大,车窗容易结雾,应分别检查风挡、侧窗出风口、后窗的电加热丝,启动车辆时最好先点火,当发动机正常工作后再开大灯等用电设备;停车时要先关各种电器,最后灭车,停车后尽量不要大量耗电,特别是电动窗、天窗、大灯、喇叭等耗电量大的设备。
(5)起步:冬季气温低,润滑油粘滞度增加不易流动,启动后应让发动机保持正常转速后再起步,不要猛踏油门也不要让发动机转速过高。预热时不用等发动机温度上升到最佳温度再起步,只要温度表的指针开始上升就可以了。
(6)挡风玻璃刮水器冬季防冻保养的注意事项刮水器虽小,但在恶劣天气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正常操作的挡风玻璃刮水器是保证视线清晰和行车安全的必要条件,因此,定期检查和保养刮水器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在已经进入了冬季,在这个特别的季节里,针对挡风玻璃刮水器的保养也有一些特殊要求。
首先,挡风玻璃清洗储液罐的加注量不得超过其容量的四分之三。因为清洗液在低温下会因结冰而膨胀,储液罐加注得太满就不能留下足够的膨胀空间,可能对储液罐造成损坏。
其次,加注挡风玻璃清洗液时,最好是选用专用的清洗液,不要使用自来水。如果夏季你用的是自来水,进入冬季,最好是更换一下,因为自来水含有矿物质可能会堵塞挡风玻璃清洗器的管路。而且当气温下降到结冰点以下时,水就会使溶液结冰,结冰后的溶液会损坏挡风玻璃清洗系统。
再次,还有些车主为图省事,用散热器防冻剂代替专用挡风玻璃清洗液,其实这种省事的做法,会损坏挡风玻璃清洗系统和车辆的油漆。
另外,玻璃上的硅酮痕迹是无法去除的。因此,切勿在风窗玻璃上使用含有硅酮的上光剂。更不要使用溶剂、汽油或油漆稀释剂清洁雨刮片。一旦发现雨刮片变硬、变脆或有裂痕或会把污垢涂抹到挡风玻璃上时,一定要及时更换新的雨刮片。
冬天开车有“讲究”
如何预热发动机才算正确?
冬季气温低,润滑油黏滞度增加不易流动,启动发动机后应让发动机保持在1400转/分至1800转/分之间,让车预热后再起步,预热期间不可猛踏油门,不要让发动机转速过高。但预热不必等发动机温度上升到最佳温度再起步,只要温度表的指针开始上升就说明可以了。
起步时应注意什么?
冬季起步一定要十分柔和缓慢,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发动机在未达到正常运转温度时负载尽量小,另一方面也是让轮胎在没热起来还处于较硬的状态下有一个渐热的过程,对发动机、轮胎及行车安全都有好处。
手挡车应怎样选择挡位?
冬季驾车换挡要勤,要像驾驶磨合期的车那样,一定要注意挡位的选择和油离配合,挡位过低过高都易使车失控,这一点在冰雪路面上行驶尤为重要。在湿滑路面上起步时以及中低速行驶最好选择高一挡的挡位以此避免驱动力过大造成的打滑。应尽量避免高速行驶。
冬季车辆在道路行驶时怎样选择合适的路线,超车、转弯时又该注意哪些?
冬季行车,特别是刚上路时,一定要尽量让车匀速行驶,切忌猛加油,狠减速,在有冰雪的路面上更是如此。轻柔加油,及早缓慢减速是冬季行车安全的原则。
在冰雪路面上行车尽可能保持直线行走,不要频繁换道,有车辙处最好沿车辙走,没有辙处要注意周围参照物,辨明道路的走向,提防覆雪掩盖处的坑洼,尽量选择在路中间行车,确保行车安全和顺畅。
冬季行车过弯要特别注意避开弯道内的积雪和结冰,无法避开时一定要提早减挡减速缓慢通过。车速降下来后,应采取转大弯、走缓弯的办法,不可急转方向,更不可在弯中制动或挂空挡。
冬天踩刹车都会感觉硬,怎样踩刹车才能达到好的制动效果?
冬季行车制动突出一个“早”字和一个“柔”字,即便在无冰雪的路面上行驶,冬季制动的效果也与其他季节不尽相同,往往略有些“硬”,所以冬季行车制动应提早轻踩,与减挡制动结合起来更好。在冰雪路面行驶应尽量不踩制动,用减挡让发动机制动。必要时还可运用手制动,但应按住手制动的放松钮,不要让手制动卡死。绝对不要忘记上路前和停车休息再上路时,一定要试着踩几脚制动,以免结冰导致制动失效。
停车位置也要选择吗?
冬季停车要尽量避开坑洼潮湿处,避免积水成冰冻住车轮。另外,有冰雪时不宜在坡地停车,以免起步困难。还有避开有枯草落叶处,装有三元催化装置的车更要注意,以防高温的三元催化器外壳将枯草引燃。
冬季汽车玻璃哈气自己除冬季来临,你为爱车做好抵抗寒冷的准备了吗?汽车和人一样,在寒冬也容易感冒,而市面上的冬季养护用品又参差不齐。如何让爱车安然过冬成为有车族急需解决的问题。
冬季汽车保养对于北方城市来说是个大问题。像前挡风玻璃的哈气问题、车锁被冻打不开问题、轮胎在冰雪路面打滑问题等等。传统的汽车养护用品一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即使可以暂时应对,也因这些用品有着较强的酸碱性或化学腐蚀性,所以难免会在车内留下有害化学物质。同时,操作这些清洗用品,一般需要专业的汽车养护店家进行专业操作,还需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即操作者要戴上防护手套、口罩等,对普通车主来说,很难自己动手操作。随着技术的更新,汽车养护用品市场开始流行让车主自己动手的DIY这一新方式。
在北欧就非常盛行汽车养护DIY,这样一方面可减少车主的费用,另一方面也使车主增加自己动手的乐趣。在瑞典,车主用巴斯达汽车美容养护自己动手DIY,每个汽车用户都可以自己养护爱车,根本不用专业的化学防护措施,特别是冬季汽车典型养护问题都可自己搞定。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主认识到车辆要七分保养三分修,自己动手DIY吧,乐趣无穷。
冬季贴膜玻璃易裂得不偿失目前市场上的中高档防爆膜,在贴有一定弧度的前、后挡风玻璃时,都是用烤枪“烤”在玻璃上的。热胀冷缩的道理大家都懂,冬天气温低,如果在寒冷的室外贴膜,汽车玻璃容易被烤裂。此外,车膜的边缘要用小刀小心地裁掉,冬季低温同样限制了装修工人的技术,稍不小心就会在玻璃上留下细小的裂缝,得不偿失。
所以,冬天贴膜难度相对较大,车主们也应谨慎选择。建议那些近期买车的新车主们不妨暂缓自己的贴膜计划。冬季紫外线照射没有夏天强,对太阳膜的需求也没有那么迫切,不妨等到天暖以后再施工。此外,省汽贸上海大众销售经理高洁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车,尤其是中级车以上,原装车窗玻璃本身就带有散热、防紫外线的功能,太阳膜的效果其实十分有限。至于美观和保护隐私的功能,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没有多大必要。相反,膜的颜色太深,只会影响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尤其是一些劣质太阳膜,贴上以后只会损伤爱车车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