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军事 > 舰娘投共记(全网最全本) > 分卷阅读151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只能用这种方式把人叠起来放了……每个胶囊足以容纳一到两个人,里面有卧具和灯光,可以依靠帘子来保留一定的隐私。

唉,这比春运还狠呐,我尴尬地看着如同蜂窝一样结构的铝合金材质胶囊舱逐步地堆满了中央耐压壳那高达7米的空间。春运的时候顶多也就三层床铺而已,我这里……算了,我已经不想数我堆了多少层了……

随着时间推移,所有人都进入了胶囊居住空间,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但是物资的消耗让我也感觉有些吃不消。

空气问题只花了十几分钟就逼得我不得不安装了两根直径一米的巨型通气管,要不然伊欧娜的氧气瓶和再生药板只需要一个小时就会用光。

而粮食则更加骇人,6000人(海兵队也需要吃东西啊)一天消耗的食物真是个不得了的数字。我用燃油和海水合成,只用了三天,就把伊欧娜本来可以航行6000海里的燃料消耗了一半……

结果中途还需要伊401实施海上加油。

为了让解救人员不至于在路途中过于无聊,我和西里龙夫在船上开办了艇内广播。因为信浓的嗓音很好,结果大概有一半的时间,信浓都是带着耳麦,一边干活一边给大家唱歌……

10天之后,当青岛的码头终于在望的时候,我不禁泪流满满。

终于知道耶稣当年给一船人管饭有多不容易了……

96.武藏大夫的解放区巡诊记录

“武藏大夫,有急诊!”警卫员在门外大声说。

“好的,稍等。”我把碗放下,惋惜地看了一眼里面的高粱米,虽然不好吃好歹能吃啊。

“患者什么情况?”出门的我已经换上了一件白大褂。已经变得很熟悉的听诊器也被挂在了脖子上。

“有个老乡前两天右腿跌伤了,本来想养几天就能好,结果昨天晚上突然发起高烧来,捂了一夜汗都没能退烧,现在已经不省人事了。”警卫员带着敬佩的神色介绍着情况。

“明白了,估计是感染。”我一边说着,一边跟着警卫员向着作为病房的房间走去。

……肿得好厉害……我仔细地看着患者的伤腿,小腿处都肿得发亮了,按上去有捻转的感觉。而全方位感知的结果也支持这一看法。

“当时跌伤的时候,出血了没有?”我一边吩咐警卫员去把我的药箱取来,一边问着家属。

“有一点儿,真的就只有一点儿啊!”说话的是一个看起来土里土气的农妇,“大夫,就只是破了一个小口子而已,当家的当时就拿泥巴给糊住了,怎么会这样呢?”

……“脏东西进到伤口里了,发炎了。”我用简单的温度计给患者测着体温,41度。

“大夫,您可要救救我们当家的啊,他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啊。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可怎么活啊……”农妇一边说着一边呜咽起来。

“请放心吧,我会全力治好他的。”我一边安慰着已经抽噎着哭起来的患者家属,一边从警卫员拿来的箱子里取出一个小瓶。

高纯度注射用青霉素钠。

在这个时代就是神器啊。我熟练地取出一个金属针筒,从已经配好的青霉素注射液中抽了一些。纯度高到这个程度,连做皮试的必要都没有了。

大概是2000单位吧,真是微不足道,但是已经足够治疗这个时代的严重感染了。我在原来那个世界就没有见过临床一次性注射量少于800万单位的。

想了想,我在针剂里又加上了一支地塞米松,用来抗炎退烧,要是一直这么高烧下去,只怕会出现别的问题,比如肝肾功能衰竭什么的。

目前患肢还没有出现脓肿成熟的情况,所以暂时不能切开引流,我用全方位感知扫描之下得出了这个结论。那么只需要做好抗感染治疗就成了。嗯对了,还有对患肢的热敷和全身的物理降温……还有伤口的清洗和开放……

很快,处理完毕,我叮嘱着需要注意的事情,尤其强调下次出血了不要再用不干净的东西包扎伤口。在家属的千恩万谢下离开了病房。

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一边扒拉着高粱米一边胡思乱想。大概就在我救了那个小战士之后吧?

几天前,我们上了火车,从青岛出发。

党中央已经搬迁到北平来了,为了便于就近指挥八路军对山海关日军的作战,他们直接把政府机构设置在离前线不到500公里的地方。

真是让人佩服。我和前来陪同的廖政委在他的警卫排的护送下,一起坐着火车向着北平进发。

不过发车十几个小时后,警卫排里的一个小战士引起了我的注意。

虽然他尽量地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是……若无其事的人不会从鬓角向下淌汗吧……

有意无意地按着右侧腹部的手,较高的体温……好吧,在我偷偷增强的全方位感知之下,他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