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开挂)游击战争”
自从将山本从学校解救出来以后,山本以及他的幕僚团队(陆续被我解救)、以及政变残余部队就一直在转移中。
不过,对山本来说,这样的战况虽然紧张了点儿,但是怎么说呢?似乎有点儿如鱼得水?
中共游击战和运动战的相关战法并不是什么保密内容,冈村宁次就对其进行了非常透彻的分析。但是日军出于立场问题(侵略者如果想要和被占领地区群众建立良好关系,那么他们侵略干啥呢?),一直没能学习。或者说只是学了些皮毛。
本来,以山本这种妄图挟持天皇的国贼身份,政变残余部队在充满敌意的广大国土上面对敌人的重兵集团围剿,失败是分分钟的事。
本来。
而事实上……
“山崎队20分钟后赶到257号公路东侧山坡,隐蔽待机。已经到达的骨川队在257号公路路面上布设地雷。然后移动到土钵村外接受补给,之后待机休整。”山本面对着摊开在榻榻米上巨大的地图布置着任务。
“明白,命令已发布给相应部队,15分钟后补给送达预订位置隐蔽。”岛风们带着耳机,煞有介事地发报着。相应的部队携带的电台分别收到了给他们的指令。
“元帅,对第四军的这次袭击大概可以拖慢他们合围的时间约11个小时左右,包围圈里的部队转移到哪里?”参谋们分析着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局势。
“被包围的是藤田队以及之前从宪兵手里解救的一些家属吧?”山本问。
“是的,同时还有部分伤员和俘虏。”参谋们翻阅了一下文件,回答着。
“藤田队主力护送被解救的家属和伤员向海边移动,从包围圈中脱离后。”山本稍微考虑了一下,“伊401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大概在27小时后。”我装模作样地拿起文件夹说道。
“时间足够了,伤员和家属在伊401到达后立即上船转移。藤田队主力到时候再向西移动参与伏击。”
“元帅,藤田队尚有一些之前战斗中捕获的俘虏。”一个参谋说道,“怎么处理?是不是……?”他做了一个下劈的动作。
“不,就地释放。”山本立即回答,“陆军和特高科那帮马鹿会为我们增加同志的数量的。”
临时指挥所里传来一阵笑声。
因为特高科那帮白痴,山本的政变残余部队的数量在这几天的交战中虽有损伤,但是居然增加了一些……
之前山本孤注一掷,带着并不满员的海兵队特设第一师团对东京实施了攻击,在天皇成功脱逃并下达了讨伐诏书后,一部分立场并不坚定的海兵队实际上是放下武器投降了的。
但是陆军和特高科那群脑子里不是肌肉就是坏水的家伙,在这几天中光是刑讯就弄死了近1500人,结果被严密看押的战俘营发生了大规模暴动。
山本在反复权衡后,集中手中并不富裕的力量对战俘营发动了突击,最终在一片混乱中成功解救了部分俘虏。
这些俘虏带着满身的伤痛和刻骨的仇恨加入了山本的队伍,扣除陆续损失掉的,山本的部队规模居然增加到了3763人……
笑声暂歇,我推了推眼镜,另一个屋子里的雪风抱着比她个头还高的文件进到了屋子里。
“元帅,这是经过对各参战部队提供的情报以及幽影部队搜集的情报进行分析后的敌军态势。具体更新时间是今天上午10点整的情况。”
“辛苦了,将文件分发下去吧。”山本点点头,我和岛风一号过来,将文件一一分发给屋子里的参谋们。
“辛苦了。”参谋们分别接过文件,然后对照上面的内容,在地图上移动着象征部队的棋子,并用箭头和符号标注着其动向。
很快,新的态势图更新完毕,然后一众人等开始对着新的态势图分析起下一步战况可能的趋势,以及我军如何应对。
在我每两个小时的情报更新之下,山本及其参谋团队体会了一下信息战时代的战场单向透明。
虽然战场态势更新时间比较长,但只要是突发事件我都能够第一时间给出提示,所以在时效性上,甚至还优于未来美军基于数据链建立的战场情报收集分析体系。
所以山本能够将部队分散成几十人、上百人的战斗团体,在普及到每个战斗小队的电台的指挥下,这个系统高效地运转着,如同有智慧的蜂群一般在无线电的指挥下时而分散、时而聚集,在围剿日军的后勤和通讯上打了就跑。
日军就如同被蜜蜂袭击的灰熊一般,顾头不顾腚,只用了几天时间,日军围剿部队的通讯水平就下降到了传令兵骑马传递命令的地步。
通讯的急剧受损导致日军的指挥效率急剧下降,原先的小分队搜捕体系千疮百孔,不得不收缩兵力,结果包围网的空隙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