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搁这儿来一辩稿论述《为什么常晴打完混双决赛又打女双决赛不一定会落入下风》是吧?
“进入比赛的状态的时间很关键,很多选手在赛场上迟迟无法进入比赛的状态,开局被对手领先,之后如果心态再崩了,就更难赢了,本来实力不错,却因为这些因素而输球,这种遗憾的事情总是发生在我们身边。”
退役选手苏萨里多听着这段话,甚至想起了自己退役前最后半年的比赛。
你是不是在报我的身份证?
不对,他没有身份证。
“常晴已经适应了双打的节奏,而对面的选手,还需要时间来进入比赛的状态,所以一开局,究竟谁能占据上风,还是一个未知数。”
“但我相信,以常晴的实力,这场决赛对她来说一定可以打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最后这句话才是你整篇分析的重点吧!
什么分析华国的对手,更好地培养自己国家的选手,吸取经验,丰富自身,你就是来公费追星来了!
“比赛开始,何虹发球,宋诗雨抢攻!”
苏萨里多终于有机会打断拉托斯的施法,“进攻,嗯?”
比赛刚开始,宋诗雨就强攻,随后秋晓楠也依然选择了进攻,打的非常快,也很大胆。
但是能让他发出疑问的声音,并不是因为这两个选手都选了进攻这种激进的打法,毕竟她们两都是快攻打法的选手,擅长的就是近台快攻。
让他,包括其他所有人都疑惑的是,一向人狠话不多的常晴,在这一场开局竟然选择了和何虹一样的防守打法!
常晴的侧身爆冲呢?
何虹的削球反攻呢?
你们两搁这儿养老来了?
对面的步伐飞快,全台奔走,来回进攻,抬手就是狠球,快球。
反观常晴这边——
我削~
我搓~~
我反手回挡~~
哎,就是接得住,就是站桩~
这种打法怪吗?
何虹本来就是削球手,这么养老打球不怪,而且她的削球技术好,就算是快球也能削回去。
但常晴也跟着这么防是什么情况?
但偏偏,对面就是打不破他们的防守!
爆冲!正手进攻!反手拧拉!
秋晓楠和宋诗雨打的格外激烈,格外精彩,格外热血。
但是镜头一拉到对面。
我削~~
我放高球~~
我转~~~~
苏萨里多看了半天比分,又看了眼时间。
以前的常晴:十分钟,我要杀你十五分。
现在的常晴:十分钟,我们一人一分。
这一刻,大家才想起来,因为常晴暴力快速打法带的而极其容易让人忽视的女双搭档——被此类削球手所支配的恐惧。
当场上有一个削球手时,你可以把板凳坐穿。
当场上有两个削球手,且兼防御大师时,对面急于得分的眼神,将把你的球拍烧穿!
50. 国球无双50 三冠之王
孙久林叫了暂停。
11比5。
这个分数, 不叫不行了!
常晴/何虹十一分!
他们落后对方整整八个球!
评论区:打断一下,11减5等于6。
糟糕!孙久林数学不好的事情终于暴露了。
但是没关系,马上更正——
常晴/何虹十一分!
他们落后对方整整六个球!
孙久林若无其事地又一次发出了感叹!
“怎么回事?她放高球, 你就跟着打,你不知道她的旋转是最危险的吗?你们是快攻手, 最要防的就是她们对面打旋转,她球过来, 你切低一点,别冒得太高给对手,质量带上来,减少你们的无谓失误。”
孙久林说的是秋晓楠。
秋晓楠也摇头。
每次她打出一个快球的时候, 那又快又猛的速度, 何虹都能搓起来, 然后宋诗雨借着这个球继续进攻,到了常晴那边, 常晴接的更稳了!
而球因为他们进攻的力量和速度,再被接回来的时候, 自然就容易成高球。
偏偏这不是普通的高球, 不是送分球, 而是带着旋转, 一会在左区, 一会在右区,一会第一斜线落入左区,起跳后第二斜线就能朝着右区跑,有自己想法的高球!
秋晓楠和宋诗雨的脾气都被打上来了,但得不了分,她们更着急!
每次的进攻都在消耗她们的体力, 对她们的手腕和注意力都是一次考验,当然,他们也有进攻成功的时候,这五分就是这么来的。
但对面靠着他们的进攻失误,却拿到了十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