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
梅志超的出现,尤其是他与市委书记的这层关系,对于余有道想推行的改革而言,绝对是件好事。
至少他不用花更多的时间去说服书记,希望得到书记的支持。
能够把梅志超介绍给他,就足以证明书记的态度。
余有道本来可以充分利用梅志超这个典型,率先在海城的商贸方面进行大胆地改革。
但对梅志超即将兴办的服装厂的性质如何定义,却难住了余有道。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余有道在内参中看到一条消息,同样是在江南地区,一个炒瓜子的个体户,因为雇佣了100多人,最终闹到满城风雨,甚至引起了京城领导的关注。
虽然从减轻就业压力的角度来说,这位老板可以说是为该地作出了贡献,但却因为雇佣的人数太多,让人们对他企业的性质产生了质疑。
虽然国家还没出台相关的政策,可对大量返城知青干个体户,几乎是持默认的态度。
问题是个体户的性质是单打独斗,是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如果雇佣别人,就存在着一种剥削行为。
而这位老板不仅雇佣了工人,甚至雇工的人数超过了100人,几乎超过了许多大集体企业,对国营和集体商业形成不利影响。
而且国营和集体企业所产生的利润,全部上缴给国家,但他赚的钱,却进了个人的腰包。
在许多人眼里,他的做法就是复辟,就是剥削!
现在京城方面针对此事,还没有一个说法,没人知道这位炒瓜子的老板,最终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
现在梅志超也要搞一个百人的大厂,弄不好就不是商贸问题了,而是政治问题!
但如果仅仅只是现在这个小作坊,就算是无条件地支持他,也对余有道想要进行的商贸改革没有多大的帮助。
如果在班子会议上力荐梅志超的百人大厂,一旦出问题,那就不是梅志超的个人问题了,包括书记在内,整个班子都要承担责任。
如果得不到京城的支持,弄不好连省里的领导都要被牵连进来。
回到办公室后,余有道看着梅志超写来的材料和照片,陷入了沉思。
梅志超回到服装厂后,曹玲笑容满面地迎上来说道:“可以呀,臭小子,你去市里一趟,居然把副市长给请来了,面子够大的了。怎么样,咱们服装厂扩大的事没问题吧?”
站在边上的吴小燕,依然面带微笑地看着梅志超。
平时看到吴小燕的微笑,梅志超心里就会痒痒的,但今天不一样,怎么看怎么别扭,好像吴小燕依然沉浸在对偶遇余有道的喜悦之中。
梅志超的醋坛子被打翻了!
虽然心里不舒服,梅志超还是不动声色地对曹玲说道:“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我今天去找的时候,刚好碰见了市委书记,看样子领导们好像有加快海城改革步伐的意思,说不定我们刚好搭上了顺风车。”
这时曹刚从外面进来,梅志超转而问他:“文化宫那边怎么样了?”
没等曹刚回答,曹玲眉头一皱:“怎么回事,不是让你跟爸爸一块在那盯着吗?你回来了,爸爸一个人在那里,中午不回去做饭呀?”
曹刚两眼一瞪:“盯什么?听说是小龙主演的武打片,不仅仅是下午在一楼放映挺的票,连晚上在三楼露天的票都卖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