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秀兰并不着急。
员工们却有些等不及了,因为除了东家定的五钱月钱外,她们还可以拿奖金,和姜记工坊的奖金不同,姜记炸鸡茶饮店的奖金是根据店铺销售额算的,销售额越高奖金越高。
员工们偷偷算过,按现在每天的销售来看,她们一天能拿到二十文到三十文的奖金,一个月下来就是六钱到九钱银子,这么一大笔钱,她们想起来就激动。
如果,茶饮减少留出位置,店铺储备的炸鸡半成品增多,她们岂不是可以拿更多的奖金?
但东家不同意,那就没办法了!唉!
秀兰笑了,员工有积极性是好事,她不能打击!虽然茶饮不能下柜,但可以增加每日炸鸡半成品的送货次数。
以往,每日送到姜记工坊的童子鸡是固定数量二百只鸡,姜记工坊的员工负责将童子鸡分类、切割、腌制、裹面糊和炸至半成品,做好的半成品分成四份,由秀兰新招的一位老伯驾着驴车环绕县城进行送货,每日上午下午各送一趟,每趟每个店铺送货量是相同的,大概都在二十五只鸡左右。
因为要确保新鲜,保证当天顾客买到的炸鸡都是当天现宰的,所以秀兰的策略是每日售完为止。
现在,员工们要求增加炸鸡半成品的量,秀兰乐于见到大家为赚钱而升起的激情,于是,秀兰每日将童子鸡的订单数量增加至三百只,让老伯每日在晌午饭点多送一趟货。
员工们个个壮志凌云,纷纷表示一定能卖完。
还有活泼的,敢和秀兰说笑道:“东家放心,增加一倍我们也能卖完。”
秀兰喜欢她们开朗欢脱的模样,揉揉说话员工的小脸,笑道:“我相信。”
不过徐徐图之更加稳当,秀兰还是先将数量增加至三百。
一只童子鸡采购价格是七十文,一整只炸鸡的价格的是一百文,除去鸡蛋、面粉、调料和油的费用,一只约莫能赚取十五文。
而将鸡分割,一只鸡大腿售价二十文,翅膀是十五文,其余部分分成炸鸡块和鸡叉骨,炸鸡块一斤三十五文,鸡叉骨一斤是十五文。算下来一只鸡差不多能卖一百一十文,不过使用的米面油鸡蛋都有所增加,所以利润是二十文左右。
整只炸鸡制作简单,分割开卖就费时费力,所以抛出人工费用后,平均每只鸡赚取的利润是八文钱,每个店铺一天赚六钱银子,一个月是十八两纹银。
秀兰之所以同时开四家炸鸡店,为的就是薄利多销,每家店银子赚的不多,就可以减少大酒楼或者饭馆对姜记的敌视,姜记的成长会平稳许多。
现实也是如此,在姜记炸鸡茶饮店开业后,很多饭馆的老板都跑来查探军情,个个都是老狐狸,掰着指头算一算就能算出炸鸡店的盈利,得出一个月只能挣个十几两的时候,一个个都失去了一争高下的心气。
这点芝麻绿豆,他们还不看在眼里。
然而对于秀兰来说,芝麻绿豆虽小,多了也能堆成一座山。临近十月月底,秀兰拿出算盘拨一拨算盘珠子,发现这二十天,四家炸鸡茶饮店的利润达到了五十两纹银,已经赶超了姜记面馆的利润。
除了炸鸡的销售火爆以外,随着十一月带着寒气呼啸而来,茶饮的销售开始起死回生了。
起初员工都没在意,她们每天紧盯的是炸鸡的销售。因为东家说,姜记不卖隔夜鸡,所以一旦有店铺当天卖不完,工坊会逐渐减少对此店铺的炸鸡半成品供货。
炸鸡数量减少,就是奖金减少,员工们谁敢不在乎?只恨不得微笑再甜点、服务再好点来保证炸鸡的销售,所以每天大部分的精力都被在炸鸡上。
而十月份茶饮卖的少,大锅熬出来卖不完,店铺卖的所有品类的茶都是用小锅现煮的。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煮茶的小锅使用越来越频繁,直到十一月初,一只小锅已经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有员工提醒道:“我们要不要煮一大锅备用?”
说完她傻了,掂了掂手中装着柚子酱的罐子,居然只剩下罐底了,她眨巴着眼睛问同伴:“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茶饮卖的很好?”
同伴也愣了,半天点点头,又猛地惊讶道:“东家真是神机妙算!”
东家说再等一个月是对的!
其他店也发现了,大家立即行动起来,四个店全部开始用大锅熬制茶饮,煮沸后放在小火上温煮备用。
因为天气急速降温,秀梅生了一场病,秀兰忙于照顾妹妹,反而是最晚发现茶饮销量增加的人。等秀梅病好了,她急忙下通知,却发现每个店铺已经准备充足了,秀兰心生赞许,给每位员工奖励了二钱银子。
而对于县城的百姓来说,培养他们在街道上喝姜记竹杯茶的原因,绝对是天太冷了。
十一月初便大雪纷飞,街道上的屋檐下到处挂着冰棱子,吸口气像是吸了一块冰疙瘩,冻得人直发抖,在这种天气下能喝口热水简直是享受。
到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