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穿成农家团宠后:我靠种田旺全家 > 分卷阅读21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夜里接连梦见全家人被毒死的场景,或者是张寡妇要找她索命,整个人睡不好吃不好,好不容易圆润的下巴又尖了。

一家子都蔫头耷脑的,秀兰虽然也揣着疑问,但见家人都成了如此模样,她决定给父母找点事做,用来转移注意力。

正月十一,木工开始接活,姜大海便早早出发了。因为秀兰想做木工闻所未闻的折叠桌子,姜大海就得每天在木工与秀兰之间传递信息,倒也忙得不亦乐乎。

李氏则开始做腌萝卜丁,萝卜削皮洗净切丁,撒盐腌制半个时辰,再用清水洗两三遍,加小米椒、蒜片搅拌均匀,装进陶罐里,最后加上醋水,密封后放在屋檐下。

秀兰和李氏五天做了十几罐,用了一驴车的萝卜。

劳累辛苦之下,李氏逐渐不再半夜惊醒,胃口也好多了。

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挂彩,因为张寡妇而消失已久的年味又回来了,村子里的小孩挑着纸灯笼开心的跑来跑去,大人们也是欢声笑语。

石头和秀梅跟着二狗跑的没影,李氏唠叨着要去找找,秀兰让李氏安心,她则出去看看。

才走了两条街,没看见石头和秀梅,秀兰反倒看见了荷花。

荷花微微一笑,像是等了她许久。

第16章 扩大生意规模

正月十九寅时,一辆驴车载着桌椅板凳和锅碗瓢盆向县城出发。

寒冬的凌晨,风如针刺般穿过棉袄钻进衣服里,冻得秀兰把头缩进衣服里瑟瑟发抖。

五两银子中二两留着给石头交学费,其他的置办了摆面摊的桌椅锅碗,如今家里的钱所剩无几。但天冷起早实在太折磨人了,而且石头和秀梅也不能天天让二狗娘帮忙照顾,所以秀兰决定再攒攒钱便在县城租个小院。

在心里算算帐,按照秀兰的规划,大概一二十天便可以租房了。

想到这,前方的路看见了光明,秀兰顿时充满了奋斗的热血与冲劲,寒风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

到了县城,城门刚开,驴车兜兜转转找了个宽敞的空位,姜大海夫妇与秀兰把所有物件卸下车,支起三口锅,秀兰将洗净的猪大骨和鸡架放进一口锅中,加水、生姜开始炖煮。

姜大海架着驴车去附近的井里拉水,李氏则开始和面,白面放盐和老酵子,和了满满一大盆放在锅的旁边,让它快速发酵。

灶里生着火,烘的人暖洋洋的,三个人有条不紊的忙碌,终于在辰时太阳升起之前做好了准备工作。

大铁锅里高汤咕嘟咕嘟的翻滚,香味随着风吹远,大街上行色匆匆的路人嗅着嗅着就生出了几分饿意,便主动的开始找寻这香味的来源。

衙门的薛捕头就是其中一人,他素爱吃面, 每天上值下值都要在这条街上找个摊位吃一碗面。但今天他闻着这飘来的香味倒生出了口水,稍顿了顿,就决定去探索看看是什么好吃食。

找到地方发现是一家三口在摆摊,旁边一口大铁锅正源源不断的翻滚着热气,香味就是从这里散出去的。

他走进问道:“卖的什么?多少钱啊?”

李氏正低头擦桌子,闻言连忙抬起头想要回答,但猛一看见来人却被吓得噤了声。

丈夫姜大海并不低,在村里的爷们队也算壮硕。但此人居然比他足足高了一头,猩红的长袍遮挡不住一身腱子肉,胯间别着刀,往这儿一站,十足的杀神。

关键他皮肤黝黑,宽额长眉,络腮胡子大鼻子,实在是长得吓人。

薛捕头面露不虞,他知道他长得不太周正,也没必要是个人第一次见他都被吓一跳吧!

因为长相,他都二十五了还没讨到媳妇,心里已经够苦了,怎么还天天被人戳刀子。

薛捕头头一扭打算走人,这时却传出一个小姑娘的声音:“大哥,面条加个鸡蛋吗?”

嗯?

薛捕头本能顺着问:“加鸡蛋多少钱?”

问完才意识到自己什么时候要面了?

秀兰已经接话道:“加鸡蛋十二文,不加鸡蛋十文,都是高汤面,另再送一份小菜。”

市面上的面条多是七文钱一碗,这摊位是有点贵了,但奈何香味诱人,他一个捕头也不差三文五文,便找了个位置坐下:“加个鸡蛋,快点,我赶时间。”

坐下后薛捕头才发现桌子和平常见到的不一样,普通桌子都是四角直立,而这个桌子腿却是交叉的,拿手晃了晃,很是牢稳,不由多打量两眼。

李氏揪下一块面团,揉面擀面切条后递给秀兰。

秀兰把面条倒入笊篱放入沸腾的清水中,等面条熟透再加上一把冬菠菜,菠菜微微变色便抄起笊篱倒入碗中,撒盐加高汤,最后在上面点缀一颗一分为二的剥皮白煮蛋,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高汤面便完成了。

姜大海端着高汤面和一叠腌萝卜丁送往客人的桌上,并按秀兰教的道了声客官慢用。

服务还挺周到!薛捕头如是想,不过他很快被桌子上的高汤面所吸引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