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云得了卢老头子的招见!去了卢老头子的院子就见到卢老头子正在与他的一个小厮下棋,他们一面下着琪,一面不知道说着什么。
卢云在门口听到了里面的谈话,就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听到屋子里面的人,说的是一些朝廷上的事情,卢云心里不由得就是一惊,因为她一直就觉得卢家就是商户之家,家里谈论的事情,不应该是一些有关买卖上的事情吗?现在她怎么听到的是朝廷上的事情呢?是不是让人觉得奇怪!
卢云的心里一下子就留下来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就听到屋子里面的一个人说道:“听说京都那边的李大人和庆亲王府求亲了。”
屋子里面的声音顿了一会儿,又才是听到了卢老头子的声音:“这事情我也是前不久听说的。”
卢云没有亲眼所见的是,与卢老头子说话的人,此时此刻的眼底有戾气一闪而过,继续又问道:“你说他在想什么,当真要娶庆亲王府上的孙女?他要娶求亲,京都什么样的贵女没有,还真的不怕庆亲王府遭朝廷的忌惮。”
那个声音再一次想起:“朝廷上的那位确实是非
常的生气,庆亲王府上他的心底的一根刺,是他手下里不听话的棋子之一,那是他万万不愿意与李大人家有什么牵扯。”
要问这个李大人是什么人?京都之中皆说他李家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是朝廷上的那位应该是有另外的想法,因为这个李大人的根基并不是在京都而是在厉城,他们李家是厉城的真正的掌权者。
据说这位李大人的家族的由来要归根到前朝的盛世时期,那是前朝那位一统天下尊为帝君的皇帝的恩师,皇帝统一天下的之后,将恩师奉为帝师,也是这世间上唯一的一位帝师,而后再也无人能够担当。
李大人得奉帝师之后便离开了京都,寻了一片天险之地建立了一个城,就是现在让人一提起来就不由得心里打个惊叹号的厉城。
前朝还在的时候,世人对李家还有李家有人在朝廷上成为帝师一职都是没有多少看好的,所以后来李家的离开,对朝廷上的大部分都人,也是没有影响的,在很多人的眼里,李家其实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反正朝廷上没有你的位置,别人马上就会顶上去,不是说两条腿的人到
处都是吗!
你也不是三条腿的蛤蟆不是!所以没有什么地方能够引得起别人大惊小怪的。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李家走了,搁了近百年,前朝又没有了,前朝的灭亡,天下大乱,战火纷飞,无一处避免,这个时候,许多的人才想起了李家,李家人的当时的一些见解,如果实施,现在的天下应该是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盛世华庭,只是现在想这些都已经没有了意义,李氏一族早就在她们在被福贵眯花了眼睛的那一刻,悄然无声无息的远离了闹市的熙熙攘攘。
然而那个时候的李家一族却是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另辟了新疆,他的势力已经不是现在的朝廷可以窥视的了,厉城的易守难攻,让对厉城有了想法的人,都不得不退居三舍,望而却步。
厉城之内的军队强大,有着先进的武器,更有着让人望而却步的天下奇迹机关术,能人辈出,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应用人才,使得厉城在短短的几十年就变的固若金汤,不可招惹,李氏的族人却是利用自己比别人有利的资源,在世界上开发资源,创造财富,甚至是扶持了许多外族人一起
创造大量的产富,所以李氏一族说是天下的巨富也不为过!
这样的李氏一族,在现在的朝廷却是又有人出入为职,难道是为了他们便于争着天下?
但是从种种李氏的族人所着手的事情来看,李氏一族的行为,又根本就不像要与世人一争天下的人。
难道是为了平复各个势力,使之均衡吗?
如今的天下李氏四分,李氏一族就占了其中之一,但是他拥有的财富却是占四分之首。即便就是他的存在惹到各国的不满,却也是敢怒不敢言。
“为什么李氏有人出现在了朝堂之上,而且又有与庆亲王府接亲的意图,朝廷应该是清楚的!”还是刚刚与卢老头子说话的那个人的声音。
“据老朽所听到的就是李氏的人来到了京都,是以学子的身份参与了科举考试的,她们应该就是想一试身手的也说不定。还有现在好像就只是知道是这位李大人自己来到了京都,而且还被皇帝派出来的人给看到了,现在应该是已经盯上了。”卢老头子说道。
“朝廷上的那位,不知道是这么想的,若是让李氏的人真的娶了我京都的这位庆亲
王府上的闺女做当家主母的话,那到也是一件好事情。”还是那个与卢老头子下棋的人说。
卢云心里想:“如果真的让大w国的这位庆亲王上的贵女做了厉城的女主人。那肯定是要为着大w国着想的,再这么说,这位贵女的母家都是大w国的皇亲国戚,就是皇家的人好不好!哪个能够看着自己的母族一天天的败落,而无动于衷,一般的人,都是做不得到的。所以如果李氏一族的人真的能够与庆亲王府上结亲的话,对整个大w国,还有大w国的老百姓都不失为一件好事情……”
卢云的脑袋里面还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就听到那个与卢老头子谈话的人,又在说:“要是李氏一族的人娶到了皇家的公主或者是郡主的话,那倒是一件好事情,朝廷上上下下也都是一片喜气的,这也是大家伙儿乐见其成的事情,但是他却是偏偏的求娶庆亲王府上的贵女,这不是明摆着要与上面坐着的那位的心腹大患联手,打他的脸吗!这还是次要的,主意的是,这两家一旦连起手来,打的可不是上面坐着的那位的脸,而是打着他的屁股下面的那一把坐椅的主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