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李大海认真地跟李山商量:“阿爸,要不,我带三个妹妹,一起去滨城吧,那里赚的钱多,那鞭炮厂的工资太低了。”
李大海话音刚落,三姐妹纷纷向李山投来期待的目光。
“大哥,要不,你也一起去吧,那里的钱,真的很好赚!比家里好多了!”李大海看向了李大树,李大海知道李大树第一批鸡卖了,的确赚了不少钱,但是那些钱相对于在滨城,赚得太少了。“等我这些鸡卖了,我考虑一下。”李大树一边嚼着饭眼帘低垂地犹豫地说道。
“阿爸?”李大海张大眼睛等到李山的回答。
“去就去吧。”李山伸出筷子夹菜,点点头应允道。李山觉得鞭炮厂的工资论起来,的确也是有些低,女儿们去了滨城如果真如儿子所言,说不定能赚更多的钱回来。
“太好了!”三姐妹兴奋地异口同声的说道,她们就期待着去滨城了。
“大妹,先别去,等我卖了鸡再去,留下来帮我一下。”李大树放下了碗筷,一脸认真地说道。
李英高兴的心,一下子跌入了悬崖,瞬间摆出了一脸的不高兴,但是,又不敢违抗大哥的命令,她知道现在大哥又购入了两百多只鸡苗圈养着,更需要人帮忙。
二妹和三妹看到大姐不高兴,也不敢多说什么,静静地默默地低头吃饭。
巧珍只是默默地吃饭,关于家里的决定,她一向是听李山的,即使自己的女儿不高兴,她也显得无能为力,但是,她过后会安慰一下。
而此时的李山,心里头,却在思忖着另外一件事,他觉得是时候做考虑了,是时候要筹划一下。
李大海和两个妹妹去了滨城之后,李山就开始在村里放开了话,他要给李大树讨个媳妇,让村里村外的媒婆媒公都帮忙张罗着介绍。
消息一出,立即就有媒人带着年轻的姑娘上门做媒。那些个媒人早早的就已经瞧上了李大树,就他这样的条件,大把姑娘喜欢,这么好做的媒,谁不喜欢。在李山没有提出之前,就已经有媒婆平日里见到巧珍,就用试探性的语气询问过李大树的婚姻大事,只是巧珍每次都一笑而过。
李大树坐在四方桌的一边长凳上,媒婆特意叫姑娘坐在李大树的对面。平日里的李大树天不怕地不怕的,第一次面对这样相亲的场面,浑身感觉不自在。李大树当年读书是拼了命的,虽然是自由恋爱的年代,但是他却是跟班里的女同学都没说过几句话。
那个年代,大部分人,还是靠媒人介绍相亲结婚的。其实情况跟现在差不多,自由解决不了的,就靠媒人。而且媒人介绍的,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如果是媒人介绍的,最后结婚的,几乎是白头携手,不会轻易离婚的。媒人,总是有他们专业眼光的一面。
那姑娘一直害羞地不敢抬头,低眉浅笑地,两条麻花辫疏得整整齐齐地,跨过肩头垂落下来。
李大树有些胆怯似的,一双手在大腿上磨来磨去,低着头,抬一下,就是迅速扫了一眼,也不敢直视姑娘的面容。
“瞧,这郎才女貌的,客气啥呢,来,都来认识一下!”媒婆果然是巧妇,大大方方地推了推姑娘,示意她抬起头来,又搓了搓李大树,示意他主动一些。
两个人终于双双对了一眼。
那姑娘看了一眼李大树就羞红了脸,一下子头又低下来,露出浅浅的微笑,两个细细的小酒窝,这模样看着就是淑婉贤惠的。巧珍在一旁看着,微笑着,心里已经有了几分好感。
李大树看了一眼,整个人一愣一愣地,不知道说些什么。
“行吧,我待会儿,还有事,李叔,咱们今天就到这,改天再聚。”媒婆朝李山挤了一下眼,笑盈盈地说道,然后起身,伸手拉着姑娘,客客气气地离开。这种恰如其分的离开,媒人拿捏得相当好。如果两个人看对眼了,就给他们留下下一次见面的幻想,如果两个人没有看对眼,那么也避免冷场的尴尬。
后来的结果是,姑娘对李大树很满意,但是李大树对姑娘没有感觉,这一次见面就过了,媒人继续给李大树介绍。李大树后来是瞧上了哪家的姑娘,我们后面再说。现在我们讲一下李大海带着妹妹们到滨城的情况。
到了滨城,李大海先是带着两个妹妹去租房。
走在路上,二妹和三妹的目光都被滨城车水马龙的热闹繁华吸引住,眼睛左瞧右看的,仰望一下,这里的天空都不一样。这里的楼房,特别的高,路都是硬邦邦的,黑黑的,李大海介绍说“这叫柏油路,灰色的那种是水泥路,看到那房子没有,钢筋混泥土!”,三个人看着四周的房子,脸上都洋溢着满心欢喜,这就是小洋房信里描写的滨城。
这里人们说的话都不一样,用的是一种跟家乡不一样的语言,但是,跟自己讲的方言又有点类似,他们讲的话,很像县城的人们说的,所以,二妹和三妹还是可以听懂。
租房特别的简陋,只是用一些粗糙的防水材料搭建的简易大棚,在大棚里面再分隔出许多个房间,每一个房间的空间都很窄小,大的可以放两铺床,小的仅仅可以放一铺小床,然后就是放一个小餐桌。大棚的外面有单独搭建的一个小棚,分隔出三个公用卫生间兼浴室,卫生间旁边是公用的一个用钢筋水泥做的长方形平台,上面放着一些租户的灶具,平时大家都是在这里做饭,洗菜洗衣服是平台出来对面的一个露天的天井,那里有三四个水龙头。
为了节省房租,李太和跟李大海两个人租了一个小单间,两个人就挤一张简易的木板床上,房东配备的小床太小,李太和自己找来了木板,扩大了一个人的空间,可是,这样子摆放,就放不了餐桌,于是每次吃饭的时候,兄弟二人,都是特别的随意,不下雨的时候,都是捧着饭碗,蹲坐在大棚外面吃。
“喂,大海,这两个靓女是谁啊?”走在小巷上,两个年轻小伙子迎面走来就问李大海。
“我妹妹。”李大海热情地笑着回答,“收工啦?”
“是啊。”
二妹和三妹听着三哥跟两个陌生男子聊天,用的是其他话,不是自己家乡的方言,也不像刚才路过商店听到的那些。
“他们也是外地到这里来打工的。”李大海看到自己的两个妹妹困惑地样子解释道。
小巷子,很长,路面脏兮兮的,他们路过一个垃圾桶的时候,二妹三妹纷纷捂住鼻子,一股恶臭的味道扑面而来。
“在前面拐一个弯就到了。”李大海扬起手来指了指前方,微笑着说道。对于这股恶臭,他已经习惯了,每天早晚都要进进出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