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在第二天晚上的时候,越来越觉得这里不对劲了。
这个部落,说着熟悉的语言,却做着十分陈旧古朴的事情。
抓她来的当天,就说要献祭,但至今没有看到一点准备,完全不是马上要举行祭祀的部落。
还是说,他们理解的祭祀只是抓个人就行了?
所以,所谓的祭祀,只是喂养某一只野兽吗?
精卫困惑不解,她取出了那块碎玉看了看。
这是第一场试炼留下的东西,看起来只有一半,不知道有什么作用。
如果是凭证的话,是不是代表通过这场试炼的话,就算成功了呢?
“啊!”突然,一名溜达到附近巡逻的部族战士看见精卫手中的碎玉,立马低头便拜。
很快,他的行为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
然后……
精卫被放了出来,并且拿到了另外一半的碎玉,并且两块能够完美合并。
但很可惜,这东西并不是通过试炼的凭证。
而是代表了这个部族所有权的信物,部落的人笃信这个,直接把精卫捧成了部族首领。
到这里精卫差不多明白她在这个试炼中的使命了……
可是,这比刚才的试炼,更让她困惑与不安。
成为一个部落的首领,这算是实际演练吗?
精卫不安的原因,是不论帝父还是亚父,都没有教她这个。
她!一!点!都!不!懂!
精卫被安置在了部落里最高的树屋,可以直接看到整个部落的环境。
这个部落一共有五百多人,算是一个比较大的部落了。
但是,对于这个试炼,她却没有一点头绪。
“如果是亚父,会怎么做?”
精卫开始努力思考,试图代入他敬重的亚父。
夏九溟看着她这么努力,都想直接出声告诉她说,别想你亚父了,这个东西你亚父也不会啊!
唉,这种带着部落发展的试炼,确实出乎他的意料,但也算合理。
而且,恐怕这个试炼内容会很复杂,他不清楚精卫能不能完成。
虽说「天地之证」的试炼重点也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但还是挺让人担忧的……来自老父亲的担忧!
精卫独自一人,苦思到半夜也没想清楚怎么弄。
最吊诡的是,从她莫名成为部族首领开始,献祭什么的事情,好像就无事发生了一样。
她问了身边的人,别人告诉她,因为部落找回了新的首领关系,所以献祭的机会,让给了其他部落。
献祭的……机会?
将之视作机会,只能说足够原始。
“这个部落叫鵟,与其余九个部落组成联盟,一同生活在深山里,以渔猎为生。这是帝父当政之前的世界吗?帝父所传耕种之法,似乎并没有在这里流传……”精卫开始思考起来。
她离开山洞后就一直在观察,这附近并没有那种陡峭山峰,山势较为平缓,是可以开垦耕种那种的。
而她作为炎帝之女,为政当权半分没学到,但年幼时,还是跟着炎帝去田间玩耍过,也被科普了许多关于农业的知识。
炎帝既是南方天帝,同时也是人,他并非高高在上那种天帝。
在其当政期间,政务不忙时,一般都能在田土之间看见他的身影。
那也是精卫与瑶姬,为数不多与他相处的时间。
以渔猎为生的部落,有着天然的不稳定性。
尽管在这个时代,农耕同样有着极强的不稳定性,但相比较而言,还真就比渔猎要强。
谷物相比较而言,也比肉食要容易保存。
“监考官”夏九溟也觉得或许带领鵟部落从渔猎过渡到农耕,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反正试炼也规定内容与时间。
不过,他倒是明白了这个试炼的意义。
如果说老人的考验,是关于人心的话,那这个试炼就是综合资格测试了。
说实话,让夏九溟来考的话,除非一身伟力不减,否则他只能说尽力而为,但结果不保证。
而且,就算保留力量,如果将时间线拉长的话,他同样无法保证自己执掌的部落能够持续多久。
或许……这样的试炼,对精卫来说,还略微有些早了?
「算了,她能做多少是多少吧,我也该琢磨琢磨我的发现了。」
夏九溟收回了思绪,经营部落的试炼,显然不是现在的精卫可以直接通关的,夏九溟希望她能走得更远,但想来想去,这种试炼对她提供帮助没什么意义。
因为这种试炼最重要的,恰恰就是她的成长,而不是其他东西。
所以,他决定先研究研究自己的发现。
在试炼秘境形成的过程中,他窥见了一部分造化运转之秘。
他从中,隐约窥见了完善自我的办法。
首先,便是完整化。
他是东海之灵,是整体海灵的四分之一,拥有的力量尽管强大,等级也与天地持平,但本质上他就是不完整的。
其次,便是互补了。
天地之间,为什么会有生灵?生灵对于天地造化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夏九溟之前偶尔想起,却得不到答案的一个问题。
而在进入「天地之证」后,他的疑惑渐渐有了答案。
「天地之证」既是天地授权,自然蕴含了许多奥妙,这些奥妙无法被人神窥见,但作为海灵的夏九溟,却有资格查看祂们烙印在其中的信息。
生灵是造化循环的一部分,生灵的存在,本身促进了天地规则的完善与发展。
万事万物的生灭,最终都如同落叶归根一般,回馈给天地,一切都不是无意义的。
只是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灵,都会渐渐失序,从而催生出另外一种名为劫祸之灵的东西,用以平衡一切。
对于天地而言,所有生灵都是平等的。
在天帝时代,五名人族得到天地认可,不是因为他们爱护子民。
而是在于他们对天地至理的感悟与认同,他们立身人族,为本族谋求生存空间并无不可。但同时,他们也能为其他生灵考虑,去平衡一切,让万事万物有序发展。
「原来如此,难怪海境之中,鲜有强者诞生,但凡强大的生灵,基本都是绕过我而成就自身。它们与海境,我与它们,都相互独立,没有建立完整可靠的循环。」
以海境数倍于大荒的面积,滋养出如此之少的强者,原因便是如此。
这其中,天地造化更多时候呈现相辅相成的效果,许多规则都是在天与地无意识地碰撞中,才渐渐产生的。
海独成一境,缺乏这种碰撞,水族安于自己生计,仅仅只是内部生存竞争无法促成那么复杂的变化。
而他来了之后,这种情况并没有好转,因为他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所以,海境要改变的第一步,就在于他需要与水族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这方面他在「天地之证」中,已经找到的方法。
然后,以东海水族为基础,向外扩散,渐渐将四海纳入合一,完善自我。
只有当海完整了,才能有更进一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