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邹城之战1
阚城大捷的消息很快传开,不少散落各地的鲁国将士开始朝着平陆和阚城集结,很快便聚起了万余人,加上聂去疾原来的人马,平陆一带终于有了两万鲁兵,基本上可以和楚兵对抗了。
姬南不想拖延时间,休息数日,便带全部兵马南下,目标是邹。只要攻下邹,在鲁中心地区,以邹高城厚墙为凭,便可以在鲁立足,而且,楚兵会被分成两段,北南不能兼顾,全部成为孤军。姬平安留在平陆,他在这里,催促洛阳那边朝鲁地运输神雷和火药,这件事,必须非常秘密地进行,只有交给他才放心,而且人不能太多,运用他多年经商的渠道,掩藏在商品中,分披朝鲁地运输,战事一开始,就没有退路,必须不惜代价拿下鲁,所以,神雷源源不断朝这里运输。
阚城,马上成为一座空城,就算楚人突然来攻,拿下和不拿下对姬南带来的队伍没有实质上的影响。
中途拿下了桑丘和平阳,那里驻的楚军本来不多,闻有大军来,望风而逃。
邹有楚军一万,薛有楚军三万,如果拿下这两个地方,蒙山以西大片地区,曲阜就完全成了一座孤城。围邹,还有一个原因,如果邹形式告急,那么曲阜和薛两地的楚兵不会坐视不管,定会出兵救援,到那时,再做两次相同的伏击,就会大大打击楚在鲁地的力量。以洛阳兵现在的打法,在别人看来,是自杀式的,姬南巴不得楚兵全部集中在一起攻来,好一次性一网打尽。
邹城守将为楚将黄揆,他静守这里,北可以助曲阜,南可助薛,但是,他没有想到胡宬会直接越过曲阜攻邹。
黄揆一边坚守城墙,一边差人朝薛和曲阜两地求援兵。
周兵和鲁兵围而不打,每日安排数百人城墙下骂战,邹城里有大量的鲁国居民,听闻胡老将军带鲁兵前来灭楚,兴奋不已,城内内乱,只是迟早的事情。
等了三天,没有楚兵前来相助,探子回报,北南两线一片安静,姬南不由得焦急起来,与胡宬,平安,姬索,苏威,等将领坐大帐内商议,粮草供应不容许他们围城太久,围城打援的计划既然失败了,那就换一个方案。
为何不来援?
因为楚人不急。
姬南下令,全力攻城。这支队伍,并不具备攻城的条件,无重型的攻城器械,连云梯这样的起码的工具都没有,这次带兵出来,并没有带火炮,连大一些的神雷都没有带,所以,攻城的方式是个难题。考虑到城内只有一万楚军,最后商议结果:分散攻城,把聂去疾的人马,分为三组,分别由苏威,聂去疾和胡中带领,攻城北南西三面,胡宬带洛阳的全部人马,攻东面。
好不容易找来的三辆投石车,全部放在东面西两面,只不过投的不是石头,而是神雷捆成一束的巨大神雷。准备好无数的钩索之后,借着下午明亮的夕阳,各兵士开始准备攻城。城上的楚人,能清楚地看到鲁兵的进攻意图,他们也加紧准备。
最后一丝阳光终于消失在那高高的城墙上,鼓声终于响起,喊杀声响成一片。
数个神雷捆成一束,由投石车远远地投向城门,巨大的轰炸声,只持续了两轮,东面城门就被神雷轰开。
顶着楚人的箭雨,鲁兵和洛阳兵在盾牌的掩护下,趁着黑夜,朝城门冲,有神雷开路,这冲杀变得比较容易,楚人很快东门失守,洛阳周兵开始进入邹城。
撕杀开始。
不得不说,楚人很擅长战斗,城门已破的情况下,居然不乱,保持着阵形和鲁兵对杀。在城门周围形成了一大片弧形的撕杀的阵形,竟然迟迟不能再进尺寸,双方都有伤亡。
这样的对杀持续了足足一个时辰,楚人列抗不退。而除了东面的城门之外,另外三面没有能够攻破城门,城墙太高太厚,想破城是不可能的,聂去疾苏威胡中十分着急。
洛阳的兵士,主要是使用神雷和火枪,这种面对面的肉博并不是强项,而且,姬南不愿意他们损失太多,既然难以攻下,再死缠没有意义,姬南下令:撤!
鸣金收兵,所有攻城兵士退后,东城门的兵士也退出了城门。
时间已经到了午夜,所有人都累得不行,胡宬下令做饭,全军用餐,然后休息,同时,下令守西门的兵士撤去包围圈,到北面集合。
聂去疾:“公子,西门再坚持一下下,就攻破了,公子此时撤去包围,有何用意?”
姬南一笑:“楚人本来就不想死守,给他留个窗口吧。”
姬南见其他将军一脸疑问,说:“楚人只有万余,攻下邹,只是迟早的事情,楚人也不想死守,我们放开一条生路,既能得了城,又减少一些伤亡,大家明日便可以进城休养了。”
用完餐,全军休息。天微亮时,突然喊杀声大作,所有将士翻身而起:发生了什么情况?
有人报:“楚人从西门突围,跑了!”
姬南挥手:“让他们去吧,不用追了,天亮后,全军入城休整。”
苏威:“公子料事如神,苏威佩服。”
天亮后,全军入城,城内的居民见自己的军队进了城,当然十分高兴,街道两边全是欢迎的人群。
军队还没有住定,胡中急见公子:“公子,不好,楚人离开时,烧毁了所有粮草。”
姬南略一沉思,说:“胡将军,马上派出数十人的能干的人,急带我信到彭城西边,找到康不用和吕未,叫他们立即攻彭城,如果顺利,拿下彭城后,东进下邳,然后北上,有信立即送到邹!另,送信到莒,找到铁臂,叫他不再等待,直接去莒,与陈奇联合,救出鲁王。
当天天黑,刚用过午餐,突然有探子回城:“北边出现大队楚兵,大约三万余人!”
人们大惊:“哪时来的楚兵,北边,只有曲阜有楚兵,难道那里的楚兵全部南下了吗?”
胡宬传令:“所有兵士,分两组,一组由聂去疾和周刚云审食带领,上城墙迎敌!另一组由苏威和申辚胡中带领,一个时辰替换。”
聂去疾和云审食领命而去。
门外突然又有探子快马而回:“报公子,南边三十里处出现大量楚兵,大约三万余人!”
啊?南边,南边薛城有楚兵四万,倾巢而出,而且躲过了姬南先前派出的探子,两边同时出现在邹城,看来,小看了这两个人,一个是薛地的黄凌,一个是曲阜的项横,苦等他们数天等不来,这边洛阳兵一进邹城,他们全来了,看样子,想把所有鲁国的兵士堵在邹城一网打尽。
胡宬:“城里的粮草,可能只够撑个四五天。”
姬南淡然一笑:“够了,我等着他们来呢,现在全来了,省了我四处奔波去找他们,只是这样一来,关门围歼的可能性没有了。”
两边的楚人,汇聚在邹城外五里处扎下营寨,看样子,今天晚上是不会攻的,他们深知,城内无粮,就这样耗几天,也能把鲁人耗死。
近八万人围一座无粮草的城,而且守军只有三万不到,这是没有悬念的一场战斗,胜者是楚人,至少黄凌和项横是这样想的,还有不少的鲁军将领也是这样想的。
第二天,没有进攻。
第三天,没有进攻。
聂去疾:“如果楚兵一直这样耗下去,如何是好?”
胡宬:“聂将军放心,楚人远来,也没有带多少粮食,我们还有城内数万鲁人为依靠,不必担心。”
姬南这边盼着楚人进攻,只要他们进攻,神雷就会让他们有来无回。
异常的平静,城内外各自按自已的方式生活着,这种看起来的平静下面,是双方的心理较量,看谁沉不住气,先扑上去撕咬。
胡宬已经安排好了作战程序:由苏威和胡中两位将军带着两万鲁军城上迎敌,第一轮攻防之后,由洛阳兵接替他们防守。因为目前,黄凌和项横还不知道城内有一万带着神雷的洛阳兵。如果知道,他们必不敢攻。秦人八万攻洛阳尚且全军格覆沉,他们八万楚人也不会落到好下场。
洛阳兵这边,带足了神雷,不惧他人多,以城为凭,来多少炸多少。
第四天,楚人终于沉不住气,号角吹响,他们首先从东面发起进攻,因为东城门被炸,目前无门,只有一些沙袋和兵士防守。苏威和胡中带着鲁兵开始了防守,无数箭支从楚军阵中一波又一波飞出,借着箭的掩护,楚兵抬着云梯嗷嗷叫着冲向城墙。
仅有的三天时间里,没有准备足够的滚石檑木等东西,只能用箭和长戈阻止楚人攻上城楼。好在鲁兵的士气较为高涨,不惧刀箭,他们一次一次砍断楚人的抓绳,一次一次地用戈把楚人刺下城去。大约持继一个时辰,楚人鸣金,城墙下,已经摆着无数楚人的尸体,同样,鲁人这边,也损失上千人。
战事稍停,城楼下,出现一群骑马的人,靠近了城楼。
然后有人喊:“黄凌将军请胡宬将军。”
这次抗楚,打的是胡宬的旗号,所以,他们一直以为,这支突然壮大的鲁军的首领是胡宬。
胡宬站上楼头:“我是胡宬,楚贼有何话说!”
黄凌:“胡将军,你一世英名,为鲁王所欺,现鲁国已灭,你何不投我楚,成一番大事业!”
这是劝降来了。
胡宬哈哈大笑:“小子,和你父亲一样巧舌如簧,你父亲当年在邳城,被我杀得丢盔弃甲,你此番何苦来送命?老夫劝你早早回那蛮荆之地去吧。”
黄凌:“老将军是不肯回头了?”
胡宬:“老夫告诉你,鲁国没有灭,我不久便会拿下曲阜,接回我王,小子,回去准备一战吧,不然乱箭射死。”
话音落,两排弓弩手哗地拉起了弓弦,无数支箭射出,落在黄凌等人马前。
黄凌冷哼一声:“老匹夫等着,邹城抗不过今日,我定取你头来!”
又一排箭射出,这一次,目标便是黄凌等人,他们急策马退后,城上的兵士哈哈大笑。
用过午餐,楚人再次结集,这一次,看样子,他们是要拼死一攻,一鼓作气拿下邹。随着一声长长的号角声,楚人如潮水一般涌来,七万多人,全部涌向东面的城墙。七万多人,穿着铁甲,执盾和戈,喊着统一的口号,踏着视死如归的节奏,整个城楼随着那脚步声震颤。
这一幕甚为壮观,姬南睡了一个午觉,此时他和姬索和聂去疾站上了城楼,目睹这千军万马涌向城墙的一幕,那滚滚而来的气势,让姬南大为叹息:“果然是惊天动地,气吞山河。”
数十辆临车,朝着城墙推了过来,临车上,是长长的竹梯和强着弓努的楚兵。临车较高,能和城墙齐平,如果让它靠近,就等于和楚正面撕杀,很容易被楚人抢上城头。
一支带甲的楚方阵,顶着厚重盾牌开始朝着城门攻来,步子很慢,但那气势很强。凭心而论,那黄凌用兵,严整有序,进退有度,不是等闲之辈。西门婉婉的名字,突然在姬南的心头一闪而过,一股杀意,在他心头升起,按原来的计划,先是苏威和胡中组织鲁兵再抗半个时辰,待楚人全力攻上时,洛阳兵再用神雷轰炸,但,这一瞬,姬南觉得他等不及了,他需要看到楚人血肉横飞的样子,他需要看到不可一世的黄凌惊恐的表情。
姬南挥手:“胡宬将军,神雷准备。”